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财政支农资金经济绩效分析

2018-10-25侯新宇王新钢

中国经贸 2018年18期
关键词:对策建议

侯新宇 王新钢

【摘 要】农业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国家也一直非常重视农业问题的解决,不断的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河北省是农业大省,一直以来也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问题,不断的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投入力度。

基于河北省财政支农资金的现状,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财政支农资金对省农业GDP和农民纯收入的影响程度。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财政支农资金经济绩效比较低,财政支农结构不够合理等,为此提出一些提高河北省财政支农资金经济绩效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财政支农;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对策建议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农业的自然属性,致使它是一种弱质产业,需政府的保护与支持,而财政支农就是政府支持农业发展的最主要手段之一。

政府对农业进行大规模的投资,究竟取得了怎样的绩效,以及如何更进一步的提高支农资金的绩效,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和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此,本文以河北省财政支农资金为研究对象,对历年数据进行整理,从财政支农资金对促进农业GDP增长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两个方面来对财政支农绩效进行分析。

由于2007年财政支农统计口径发生变化,且2016年财政政支农资金数据未公布,因此本文的數据选取为河北省2007年到2015年的数据进行分析。

一、财政支农资金对农业GDP的影响分析

本文主要借助计量经济学的回归分析法 ,对财政支农资金经济绩效进行分析。

1.财政支农资金总量对农业GDP的影响

河北农村统计年鉴(2008-2017)

(1)变量选取:被解释变量 y 为河北省历年农业总产值;解释变量为国家用于农业的财政支出x

(2)模型建立及回归分析

y=a+bx 利用Eviews7软件得出回归结果如下:

Y = 1590.749 + 3.081176X

R2 =0.904577 F=66.35789

R2是反映总体回归效果的判定系数,越接近于1越好。从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出,判定系数R2 =0.904577,接近于1,模型拟合程度较好。

回归结果表明,财政支农支出与我省农业GDP呈正相关,其系数为3.081176,表明,财政支农支出每增加1亿元,农业GDP就增加3.544067亿元。

2.不同财政支农资金对农业GDP的影响

介于数据的可获得性,主要选取以下5个主要影响农业GDP的财政支农资金进行研究,分析它们对河北省农业GDP的影响程度。具体如下表2:

河北农村统计年鉴(2008-2017)

(1)变量设计

被解释变量 y 为河北省历年农业GDP;解释变量为水利等农业基本建设支出(x1)、农业科技投入(x2)、扶贫(x3)、农业综合开发(x4)农业各项补贴(x5)。

(2)模型建立及回归分析

在进行模型分析之前,要先对数据进行检验,因为时间序列,大多数都是非稳定的,因此在做模型之前要对其进行检验。最常用的就单位根的检验,如果存在单位根表明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如果不存在单位根,说明其实平稳的。

由表3可以看出,上述T统计量均大于在10%临界值,说明,上述变量时间序列都存在单位根,也就是说明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

尽管单个变量是非平稳的,但是如果变量之间变化趋势一致,变量之间就会有稳定关系,及协整关系。所以下面对上述变量进行协整关系检验。

从回归方程可以得出以下结果:

第一,农业科技投入,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和农业各项补贴弹性都为正,分别为0.217,1.183和0.037。农业综合开发弹性最大,说明其对对农业GDP增长的贡献最明显。对农业各项补贴投入总量最大,但是其弹性为0.037,弹性很小,说明它对农业GDP的增长贡献不大。而农业科技投入量最少,其弹性为0.217相比于农业各项补贴来说弹性算很大了,说明其对农业GDP的增长有很大的贡献作用,但是由于投入量很小,没有充分发挥其促进农业GDP增长的作用。

第二,水利等农业基本建设和扶贫弹性为负,分别为-0.263和-0.347,说明其不能促进农业生产总值的增加,反而一定程度上起了阻碍作用。其原因主要是这两项支出,均存在很大的社会效益,从而减少其经济效益,而且,对于水利等农业基本建设支出而言,投资量大,且回收期长,所以在短时间内,很难体现它的经济效益。

二、财政支农资金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

1.财政支农资金总量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

河北农村统计年鉴(2009-2017)

