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2018-10-25尹堂霞

教师·上 2018年9期
关键词:情景创设小学数学教学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通过情境创设可以使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兴趣,进而产生强烈的解题欲望,提高学习效率。文章结合作者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一些进行情境创设的方法,以避免数学教学的枯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进而引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情景创设;认识水平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6-17

作者简介:尹堂霞,女,湖南省新田县龙泉镇第二完全小学教师,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对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情境创设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内因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但教师的教只是学生学习的外因,这种外因只有通过学生的内因才能起作用。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恰当地组织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能够自然地获得知识和技能,并促进智能发展。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各种感官不能被调动,思维不能被激活,不能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情境,也就是说体现不出以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显然不会有高效的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善于结合教学实际,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好奇,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知、情、意、行”协调地参与到教师所设定的“问题”解决中,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发生、发展和规律的揭示、形成过程,必将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例如,在求梯形的面积教学时,我结合学校的球场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进行思考:学校塑胶篮球场的中圈和限制区漆成红色,其他区域漆成蓝色,根据所提供的一些数据求中圈和限制区的面积。学生对学校的球场非常熟悉、亲切,该情境调动了他们的兴趣,在计算答案的过程中,通过画图与计算,学生发现以现有的知识根本无法计算限制区(等腰梯形)的面积,从而很顺利地进入本节课的研究内容——梯形的面积计算。又如,上“画一些角”这节课时,我创设了一个情境:“利用大家的三角板,画出不同度数的角,想想可以怎样画?可以画出多少度的角?”问题一出,学生们个个忙活起来,不停地想着、画着,有的还和周围同学讨论着。我觉得这样的设计更能够使学生自主地去探究、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进行相互合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教师作为指导者、合作者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真正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为创造性教学,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二、情境创设应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

唯物辩证法认为,人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由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矛盾转化过程,而矛盾的转化是需要具备一定条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有计划的指导与帮助正是学生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熟练的外部条件,但只有在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心理和思维特点深入了解后,才可能较好地创设情境并把握课堂。所以,在创设情境时,教师在把要探索的内容进行问题设计时,应尽可能使这一设计符合学生原有的数学知识结构,因为这样的问题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相适应,能内化到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体系中,这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符合教学规律的逻辑性,同时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比例的性质”这节课时,教师可创设一个情境:“窗外的国旗正迎风飘扬,同学们知道旗杆的高度吗?”在得到否定回答后进一步创设:“在一个有太阳的日子里,给你一把米尺,你能设计一个测量旗杆高度的方法吗?”因为有前几节课的知识作铺垫,再对问题中的“有太阳的日子”有感性的认识,许多学生都想到利用线段成比例的知识加以解决,这样就能很顺利地把课引入对比例的性质的探究中。当然,情境的创设不能也不应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同样的情境,因学生不同,效果可能完全不一样,所以情境的创设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要尽可能地利用突发的、即时的、真实的情境,这样的情境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三、情境创设应考虑学生的日常经验

波利亚讲过:“学生学习数学的最佳动机是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内在兴趣,最佳奖赏应该是聚精会神的脑力活动所带来的快乐。” 问题尽量与学生的日常经验有联系。例如,在有理数加法运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情境:“某人做生意,第一个月赔了250元,第二个月赚了1270元,第三个月又赔了220元,请问这三个月他总共赚了或赔了多少钱?”由于学生对这类问题有生活经验,可以较快地算出赚了或赔了多少钱。但是教学的任务是引导学生由经验上升到有理数加法的一般规律,并进行更深层次的数学思考。这类问题要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用加法表示几个月的总和。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来猜测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再与自己的经验相比较、验证。尽管这样构建出来的有理数加法法则可能不完善,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了探索,学会了做学问。

四、情境创设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许多教师一说起情境,往往只是想到创设情境进行课堂导入。的确,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数学课的开始,教师若能善于结合教学实际,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情境的创设不应只在课的伊始阶段,其实在整个知识的发生、发展和规律的揭示、形成和应用过程中,也就是说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创设合理的情境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例如,在平面图形的位置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个情境:以班级中某一个学生的座位为中心,确定东西南北方向和线段的单位长度,让学生画图并找出自己所在的位置。事实证明,这样的设计比单纯出几个数学题让学生掌握平面图形的位置效果要好很多。

总之,数学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并最终将这些知识应用于不同的情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恰当的情境,能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能极大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侯延玲.浅谈小学数学教學中课堂情 境的创设[J].学周刊,2016(3):140.

[2]熊宗茂.合理应用情境材料提高学生分 析能力的研究与实践[J].桂林师范高 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3):178-181.

猜你喜欢

情景创设小学数学教学
在情景创设中增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
思想品德课堂生活化情景创设的作用和策略
浅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