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农村小学全科免费师范生培养模式实践

2018-10-25钟雪锋黄立和庞伟谭伟红管泽龙

大学教育 2018年10期
关键词:五年制童心农村小学

钟雪锋 黄立和 庞伟 谭伟红 管泽龙

[摘 要]项目组在分析广西农村小学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推行广西农村小学全科免费师范生培养模式。本文以玉林师范学院为例,分析了广西全科免费师范生培养的三大特色,指出培养“下得去、留得住、有作为”人才是农村小学全科免费师范生人才培养的目标。

[关键词]全科免费师范生;农村小学;童心;五年制

[中图分类号] G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8)10-0204-03

从2013年起,广西实施了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按照“从县(市、区)招生、回县(市、区)就业”的原则,实行分片区委托培养,由玉林师范学院等7所院校进行全科培养、免费教育。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按照每生每年1万元的标准拨付培养经费,学生毕业后在乡镇(不含县级政府所在镇)及以下小学或教学点,从事小学教育6年以上。

一、 广西农村小学全科免费师范生培养模式产生的背景

(一)广西农村教育的现状

广西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户籍人口3841万,占全区人口总数的69.6%;农村常住人口2569万,占比52.9%[1]。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的条件与水平,是衡量广西教育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能否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一环。

从师生比看,广西农村小学教师总数已趋于饱和,2011年广西农村师生比就已达到了1︰19.32,高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制定的1︰21的标准教职工与学生比[2],但师资结构却严重失衡,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学科结构极不均衡。其中语文、数学两科教师占所有农村小学教师的比例高达94.7%,而外语、音乐、美术、体育、科学、综合实践、品德与社会等科目专任教师总和仅占5.3%,缺口达66000多人。

第二,年龄结构极不均衡。在广西农村小学,师资老龄化是一大突出的问题。在大学毕业生自主择业与教师队伍流动常态化的双重影响下,“爷爷奶奶教小学,叔叔阿姨教初中,哥哥姐姐教高中”的现象极为普遍。在农村小学,特别是偏远的村小学及教学点,师资老龄化已是普遍现象。蒋梅芳[3]对13所广西农村小学进行调查后发现,教师的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上,46~50岁左右的教师占绝大多数,越是偏远地区的小学,教师老龄化越严重。郑容林[3]的调查结果则显示,广西农村小学师资年龄结构与城市名校相比,呈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状结构,即30~40岁这一骨干年龄段的教师比例远小于城市名校。原因是虽然近年大批新招聘的年轻教师大多分配到农村小学执教,但这部分教师在农村小学积累一定的经验后,有一部分通过公务员考试等途径离开了教师岗位,还有一部分则通过各种途径调往县城或城市小学。

与学科结构、年龄结构失衡同时存在的是,农村小学教师整体教学能力偏低,几十年一成不变的教育技能、教育理念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基础教育的需求,大批教师缺少主动要求提升的积极性,甚至出现了明显的职业倦怠。

(二)现行主流教师教育培养模式与广西农村师资现状的矛盾

我国现行的教师教育培养体系形成于20世纪中期,原则上中师培养小学教师,专科培养初中教师,本科培养高中教师。21世纪初,为提高小学教师学历,逐渐停止了中师招生,师范院校的层次结构由三级师范(高师本科、高师专科、中等师范)逐步过渡到两级师范(高师本科、高师专科),到目前甚至逐渐转变为一级师范(高师本科)为主;此外,高师课程体系则一直沿袭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教师教育三部分组成。事实证明,目前这种主流的教师教育培养体系与广西农村小学对师资的需求存在较大偏差。

首先,课程体系的设置,造成培养出来的准教师普遍存在知识体系结构单一的缺陷。在课程体系的三部分中,通识教育课程一般包括政治理论、英语、体育、计算机基础等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为师范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学科教学需掌握的专业知识而设,主要为学科理论知识;教师教育课程是师范教育与非师专业教育的标志性区别,通常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教育实习四个部分。而这种“学科专业课程+教师专业课程”的培养模式,却与广西农村小学语文和数学师资充足,其他科目师资紧缺的现状相矛盾。这种困局,唯“语数外通吃、音体美全扛”的全科师范教育能破。现行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显然使得毕业生的专业知识过于单一。如我校小学教育专业,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的学分比例分别为26.1%、41.3%、32.6%。其中专业课程中,几乎都是与语文、数学学科相关的内容,如现代汉语、数学史、小学语文文本解读、小学数学教学论等,而与外语、音乐、美术、体育、科学、综合实践、品德与社会等紧缺科目师资相关的内容则占比极少。汉语言文学、应用数学等师范专业的专业课程口径则更窄,如应用数学专业的专业课程,集中在复变函数、微分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高等数学课程,以及少量的如数学教育方法研究、初等数学研究等中等数学教学类课程。

