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生活,真实写作
2018-10-25丁全年
摘 要:写作离不开生活,素材来源于生活。作文就是用笔说话,说真话、说实话、说自己的话。我们要把生活和作文结合起来,多阅读,多留意学校、家庭和社会中的人与事,把作文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就是一种享受,我们会发展作文其实并不难。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阅读教学;素材搜集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4-03
作者简介:丁全年(1965—),男,甘肃武威人,一级教师,专科,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小学作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应当是:以口语训练为基础,提高学生用书面语表情达意的能力,即训练学生用口头说心头、用笔头写口头的能力。“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这里强调的是“我心”“我口”“我手”,是“我”,是学生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作文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即写作离不开生活,素材来源于生活。他曾说过:“作文与说话一样,是生活的必需,并不是生活的点缀。”“作文就是用笔说话。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的话,说自己的话,不要说假话、空话、套话。”他还说:“作文不该看作一件特殊的事,犹如说话,本来不是一件特殊的事情。”“我们要把生活和作文结合起来,多多练习,作自己要作的题目。久而久之,将会觉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展,是一种享受。”
显而易见,这里叶圣陶老先生的论述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说作文源于生活;另一层是说作文要为生活服务。我们不论写什么文章,都离不开自己的经验和对生活的感受以及身边的人和事。“生活的充实是没有止境的。”这就说明作文教学只要植根于现实生活的沃土,就能让写作的成功之花绽放。学生在写作中总感觉到,自己生活圈子太小,每天所经历的事情几乎相似,生活单调,没有能让自己耳目一新、怦然心动的灵感素材。其实不然,学生的世界也是宽广的、丰富多彩的,关键靠教师去正确引导,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记叙生活的能力。
鉴于上述认识和理解,我在作文教学中,把着眼点放在挖掘和充实学生直接、间接生活上,从少年儿童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入手,力求使学生对生活有所体验、有所认识、有所积蓄、有所感触,不吐不快。我的做法是:
一、通过阅读教学挖掘教材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
通过阅读,帮助学生认识感受真善美,辨别假恶丑,让学生有感而发。要渗透德育,把教作文与教做人结合起来。众所周知,小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和个性心理虽然已经初步形成,但是还很模糊,再加上他们生活在学校、家庭和狭窄的社会圈子里,是非判断能力和认识能力还较弱,因此,要想让学生认识、表现真善美,就得借助阅读。我们的语文教材,就是集中表现真善美的一部分生活画卷。我们的思想品德教材,就是我们激发学生美的情感和锻炼学生判断是非能力的凭借。我们通过一篇篇课文的教学,培养学生认识真善美、辨别假恶丑的能力。如在教学《桂林山水》《长城》《我爱故乡的杨梅》等课文时,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家乡的情感;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等课文时,要引导学生认识为了革命胜利纪律高于一切的英雄品质;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要让学生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罪恶,继而让学生認识社会主义制度的美好。这样,通过一篇篇课文的教学,让学生感受、认识真善美,从而提升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去写作文、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学生就不会无话可说、无情可抒了。实践证明,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正确思想方法,正确地认识生活和从生活中汲取作文材料,而且可以使他们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从中得到间接的生活经验,并丰富词汇、学习语言,领悟到如何通过语言文字表达思想内容。
二、通过让学生留意生活圈里的人和事来搜集写作的素材
学生的生活圈主要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学校是学生求知的摇篮。从开学的那一天起,学生每周至少就有五天生活在学校,几乎与学校融为一体,因此校园是学生情感的沃土。学校的环境、纪律、校风、校训以及师长等都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如学生敬佩某老师上课,教师的神态、动作、言语都能激起学生积极向上的灵感。再如教师的性格、姿势、衣着、生活习惯等都会成为学生们的议论话题。同学之间朝夕相处,就会发生许多故事,只要细心观察,就会收集到大量的写作素材;只要善于归纳、疏理,就会写出题材丰富、个性各异的作文来。
家庭是学生生活的摇篮。家庭成员和环境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孩子从一出生开始,就接触了家庭这一情感染缸,家庭中的每个人、每件事都会在他们成长的印象中打下深深的烙印。如父母对子女的无限关怀与牵挂、子女对父母无限依赖的和谐之情;有磕磕碰碰的家中琐事、家庭因意见不合的吵闹而引起的不和谐;有长辈们“带月荷锄归”的劳动愉悦之情,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盼之情;有逢年过节,全家欢聚的祥和幸福之情;有孩子对父母仰慕、敬佩、尊重、厌恶、憎恨的情感;等等。这些都是学生写作素材的源泉。家庭写作素材极为丰富多彩,学生应该及时收集整理,以备作文所需。
社会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学生虽与社会交往不多,但要学会关注每一个瞬间、每一个事件。社会更是一个广袤的素材原野,纷繁复杂,包罗万象,小到花草虫鱼、邻里琐事,大到国家大事、社会焦点。学生只要善于拓展自己的视野,思维的触角就会伸向社会的各个角落,社会热点问题就会成为写作的有用素材,既新颖又时尚。如国家实施的“营养餐计划”,学生早上享受免费的牛奶、鸡蛋、面包等等。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客观评价他们,不但有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和判断是非观念的能力。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强调学生写真事、诉真情,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有价值的作文。
三、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
“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文章必须从真实生活里产生出来。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文章。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对学生作文的辅导要从内容入手,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精心组织活动,细心观察,全面了解学生的活动,一旦发现学生“有所思”“有所感”,就要抓住时机,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指导他们作文。
为了丰富学生生活,获取作文素材,我在教学中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观察树木花卉,开展校园植树养花、大扫除、升国旗、“六一”儿童节表演、经典国学诵读、民间游戏(踢毽子、丢沙包、滚铁环、跳房子、拍画片)等活动,让学生能接触大自然、贴近生活、感受生活。同时,我根据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引导他们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兴趣小组活动,如篮球、足球、乒乓球、书法、绘画、舞蹈、器乐、唱歌等活动。我将这些活动引进我的作文课堂,指导学生们写了一系列的活动作文:《我爱踢毽子》《我爱跳房子》《我爱打篮球》等。
另外,根据独生子女在家很少劳动的状况,我要求学生们开展家务劳动竞赛,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和热爱劳动的情感。我每周要求学生在家做一次家务活。有了这样的直接的实践之后,我再指导学生练习描述自己的生活,一篇篇佳作就不断出现了,如《第一次拖地》《第一次洗衣服》《第一次炒鸡蛋》等文章,都具有一定的生活气息。
总之,写文章并不是什么难事。描写一个人物、记载一件东西、叙述一件事情、发表一种意见、吐露一腔情感、都可以成为文章。素材来源于生活,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只要有素材,只要会说话、多阅读,善于留意每天的生活,并养成写作的好习惯,作文就是一件非常愉悦的事情了。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叶圣陶.叶圣陶论创作[M].上海:上海 文艺出版社,1982.
[3]郭 纯.好作文来源于生活——试论小 学作文教学与生活的关系[J].课程教育 研究,2013(12):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