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班主任如何应对学生的逆反心理

2018-10-25卢文锋

学周刊 2018年32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班级班主任

卢文锋

摘 要: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主要责任人。班主任要正确认识学生逆反心理的原因,遵循学生心理变化的规律,根据自己的工作職责和有利教育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采取恰当的策略疏导和矫正学生的逆反心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如班级主题活动、丰富的校外活动、心理健康课程,并建立家长学校,开设家长校访日,从而化解学生逆反心理,增进师生和谐关系的形成。

关键词:班主任;学生逆反心理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32-017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32.109

班级是学校最基本的管理单位,班主任工作是学校管理的基础。班主任不仅是一名任课教师,更是班级学生教育的主要责任人。一个班主任的素质直接决定班级的风气。学生一旦产生逆反心理,教师的教育就很难发挥作用,所以,班主任一定要正确认识学生逆反心理的原因,遵循学生心理变化的规律,根据自己的工作职责和有利教育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采取恰当的策略疏导和矫正学生的逆反心理。

一、召开班级主题活动,引导学生认识逆反心理

相比任课教师,班主任在疏导矫正学生逆反心理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主持者,是开展班级活动、营造班级氛围的策划者、组织者。我们可以利用每周五的主题班会时间,开展“我们长大了”“青春期教育”“面对挫折”“如何看待他人的批评”“热爱教师尊重父母”“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等主题班会,组织“成人宣誓”“青春期知识竞赛”等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青春期生理心理变化,理解青春期的烦恼,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失败和挫折,努力控制自己的逆反心理;认识父母,感恩教师,明确责任,不断地反省自己,认识自己的不足,善待他人的批评,坦然面对青春期的烦恼,自我调控逆反心理,健康成长。

二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化解学生逆反心理

作为班主任,要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化解学生的不良情绪,释放学生的逆反心理。我们要加强教室的物质文化建设,建设教室的墙壁文化、窗台文化和班级的书香文化、网络文化。在教室墙壁上贴上宣传标语,班级规约、班级誓词、班主任寄语、班级八荣八耻等;在窗台上摆上花盆,栽种花儿;建立班级图书角,开展课外阅读;建立班级QQ群,制定班群制度,引导学生文明、健康、绿色上网。加强班级团支部建设,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团队活动,走出学校,慰问孤寡老人;参加学校远足活动;清理街道社区垃圾。利用各种节日,如“世界环境日”“世界禁毒日”“世界读书日”“清明节”“学雷锋活动”等节日,广泛开展活动。组织各种兴趣小组,如“围棋小组”“演讲小组”“舞蹈小组”“篮球小组”等,不断丰富学生的业余活动,营造健康积极的教育氛围,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等。通过开展行之有效的班级教育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潜移默化地化解学生的逆反心理,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疏导学生逆反心理

我们不仅要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还要努力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每一学期至少上2节课。通过专题讲座、学生反思,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节,降低压力,减少心理冲突,逐步达到心理平衡。班主任要认真研究班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注重个性差异,开展专题辅导,引导学生确定奋斗目标,努力学习,同时引导学生敞开心扉,与人交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教师要正确把握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尊重学生人格,科学疏导学生逆反心理。坚持正面引导,多与学生个别谈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多肯定鼓励,少空洞说教,坚决反对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教师观察要敏锐,及时发现学生逆反心理现象,采取正确教育策略,疏导学生逆反心理。

四、建立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素质

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有“重学校教育、轻家庭教育”的现象。我们这里说的家长,不仅是学生的父母,还有其他监护人,他们都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影响。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稍有一点小挫折就情绪波动,无法接受教育者的意见,与教育者产生对抗。很多学生喜欢独自在书房读书,不喜欢家长打扰,但是我们很多家长就是不放心孩子,总是采用各种借口,去私查暗访,结果导致孩子逆反,故意不为父母学习。我们学生中还有很多单亲家庭的孩子和留守儿童,这些孩子的监护人的素质往往直接决定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作为班主任,要建立班级家长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建立家长QQ群,定期推荐家庭教育的优秀文章和典型案例,向家长宣传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优化家庭育人环境,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水平。在家长会上,我们可以请优秀学生家长交流教育子女的经验,举办家庭才艺展示,让学生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才艺展示,形式多样,可以唱歌、舞蹈、情景剧表演等,创设轻松氛围,融洽亲子关系。我们还可以利用清明节、母亲节、父亲节、元旦等节日,邀请部分家长参加主题班会或者联欢会等。让学生与家长互动,学生给家长朗读感恩诗文,送生日贺卡;父母听听孩子的心声,表达对孩子的希望等,进而增进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感情。

五、开设家长校访日,拉近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距离

在学校大班额中,教师工作任务重,班主任家访的确有些困难。我们可以开设家长校访日,每周确定一天时间,提倡家长到学校来,家长到校后,可以到教室参加听课,观看自己孩子课堂表现。然后与班主任或者任课教师在课间交流,了解孩子近期在学校的表现,了解孩子的进步和不足。如果觉得有必要,还可在课后和孩子一起找教师单独交流。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往往成绩比较差,教师在家长面前要多表扬孩子,肯定孩子的进步,让家长对孩子教育有信心,进而改变简单的教育方式。对于父子关系紧张的学生,教师也可以为他们沟通交流搭建平台。在家长校访日我们还可以将学生的优秀作业、绘画作品、优秀作文、手抄板集中起来,利用课间开展学生作品教室展览,让学生当家长的“导游”,向家长介绍自己作品。这样,既让家长为孩子的进步感到骄傲,又促进双方情感的交流。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班级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班级“四小怪”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不称心的新班级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