其次,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还存在着实践能力不强的弱点。因为按惯例,教育实习集中在一个学期完成,此举尽管可以简化教学管理,但同时也讓学生缺少一个“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的不断提高过程。除非顶岗实习,实际上学生实习期间亲自上讲台授课的机会并不多,特别是在所谓的好学校,校长、老师、家长都不会同意把一班的学生完全交给实习生,以免影响教学质量。当毕业生带着实践不足、实践能力不强的弱点直接进入农村小学任教,在周围无优秀教师指导与学习的氛围中成长,对绝大部分毕业生而言,其专业能力的发展会受到很大的局限,进而抑制农村小学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再次,出于对更高薪资待遇和更优越生活条件的追求,师范毕业生,特别是高学历优秀师范毕业生更倾向于到城市就业。丁宏美等[5]的调查结果显示:学历越高、年龄越低的农村小学教师对工作的满意度越低。现状是大部分优秀师范生毕业后直接进入了城市中小学就业;而在农村特别是村级小学就业的毕业生,很大一部分把乡村教师工作作为考取公务员或城市学校教师的一个跳板,这导致了教师资源城乡分配极大的不均衡。据调查[6],全国部属六所师范大学的免费师范生仅有2%左右的学生毕业后愿意选择在农村工作。优秀师范毕业生不考虑到农村小学任教,在农村小学任教的青年教师不满意、不安心工作,那么农村小学师资青黄不接、师资水平不升反降在所难免。

最后,现行培养模式,不利于师范生“准教师形象”的养成教育。“准教师形象”是师范生对自己未来职业的一种认识、预期和塑造,既包括师范生的未来角色形象,还包括师范生的未来人格形象。随着高校扩招和收费制度普遍化,师范生的学费也逐渐攀升,师范教育收费制与就业环境多元化的结果是师范生就业方向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学生对自身定位模糊不清,极少有师范生从进校开始就把自己的职业定位为一名农村小学教师,因而无法在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中潜心形成与提升“像教师”这一重要的师范生素养,更勿谈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了。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未来基础教育工作者的形象与基本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范生需要专心在政治思想素质、科学素质、管理素质、人格素质、身心素质等各方面进行塑造与提升,这样才能适应将来社会对教师特别是农村小学教师职业的要求,成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基础教育工作者。目前的师范生培养模式显然无法保证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准教师形象”的养成環境。

(三)以全科教师为师资主体的包班制是小学教育的趋势

在多数实行小班化教学的国家和地区,教师包班制是一种普遍化的教学组织形式[7]。随着经济、社会和教育的发展,沿海发达城市和地区也有越来越多的学校与国际接轨,采取了小班化和教师包班制的教学组织形式。如从2014 年秋季起,深圳市的小学便在多处试点低年级“包班制”的教学模式。这种 “包班制”教学模式是由一位或两位教师全面承担整个班级的教学任务。数学和美术学生同时学,学音乐的时候也可以认识汉字。与经济发达地区两三名教师包下整个班级所有课程,以达到让教师能更加充分的去了解孩子、培养孩子,并解决“分科制”局限性,促进孩子全面的发展的目的不同,从很早之前,我国一些地处偏远、师资紧缺的农村、乡镇小学就开始实行“包班制”,但这种因师资紧缺不得已而为之的“包班制”,基本是由一位教师全面承担所在班级所有课程、所有事务。

受城镇化和计划生育的影响,尤其是城镇化的进程使得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能够更加容易地进入城市就读,因此留在乡村的学生人数正在逐步减少,特别是一些较为偏远的小规模学校,每班十几人甚至整个教学点一二十人的现象会成为一种常态;随着国家对撤点并校政策的调整,一些偏远地区的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得以保存或恢复,在这种历史潮流中存在的农村小学,更容易天然地形成小班化[8]。在这种得天独厚的小班化背景下,由全科教师实行“包班制”,不但是一种需要,更是一种必要,既能解决广西农村小学师资结构不均衡的问题,又可达到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目的,即在不大幅增加或不增加师资的前提下,让学生接受到较为正规的阅读、写作、数学、科学、体育、音乐、美术等全科教育,从而实现教育均衡。

二、广西农村小学全科免费师范生培养模式特色分析

(一)免费师范生与全科师范生的有机融合

广西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农村地区基础教育投入不足,教师待遇普遍不高,同时存在着大量的农村贫困家庭。全科免费师范生教育秉承“从农村中来,回农村中去”的原则,集中解决了面向农村小学的全科师范生生源、农村小学师资、农村孩子就业的三大问题。实行免费师范生制度(还发放生活费),不但为贫困生上大学难这一全国性的难题提供了一条解决途径,极大地减轻了贫困家庭供养大学生的经济压力,还能吸引一部分优质生源报考,献身农村基础教育事业。以我校为例,以初中毕业生为招生对象的五年制免费师范生,中考成绩均在本地示范性高中录取分数线以上,从而使生源质量得到了有效的保证。与学生签订就业协议,既保证了农村小学全科师资这类订单式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又能有效缓解农村学子就业资源不丰富带给他们的就业迷茫感,使其安心学业,全心锤炼自己的各项教师技能,塑造“准教师形象”,为农村小学优秀师资培养工作保驾护航。免费师范生与全科师范生制度的有机融合,为玉林师范学院落实培养“下得去、留得住、有作为”的农村小学全科教师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五年制与三年制的有效结合

