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整理复习能力

2018-10-25王秋霞王莹

学周刊 2018年32期
关键词:数学学习

王秋霞 王莹

摘 要:培养学生的“整理复习能力”,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复习方法的多样化,能够对知识进行分类,抽取重难点,建立数学模型。将以往习惯于“先理再练”或“边练边理”的复习课课堂结构调整为“课前预习——归纳整理——互动辨析——应用感悟”。“归纳与整理”环节在整个链条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可以放在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的“互动辨析”环节之前。

关键词:数学学习;整理归纳;复习多样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32-010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32.063

知识是积累而成的,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积累的知识和方法越来越多,这是学生学习后面知识的“数学现实”,也成为学生提升数学能力的瓶颈。尤其到了高年级,随着学生思维能力的逐步提升,要求学生必须要具备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同时积累相当多的活动经验。根据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知识水平,我认为非常有必要培养学生的“整理复习能力”,因为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复习方法的多样化,能够对知识进行分类,找准重难点,建立数学思维模型。为此,我们专门进行了探索和实验。

在实验的初期阶段,考虑到学生的整体能力,我们对预期目标进行了定位,期望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达成以下目标:

1.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思想方法。

2.预习新知识。

3.多角度、多层次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达到融会贯通。

有了明確的目标,我们就在教学过程中开始了细致的探索,围绕“整理复习”这一核心,结合不同的题目训练,在实际练习中教给学生解决的方法和技巧。

一、让“归纳与整理”成为复习课的重心,培养学生归纳与整理的主动性

在传统的复习课上,我们往往习惯于“先理再练”或“边练边理”的课堂结构,在这次实验中,我们有意识地将其调整为“课前预习——归纳整理——互动辨析——应用感悟”这样的教学流程,尤其重视“归纳与整理”环节,可以放在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的“互动辨析”环节之前。这不仅能在时间上保证“归纳与整理”环节完成得更充分,而且能在实际上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起初,学生对“归纳与整理”环节感到不太适应,毕竟接触到这一方法的时间不长,学生总结能力也有欠缺。鉴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开始转变策略,采取教学内容前置策略,利用课前空余时间,找学困生、中等生、优秀生5到6人,具体了解他们的“课前预习”完成度,根据了解情况设计符合本班学情的“课前预习”内容,然后面向全班同学布置,让他们提前完成预习任务。在课上,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教师随机加入到各组的讨论中,了解各组学生在开展“归纳和整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针对学生普遍存有疑惑的地方,教师可以适时地将自己备课过程中进行“归纳与整理”的经验分享给学生,介绍自己是如何从零散的各个知识中找到单元的重难点的,让学生在比较中找到差距,找到努力的方向,找到“归纳与整理”的方法。

经过循序渐进的启发式的引导,学生慢慢地都能掌握单元的学习结构和重难点了。紧接着,我们就开始引导学生再次分析学习内容,让学生学习提问,引导学生分析提出的问题是否符合学习要求,哪些问题是有价值的,哪些是对我们的学习有帮助的。这样的引导帮助学生逐步学会了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同时也能保持“质疑”的意识,对他人的成果不再是“拿来主义”,而是真正通过自我思考,辨析其他的成果是不是正确,使学生们在课堂学习中焕发出了积极的生机和活力。

二、从学困生入手,培养归纳与整理的自信心

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以及学习能力是有不同的,一个班级里面出现优秀生和学困生是很正常的事情。如何解决学困生不能积极有效地完成“归纳和整理”工作这一复习课的关键问题呢?我的方法是将课后的工作放到“课前预习”环节,即在上课之前先将学困生召集起来,将第二天即将复习到的话题提前和他们进行交谈和辨析,了解他们的困难点,指导和帮助他们做好单元整理工作。经过这样的辅导工作,学困生在第二天的学习中往往底气十足,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而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强,能够有自己比较独特的思维方法的学生,我也会在课前给予特别的指导,对他们的“归纳和整理”给出具体的指导意见,帮助他们的工作更具理性。这样下来,整个课堂的气氛更加活跃,内容也更加新颖,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的教学互动,学习的主动性更强。

三、归纳与整理结果的呈现

整理与归纳相对来说是比较枯燥的,除了在课堂上让学生预习、辨析的形式外,我们在这学期尝试让学生自己看书找重点题,以编试卷的形式来呈现他们的复习结果。试卷的规格教师详细规定,每份试卷必须是A4的纸,平均分成两份,试卷中题型要丰富,涉及填空、选择、判断等,所选的题目必须从书中节选,这类题必须是自己认为本单元重点的题目。初次出试卷,学生的出题质量并不是很高,但我们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展示交流,并让他们通过与班内同学交换试卷做题,发现别的同学是如何出一份试卷的。这样一来,学生们的出题水平就越来越高,书写的也非常认真。在开展这一环节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最感兴趣的环节就是交换试卷,每个学生都很希望得到一份高质量的试卷。这样的形式更能吸引学生对知识的归纳与整理。

总之,通过我的教学实践,引导学生亲自探索、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讨论、掌握知识和方法,实现对知识的归纳整理,这是学生体验成功的美好时刻,同时归纳整理出知识的结构也是小学教学新课的高潮。因此,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整理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少了它,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不仅不完整,也是不科学的。

猜你喜欢

数学学习
浅议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文科生如何学好数学探析
汉语授课对维吾尔族学生数学学习影响的案例分析
数学文化价值观对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影响
在游戏中经历, 在探索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