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小学品德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2018-10-25刘玲

学周刊 2018年32期
关键词:生活化策略

刘玲

摘 要:小学品德课程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综合课程,它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学生的生活经验。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生活,从生活中挖掘教育素材,让学生接受启迪和教育,然后回归生活,丰富现实生活。

关键词:小学品德教学;生活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32-004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32.023

“凡是能让学生亲知的,就要尽量让学生动眼去观察,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贯主张,也是我们进行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途径——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那么,应该怎样在小学品德教学中充分实施生活化教学呢?

一、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作为一名思想品德教师,我们都知道绝大多数学生對枯燥的课本知识并没有多大的兴趣,虽然教材中涉及了部分生活常识,但是反映的并不是学生当下的生活情景,所以他们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开小差的现象,导致学习效率下降。其实,改变这一现象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让教材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不同的教学场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既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又能有效地完成教师的教学意图,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思想的洗礼,达到一种情理交融的状态,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比如,在教学《我们的生活》这一部分时,我们就可以以教材为基础,在简单了解教材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课前的调查情况,了解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状态。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学生都会有切身的感悟和体会。在这样不断的交流和思想碰撞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越来越高,也会喜欢上这门课程的。毕竟,社会生活是实实在在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它能够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引发我们最直接的思想体会。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选取一些生活中的实事,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边看边想边感悟。比如“感动中国人物”中那些可歌可泣的人物故事就是非常好的素材,可以直接拿来让学生进行学习,而这种素材一定会给学生最深刻最直接的积极指导。

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

品德教育生活化,仅靠指导学生观察生活是不够的,还要让学生还原生活、演绎生活,在这样的情景再现中,学生会有更多的感悟,会产生更大的心灵震撼。

(一)寻找身边的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每个学生心中都有一个英雄,在榜样的引领下,他们会完成许多不可思议的任务。我在教学《关心你、爱护他》这一部分内容时,就让学生通过寻找身边的榜样,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让学生懂得该如何帮助别人,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就别人等道理。学生们在活动中非常积极,纷纷挖掘身边的好人好事,并利用黑板报、手抄报、早新闻等在班级内进行了宣传表扬。有的学生还将这些好人好事报到了广播站,让他们成为全校学生学习的榜样。在榜样的带领下,班级和学生个体的精神风貌有了很大变化,大家都能自觉地约束自己,用严格的校规校纪来规范自身的道德行为。

(二)角色表演,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换位思考

对于生活中出现的误会、矛盾,甚至是摩擦,怎么处理呢?我通过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的方式,让他们换位思考,寻找最佳解决方案。“我真没想到,当时的我竟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不是我不敢说,而是在那种情形下,根本就说不出来。”这是刘晓宇在一次表演后发自内心的话,他说出了很多学生的心里话。正是这样的表演,让学生找到了共鸣,他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就会换位思考,就会琢磨出现这一问题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也正是这样,班级内的冲突也销声匿迹了,换来的是更多的会心一笑,班级呈现出一派和谐景象。

(三)切身体验,化解成长的困惑

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我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提出问题——引导讨论——解决问题”的方式让学生来提高认识,从而加深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比如在教学《花钱的学问》这一内容的时候,我就设计了一个让学生花掉10元钱的体验活动,通过带领学生到超市现场体验的方式,让学生学会正确消费、理性消费。在活动之前,我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充分讨论,让每一个学生都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让他们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对策。然后,让学生在模拟的生活场景中进行消费演示。通过这一系列的准备,当带领学生走进真正的消费场景时,他们会产生与课堂上完全不同的感受,如果教师这时候进行适时的引导点拨,那么学生思考问题、表达思想的水平和能力也一定会有极大的提升。

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对小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一定不能是疾风骤雨或雷霆万钧似的,而应该是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就是一次安静的谈话,就是一次真诚的心灵沟通。比如,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有关思想品德教育的视频,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感受语言表达所不能产生的效果,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是实现了学生的自我教育,他们在欣赏动画片的同时就会产生心灵的起伏和震撼,进而实现自我成长的目的。比如在学习《社区,我们的家》这一部分内容时,我就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通过比对十年前后社区的变化以及不同社区之间环境的差异来提高认识——社区是每个人的家园,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好好爱护社区,都有义务为社区建设尽一份责任。在开展这一活动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带领学生走进社区,通过采访、调查等形式实地了解社区的变化,真正感受到社区人民爱社区,社区发展靠大家的优良作风。

总之,在小学品德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到不同群体的生活主题或实践活动,通过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给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氛围,再加上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设计,就能很好地让生活成为课堂的源泉,使每一个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做生活的主人。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品德课成为让学生喜欢的真实的课程。

猜你喜欢

生活化策略
初中写作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生活化练笔为小学生写作插上翅膀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