APP下载

与专业相融通的计算机项目化教学改革

2018-10-25邹威

西部论丛 2018年10期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高职高专课程改革

摘 要:目前我校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要求存在一定差异,专业针对性不强,学生两级分划严重,学习兴趣不浓等现象。为了改变这种现状, 可以从改变课程性质、教学模式、结合专业能力要求组织与专业相融通的项目化案例、采用合理的排课方式、应用现代的网络技术辅助教学、重新组建复合型的教师队伍等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职高专 计算机 课程改革 项目化教学 专业融通

1.公共计算机课程目前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1.1两级分划严重

由于我校学生生源主要来自于四川省内。在四川东部和南部市县内大多数中小学都已经开设了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且这部分学生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甚至有15%学生已经达到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业水平。而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还有部分学校到了中学都未开设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学生入学水平的两级分划相差很大。

1.2教学内容通识化,针对性不强,学习兴趣不浓。

我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定位为公共必修课,不考虑学生基础和专业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实际需求。不考虑专业差异,采用全校统一的课程标准、课时数、教案、案例、教学模式。实行零起点,统一在大一上课,这使得基础好的学生觉得与中学的教学内容重复,学生无学习兴趣。

1.3排课方式重理论轻实践。

由于高职高专《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是一门理实一体化的课程,然而,目前,我校计算机基础课都是采用理论与实践课1:1的比例上课,过多的强调理论课,不适应我校学生好动手的学习兴趣。

2.改革措施

针对我校目前《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所面临的问题,迫切需要推进教学改革,在教学中采取有效措施,改变当前教学现状。

2.1改变课程的“公共”性质为专业核心技能必修课

《计算机公共基础》课一直以来都是大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不分专业,均采用相同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案、授课方式、考核方式及考核内容。只在强调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认知能力的普及,既忽略了学生的学前基础,也忽略了专业学习和岗位能力需要对该课程提出具体要求。所以,学生对本课程的重视度也不高,很多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只能对办公软件本身进行操作,很难熟练应用软件完成一件具体工作任务的处理。因此,改变本课程的公共课性质为专业核心技能必修课,通过现实工作岗位中的真实项目,采取模拟实训的教学模式,将该课程的技能训练充分融入到专业的实训项目中去。突出该课程在专业中的核心地位,提高学生对该课程在学习和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性认识,增加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度和满意度是非常必要的。

2.2采用项目引导与问题解决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改变传统的以讲授与上机练习的教学模式,且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主要以介绍和演示软件功能为主,学生在上机练习的过程中,也仅仅只停留在熟习软件功能的操作上,对软件的灵活应用掌握不够,不能解决具有针对性的实际工作任务。采用项目引导与问题解决的开放式教学模式上课,能充分調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思考和实践,努力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的灵活应的能力。项目引导与问题解决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将专业课的实训项目,由专业老师按照实际工作情境,模拟工作中的真实过程,要求学生按照真实的工作任务来完成作业。在此工作项目中涉及到与计算机操作相关的信息检索、数据处理、文档编辑、演示文稿制作以及办公网络的应用等方面的任务,由学生先通过小组讨论、查阅资料、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来解决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此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学生将不能解决的问题反馈给计算机老师,计算机老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汇总后,再给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通过这种教学模式,针对性强,效率高,能很好地与专业应用能力融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专业与工作中的实际问题。通过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的被动学习,和依葫芦画瓢的简单学习方式,同时还将专业的思想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与计算机工具很好的融合,达到对计算机工具的灵活应用目的。

2.3根据专业设置不同的教学项目。

由于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的主要目的是应用办公软件完成日常工作中的文档处理,数据处理和演示文稿的制作,以及网络信息的检索与发布。但在具体的岗位中,对办公软件功能的应用和复杂程度各不相同,且课时数有限,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可能对软件的应用功能做到面面具到。所以,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与专业应用能力相一致的工作案例和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

2.3.1课程案例与项目的选择途径。

为了使计算机基础课程更好的与专业相融通,真实的反映实际工作情境,完成实际工作中的真实任务,课程中,所有案例和项目均由专业老师提供,并提出完成效果的具体要求。再由计算机老师按照专业老师的要求来完成,专业老师对计算机老师完成的效果满意后,再最终确定为教学案例和项目,并作为课堂教学的案例或课后作业练习,以及综合项目实训和课程结业测试。

