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

2018-10-25李朋贞

学周刊 2018年32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李朋贞

摘 要:在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浅显,处于入门的阶段,所以,教师要以引导学生的兴趣为先,建构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帮助小学生打好基础,为以后的信息技术学习创造有利条件。文章即从采用整合的思维组织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顺序等方面阐述科学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对小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的重要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信息技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32-009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32.056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可以多种多样,在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指导下,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特点,考虑到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需求,将直观教学、小组合作教学、互动教学等方式结合在一起,创新教学的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一、采用整合的思维组织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整合的思维,是说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内容可以与其他课程内容整合在一起,使学生在一堂课上不仅学到一门课程的内容,也可以学到其他课程的内容。从整合的角度来说,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可以广泛整合到其他课程的学习中去,所以作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可与其他课程教师进行充分的互动和联系。专门围绕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一些教学内容组织教学,也可以将语文、数学、英语等教学内容整合进来。

(一)仔细研读教材,整合教学资源,将教学的具体目标落到实处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主要依托就是教材,所以在教材的使用中重点要体现出教材的编写理念和具体价值,重点将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梳理出来,整合教材和教材之外的教学资源,促进小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将具体内容高效落实。

(二)巧妙设计整合的教学任务,提高整合教学的效果

进行整合式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可以将整合的思想体现在对于整本教材的内容处理方面。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很多内容是前后连贯相互贯通的,所以也有一些相似的知识点和技巧,需要学生学习和操作。运用整合的思维,将这些内容分成几大模块,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就能够分模块进行,让学生围绕模块进行特别的训练,从而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素质。

(三)应用整合的思维,处理学生之间的个体性差异

电脑信息网络的普及,使很多小学生在家庭中已具备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因此,教学中一定要注重个体差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在公布完活动的具体任务之后,教师可以对信息技术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安排具备一定难度的任务。给这样的一些学生更多的挑战,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提高机会。另外,教师也要关注到水平并不高的学生,给他们及时的指导,让小学生通过分组合作等形式,降低他们对知识点的迷茫度,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二、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顺序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理论和技能的结合能力,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中,既要学习一些理论知识,明确一些概念和操作方式,同时也要让学生认真了解其背后的原理所在,通過大量的训练达到熟练的程度。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需要,将教学的内容进行适度的调整,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如对还没有学习电脑基础知识的学生,可以先教他们如何上网,如何使用鼠标、键盘,如何浏览网站,如何存盘,如何复制文件等,待他们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术后,再讲授版面设计等较深、较难掌握的内容。要考虑到学生的现有水平和接受能力,照顾到大多数学生。对于教材上的内容需进行前后灵活的调整,用一种整体化的思维去组织教学的具体要点,才能更加灵活地体现出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

三、形成自主探究的小学信息技术学习模式

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为什么我们强调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呢?关键在于通过自主探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了自己的各种感官以及大脑,这样他们就能够对所学的知识点和技能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训练,从而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学科的爱好。”浓厚的学习爱好,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具有敏锐的思维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牢固的记忆力。爱好是探求知识熟悉事物的推动力,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头脑中有很多疑问,教师要充分尊重他们的疑问,并且借助信息技术课程中所学到的技术,应用到的网络平台等,对他们的疑问进行追根究底,让他们充分感受到信息技术课程的工具性特点,让他们在生活中熟练地运用。所以自主探究的过程也是一个深度学习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必不可少,长期坚持这样的学习模式,有助于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高,也可以迁移到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中,为他们以后的独立自主打下非常扎实的基础。

四、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要正确处理理论讲授和实践训练的关系

要正确处理课堂讲解和上机实践的关系,既不能只上机不讲解,又不能只讲解不上机。一般情况下,一节课用三分之一的时间来讲解,三分之二的时间让学生上机实践。为了提高学生的上机实践质量,教师尤其要注意强化疑难解答这个环节。如教学Word文字处理、图形处理时,教师可以先结合自己的演示实例,对学生进行基本的理论和操作方法的讲授,然后让学生亲自进行操作,教师仔细观察学生的操作表现,随时解答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如果发现某些学生任务完成得又快又好,可以重点关注,并且给予他们更多挑战的机会,并可以让这些学生成为老师的助手,帮助其他的学生。

总之,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钻研,创新教学模式,充分了解到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所具备的基础能力,所具备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到信息技术课程的奥妙,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让学生都能够热爱信息技术课程,取得更高的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教学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运用“分层教学”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