(1)变量设计

被解释变量 y 为河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解释变量为水利等农业基本建设支出(x1)、农业科技投入(x2)、扶贫(x3)、农业综合开发(x4)农业各项补贴(x5)。

(2)模型建立及回归分析

同上边一样,也要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以下是检验结果。

由表7可以看出,上述T统计量均大于在10%临界值,说明,上述变量时间序列都存在单位根,也就是说明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

下面对上述变量进行协整关系检验。

从回归方程可以得出以下结果:

第一,农业科技投入,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和农业各项补贴弹性都为正,分别为0.182,2.4617和0.247。农业综合开发弹性最大,说明其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最明显,其次为农业各项补贴,最后为农业科技投入。

第二,水利等农业基本建设和扶贫弹性为负,分别为-0.291和-0.341,说明其不能促进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加,反而一定程度上起了负作用。主要是因为对于水利等农业基本建设支出而言,它存在着很大的社会效益,且投资量大,且回收期长,所以在短时间内,很难体现它的经济效益。

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财政扶贫的支农资金也并没有起到增加农民纯收入的作用。其主要也是因为扶贫存在很大的社会效益,而且对于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因而并没有发挥其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促进作用。

三、提高河北省财政支农资金绩效的政策建议

在一定时期内,财政支农资金总量毕竟有限,因此,要想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绩效,就要是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而且通过上边的分析,也可以看出财政支农资金结构不够合理,因此要不断优化财政支农资金结构,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1.适当加大对农业综合开发的投入

对农业综合开发的投入,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促进农业可持续的发展。从前边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知道农业综合开发对促进农业GDP增长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最大,但是其投入量相比于水利建设和农业补贴而言,略显不足。因此为了能使其发挥更大的促进作用,需要适当的增加它的投入力度。具體做法如下:

第一,拓宽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渠道,加大对农业综合开发的投入规模。第二,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扶持粮食生产大县,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第三,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2.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实行科技兴农战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不管对于农业,工业还是其他行业来说,科技的促进作用都十分重要。它能让有限的投入,发挥最大的效用,最大程度上促进农业的生产。但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水平比较低,技术成果质量差,可转化率不高,这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科技对农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但是弹性不大,主要是因为我省对科技的投入严重不足,在财政支农资金中所占比重最小,金额最少,这就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科技对农业生产发展的促进作用,因此需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具体包括以下几点做法:

第一,加大财政力度,支持一些农业科研项目和科技平台的建设,尤其是科技平台的建设,能够更好的支持科技创新工作。第二,引进先进的生产方式、技术和科技人才。第三,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第四,要实行科技扶贫,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要从根源上解决贫困地区农业发展问题。比如派遣一些农业科技人员,到当地进行考察,根据当地资源特色,制定一些适合本地区农业发展的战略,并对当地的农民,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技术,从根源上解决农业问题。

3.加大农业基本建设的投入,提高农业基本建设资金、扶贫资金等的使用效率

虽然从前面的分析看水利等农业基本建设支出、扶贫资金弹性系数均为负,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阻碍农业的发展。相反它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农业的发展。由于农业具有自然属性,很容易受到自然灾害,而农业的基本建设、扶贫资金能够很大程度上农业和农民因自然灾害而受到的损失,是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是,由于水利等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大,且回报期长,短期内经济效益不明显,因此一般农户不愿意对其进行投资,但是又不能缺少这些设施,这就需要政府加大对其投入力度,提高农业基本建设资金、扶贫资金等的使用效率,减少财政支农的负担,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齐龙,张晋武. 河北省财政支农绩效的实证分析与政策选择[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8(8).

[2] 赵中林. 河北省财政支农资金运行的绩效分析及对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1.

[3] 王栋. 财政支农资金绩效问题研究[D]. 中国海洋大学,2008.

[4] 陈善例. 我国财政支农绩效研究[D].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09.

[5] 赵璐,吕杰. 财政支农结构对农业总产值影响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1(4).

作者简介:

侯新宇(1992—),女,满族,河北省承德市平泉人,河北北方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专业为农村与区域发展,研究方向:财政支农资金绩效。

猜你喜欢

对策建议
县级电力财务稽核管理研究
关于师范类高校植物景观文化建设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网络参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推动机制
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文献综述
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职校学生手机使用状况调查报告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