20世纪以来,以招收优秀初中毕业生的中师教育为我国乡村中小学培养了数百万基础教育工作者,其中很大一部分成为农村基础教育的中坚力量。21世纪以来,为提高教师学历,中等师范学校基本被全部取消,师范教育全部以高中毕业生为招生对象,执行通识课程+专业课程+教师教育课程的培养体系。令人遗憾的是,中师培养的一些优势与特色也随之消失。例如中师教育的全科性这一优点在高等师范学生的培养中并没有得到有效吸收;此外,相比于高中毕业生,较低年龄的初中毕业生更具 “童心”,而童心,恰恰是小学教师极其重要的职业性格。

五年制全科师范生以初中毕业生为招生对象,实行五年制教育,毕业生获得大专学历。这一措施,很好地解决了提高教师学历与具备“童心”素养之间的矛盾。把自然之“童心”培养成教师性格之“童心”的前提条件,是被培养者首先具备自然之“童心”。这批通过笔试、面试筛选,具备“童心”的初中毕业生,在五年的高等师范全科教育过程中,通过音乐基础、美术基础、体育与健康教育、形体舞蹈、声乐基础、钢琴基础、小学教育心理学、儿童文学、儿童舞蹈与创编等课程的全科学习与实践,以及“准教师形象”的塑造,逐渐生成作为自己职业性格特质的“童心”,同时拥有契合现阶段农村小学师资要求的较高全日制学历,以及全科教师技能。

此外,招收同样经过笔试、面试筛选,具备“童心”的高中毕业生,经过三年全科师范教育,获得专科学历的全科免费师范生教育,被作为五年制全科师范教育的有益补充而存在。

三年制与五年制的有效结合,可以在充分综合中师教育与高师教育优点的基础上,兼顾吸收有志于从事农村小学教育的初中毕业生与高中毕业生进行全科教师培养,为广西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提高夯实人才基础。

(三)人才培养体系特色分析

全科师范教育是培养“语数外通吃、音体美全扛”的具备从事小学教育、教研和管理能力的农村小学全科型教师。与普通师范教育培养体系强调专业性相比,全科性、小学教育导向是其特色。

以五年制全科师范教育的课程体系为例,虽然依旧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教师教育三大模块构成,但其内部结构与内涵却和普通师范课程体系截然不同。专业教育模块划分为三个次级模块,每个次级模块均涵盖了小学阶段各个科目的内容。第一个次级模块为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包括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音乐、美术、体育。第二个次级模块为专业核心课程模块,除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科学、艺术、体育、综合实踐、品德等各科的教学论外,还包括课标解读、写作基础、解题方法、形体舞蹈、声乐基础、钢琴基础等课程。第三个次级模块为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包括中外文学经典导读、识字与拼音教学、儿童文学等课程构成的小学语文方向,小学数学教学技能训练、数学文化等课程构成的小学数学方向,儿童舞蹈与创编、合唱与指挥等课程构成的综合素养方向,这三大方向共有26门课程可供学生选修。教师教育模块则包括小学教育学、班主任工作、三笔字、普通话训练、说课技能训练、学校管理艺术等17门课程供学生选修。最低237个学分(其中实践教学占31.6%),五年时间的全科师范课程的学习与实践,足以将一名初中毕业生打磨成一位“来之能教、教之则优”的合格农村小学全科教师。

总之,目前广西采取的农村小学全科免费师范生培养模式综合考虑了生源、培养、就业等实际情况,切实符合现阶段农村基础教育对人才需求的现状,充分吸取了中师教育与高师教育的优点。毕业生情况反馈信息表明,绝大部分毕业生达到了“下得去、留得住、有作为”的人才要求。

[ 参 考 文 献 ]

[1] https://sanwen8.cn/p/1a7yvP6.html[DB/OL].

[2] 莫运佳.广西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定向培养的策略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 :105-108.

[3] 蒋梅芳.广西百色农村小学青年教师生存状态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4] 郑容林.广西农村小学教师资源配置的公共政策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6.

[5] 丁宏美,崔晓芬.农村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现状与对策[J]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0(1) :50-51.

[6] 付卫东,曹青林.高校师范类学生就业需求与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调整——基于全国6所部属师范大学和30所地方院校的调查[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6) :182-188.

[7] 吴小庆.我国多科型小学教师课程方案研究 [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2.

[8] 丁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背景下乡村小学包班制的发展路径探讨[J].教学与管理,2016(18) :53-55.

[责任编辑:钟 岚]

猜你喜欢

五年制童心农村小学
童心向党
童心向党 快乐成长
童心加油,战“疫”必胜
童心绘天下
浅谈五年制教育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五年制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