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168例老年踝关节骨折临床观察
2018-10-25赵瑞洲
赵瑞洲
首都医科大学密云教学医院骨2科,北京 101500
踝关节属于人类机体中重要的负重关节,其承受的压力较大,此部位一旦发生骨折便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踝穴的组织结构,使其不具完整性,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还会引发出现创伤性关节炎、踝关节不稳定等一系列并发症,加之老年患者机体各项功能均在衰退,因此治疗更加棘手[1]。在治疗此疾病时多以重建踝关节稳定性、进行内固定处理、解剖复位均为治疗原则,该文选择该院2016年8月—2018年3月内部收治的168例老年踝关节骨折患者,旨在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该院内部收治的168例老年踝关节骨折患者,均选择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其中男性94例,女74例,年龄 61~88岁,平均年龄(68.3±4.6)岁;88例左踝关节骨折,80例右踝关节骨折。致伤原因:64例滑倒扭伤,44例重物压伤,60例交通意外伤害;踝关节骨折类型:36例旋前外展型,42例旋前外旋型,31例旋后内收型,30例旋后外旋型,29例垂直压缩型。
1.2 方法
所选研究对象均选择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保持仰卧位,将患侧肢体垫高,行充气,切皮时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固定顺序为外踝、内踝、后踝;先于外踝的外侧行一切口,利用点状复位钳进行骨折断端复位,然后对腓骨远端钢板进行塑形,之后紧贴腓骨外侧行固定措施,使用粗克氏针钻螺钉通道,尽可能保留骨量。在内侧行一弧形切口,观察内踝情况,将骨折断端中的软组织(嵌插)清理干净,然后行关节复位,利用克氏针或者空心加压螺钉进行固定。若仅仅是三角韧带断裂,便可利用吸收线进行缝合以及修补,分析下胫腓联合是否稳定,在C型臂X线机的帮助下观察应力位、踝穴位的稳定情况,如果不稳定,则应当利用点状复位钳帮助,使用1枚螺钉帮助固定,穿过胫骨一层皮质、腓骨两层皮质。如果骨质疏松严重,则应当使用较多的克氏针进行固定。如果固定复位效果不满意,则需要将外踝切口延长,将踝骨块最大程度暴露,打入松质骨螺钉或者空心螺钉(从后向前)行复位内固定措施。
1.3 评判指标
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患者术后恢复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 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随访,有19例患者伤口愈合延迟,轻度腓骨肌腱疼痛4例,内踝骨折延迟愈合2例,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深部感染以及断裂现象。详见表1。
表1 术前术后AOFAS评分比较[(±s),分]
表1 术前术后AOFAS评分比较[(±s),分]
组别 疼痛评分 功能活动评分 后足排列术前术后t值P值15.1±4.3 34.5±5.2 37.266 0.000 20.6±4.1 42.0±7.0 34.192 0.000 5.6±2.2 10.1±0.2 26.403 0.000
3 讨论
导致发生踝关节骨折的原因大多与骨质疏松之间存在关系,加之老年患者自身特点,对术后康复的要求便更高,如果不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极易引发出现创伤性关节炎等多种后遗症,所以只要条件许可,便应当尽早选择手术方式进行治疗[2]。
踝关节骨折患者常常会由于受骨质疏松的影响,进而增加骨折的粉碎情况,对于内固定物而言,其把持力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实施内固定操作的时候很容易导致出现螺钉松动、骨质碎裂等现象,最终造成手术失败[3]。而老年患者本身对手术的耐受性差,如果延长手术时间,便会增加形成血栓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所以在治疗的时候需最大程度将手术过程进行简化,对内固定不要过分的要求坚强;在确保手术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剥离措施,便于对血供进行保护;争取一次性操作成功,减少反复操作的概率,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医源性骨量丢失情况[4]。将Lauge-Hansen分类方法作为基础,可帮助对踝关节以及韧带分别的损伤形式进行预测,从而为治疗提供基础性的支持,大多是外踝、内踝以及后踝方式进行处理。对于外踝而言,一定要避免对骨膜进行过度的剥离操作,因为很容易导致骨折断端的骨片丢失,便增加了发生术后骨不愈合的概率。在建立螺钉通道的时候,需要尽可能少的应用钻头,选择粗克氏针能够帮助减少骨量损伤。部分老年踝关节骨折患者常常伴有严重的粉碎情况,无法清楚了解到远端解剖关系,因此选择腓骨远端解剖型钢板更具优越性,加之钢板形状与解剖形状基本相同,能够与腓骨远端进行良好的贴合,可缩短复位时间。而且远端钉孔的直径方向不同,呈现出环抱的形状,螺钉能够较好地把持住骨块,应力得到分散,因此防滑抗旋的效果理想,固定更具稳定性;选择在外侧行切口,可确保患者保持舒适体位,以及减少转变体位。在应力位透视下对内踝进行处理,根据内侧应力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如果为阳性,则说明内踝间隙增宽,需要对三角韧带损伤的情况进行探查,行修补措施。在通常情况下,需要使用2枚加压螺钉对内踝骨折块进行固定,但由于老年患者自身情况,如果压力过大很容易导致出现松质骨压缩情况,因此在螺钉的尾部可通过使用垫圈的方式将应力分散,另一方面也避免了钉尾发生内陷的概率[5]。部分患者受骨折块粉碎的影响,需要将张力带钢丝方式与克氏针进行结合,然后行固定措施,确保穿透两层骨皮质,降低针尾滑脱概率。老年踝关节骨折患者软组织具有松脆的特征,而且血供情况较差,所以在处理软组织和皮肤的时候需要格外注意,通常需要等到软组织肿胀情况好转、消退,以及皮肤出现皱褶之后才能够进行手术治疗。在术前准备的时候,可使用冷敷器对患侧肢体行持续加压冷敷,帮助改善肿胀情况,还可减轻疼痛感。该研究结果显示,经过随访,有19例患者伤口愈合延迟,轻度腓骨肌腱疼痛4例,内踝骨折延迟愈合2例,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深部感染以及断裂现象,AOFAS疼痛评分为:(34.5±5.2) 分; 后足排列:(10.1±0.2)分;功能活动评分:(42.0±7.0)分,提示切开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踝关节骨折的效果理想。
综上所述,就老年踝关节骨折患者而言,选择切开复位内固手术方式治疗的效果理想,但是会受到骨质疏松等情况的影响,因此术者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技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