2.3.2课程内容的重组思路

由于采用了项目化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学科以知识理论的系统性按章节进行授课内容的组织方式,改为以任务为向导的知识技能的应用方式组织教学内容,所以计算机老师应该根据任务的要求,重新组织教学内容。形成以任务为向导的模块化单元课程体系。以知识理论够用为原则,重在操作技能和操作技巧的强化训练。达到操作技能和技巧的有效结合和灵活应用。

2.3.3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

根据教育部的相关文件对高职学生人才培训的计算机能力要求,结合各专业对应岗位的能力要求,选择不同的教学项目,组织不同的教学内容,侧重不同的知识和操作技能,执行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

能力模块 知识技能 适应专业

计算机文化模块 计算机组成及原理;计算机硬件认识与选购;计算机发展与应用领域。 非计算机类专业

计算机信息检索、信息传递及安全 IE浏览器的操作应用;信息检索与发布;网盘资源的有效应用;网络资源下载与上传;网络账号申请与安全;网络环境的安全对策,网络设备的认识、选购及装配。 非计算机类专业

文档处理能力 字符录入、文稿审阅与校对、字符格式编辑与排版、页面设置与打印、表格制作与处理、图文编辑与排版。常用办公设备的选购与运用。 所有专业

数据处理能力 数据录入、表格编辑与美化、数据统计与分析。 所有专业

多媒体应用能力 演示文稿创建与图文编辑;动画设计与制作;音频、视频剪揖与编辑,常用多媒体设备的选购与运用。 所有专业

2.4采取集中训练的授课方式

目前我校排课方式是,每周两次,每次课90分钟,这不适合操作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每次上课时间短,间隔时间长,打乱了项目化教学的连贯性,不能满足采取项目化教学模式。由于一个项目的任务繁多,涉及到的知识面较广泛,且应用过程的操作较复杂,操作技巧性强,技能熟练程度要求高,项目任务的连续性强,所以,采取以半天排课甚至全天都是最好的。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认真理解和分析任务要求和执行过程,思考和斟酌完成任务的有效方法,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完整的完成项目任务;另一方面,能充分满足学生在课堂上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操作技能的反复练习和推敲,也有时间满足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归纳和笔记整理;再则,还能满足学生间的相互沟通交流,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保证老师有足够多的时间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答疑指导。这样才能适合我校学生边学边做,“热炒热卖”的这一学习习惯。从而达到强化训练的目的。

2.5建立网络教学资源和在线答疑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教学已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所青睐。因此,上课老师也可以将自己上课的教案、课件、操作视频、课后作业、课堂案例、实践项目等教学资料放到网上,方便学生课前预习、课后练习。同时,老师还可以开通在线答疑,及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辅导。

2.6建立多学科的计算机教学团队

由于项目化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这种以跨专业、跨学科的复合型课程结构体系已经不能由一个单一的学科老师单独来完成教学内容的组织与知识结构的架构。因此,改变传统的以计算机学科构成的单学科教学团队为复合型的计算机教研团队是保证项目化教学的前提。重建项目化教学团队,一方面鼓励现有教师参与第二学科专业的学习,由学校层面制订相关的激励制度,为计算机教师提供相关的培训机会和学习保障;另一方面是把专业老师通过对计算机技能的相应培训后,转化为计算机基础课程老师;再则是由相关的专业老师和计算机老师按一定比例共同组成一个项目化教学团队。通过定期的教研会议,来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修订、完善与专业相融通的教学项目。

结束语:通过对我校学生的学情、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归纳,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與专业相融通的计算机项目化教学改革思路和对策。通过改变课程性质、授课方式、教学模式、教学管理方式、针对不同专业对计算机应用的需求不同组织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实训项目、组建复合型的教学团队等措施来保证与专业相融通的计算机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效果。

作者简介:邹威(1976.4-)男,硕士,讲师,四川成都,研究方向:工商企业管理,单位:四川科技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项目化教学高职高专课程改革
浅析药理学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探讨
探讨项目化教学在高职英语课程中的应用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高职《管理学》课程实行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策略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UG NX机械产品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改革研究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