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肠癌根治术后辅助静脉化疗联合中医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8-10-25周高云冯德魁吕生辉甘连州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8年4期
关键词:分化腺癌毒副结肠癌

周高云 林 龙 冯德魁 黎 明 吕生辉 甘连州

结肠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具有隐匿性,被确诊时多已处于中晚期[1],单纯结肠癌根治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目前,结肠癌根治术辅助术后化疗对提高患者生存率的价值已为临床认可[2],但近年来报道显示化疗所致的毒副反应成为影响术后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3],中医药具有毒副反应小、疗效肯定的特点,但目前临床对中医联合术后化疗的认识尚处于探索阶段,缺乏统一规范性指南[4]。为此,我院自2013年开展中医联合术后化疗的治疗方案,获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纳入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100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前向患者说明本次研究的方法意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双数随机数字纳入观察组,单数随机数字纳入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 (53.67±10.58)岁;体重指数(BMI)为(20.32 ± 1.94)kg/m2;术前 1 d 时 APACHEⅡ评分(15.87± 3.49)分;Ⅰ期 13 例,Ⅱ期 27例,Ⅲ期 10 例;高分化腺癌15例,中分化腺癌23例,低分化腺癌12例。对照组男32 例,女 18 例;年龄(55.03± 11.22)岁;BMI(19.97± 2.03)kg/m2;术前 1 d 时 APACHEⅡ评分(16.04 ± 3.68)分;Ⅰ期 16例,Ⅱ期23例,Ⅲ期11例;高分化腺癌19例,中分化腺癌20例,低分化腺癌11例。两组性别、年龄、BMI、术前APACHEⅡ评分、肿瘤分期及分化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二、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

①经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手术病理证实为结肠恶性肿瘤[5];②预计生存期>6个月;③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2.排除标准

①依从性差不能顺利配合治疗者;②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③因化疗严重毒副反应终止试验者。

三、治疗方法

观察组化疗方案:第1天静脉滴注奥沙利铂,130 mg/m2,2 h内滴完,第1天至第14天连续口服卡培他滨,1 250 mg/m2,2次/d。化疗周期为3周,共4个疗程。中医治疗:黄芪(炙)20 g、党参 20 g、白术 15 g、茯苓 10 g、陈皮 10 g、薏苡仁10 g、山药 10 g、柴胡 8 g、甘草 8 g。 每剂加清水 500 mL,煎服,150 mL/次,2 次/d,1 剂/d,连续服用 2 周后入院,根据临床症状调整处方,有恶心呕吐者加吴茱萸10 g、半夏10 g,失眠者加枣仁10 g、五味子10 g,贫血者加当归15 g,共治疗4个疗程。对照组行单纯术后化疗,方法同观察组。

四、观察指标

根据CTCAE v3.0标准,记录两组化疗毒副反应分级[6]。在治疗结束后4周采用中文版大肠癌生命质量量表(FACTC)评估患者生活质量[7],该量表包括生理状况(7个条目)、社会家庭状况(7个条目)、情感状况(6个条目)及功能状况(7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计分0~4分。治疗结束后进入随访,每2周电话联系1次,记录生存情况,有疑似复发转移时嘱患者入院复诊,行MRI检查,参照第7版肿瘤分期标准[8],记录复发或转移情况。以治疗结束时至确诊复发或转移为无进展生存时间,以治疗结束时至死亡时的时间为总生存时间。记录两组术后3年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

五、统计方法

选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等级分类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生存情况采用Kaplan meier描述,组间比较行Log rank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两组毒副反应比较

两组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降低、胃肠道反应及神经毒性严重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二、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治疗结束后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及功能状况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1 两组毒副反应比较

表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x±s,分)

三、两组预后比较

两组术后随访3年,观察组失访3例,无进展生存38例,无进展生存率76%,存活40例,3年生存率80%。对照组失访1例,无进展生存31例,无进展生存率62%,存活35例,3年生存率70%。两组术后3年无进展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 rank χ2=3.875,P=0.049),3 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 rank χ2=1.478,P=0.224),见图 1、图 2。

讨 论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辅助术后化疗能显著提高结肠癌远期生存率,已被推荐为进展期结肠癌的首选治疗方案[9]。奥沙利铂通过抑制肿瘤细胞DNA双链复制和转录过程,卡培他滨则可通过羧基酯酶、胞苷脱氨酶及胸苷磷酸化酶转化为具有抗肿瘤作用的5-Fu[10],进而诱导肿瘤凋亡。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作为结肠癌术后化疗的标准方案已在临床广泛应用[11]。该联合化疗方案虽有助于延长无瘤生存时间,但其毒副反应和耐药性逐渐引起临床重视。而中医药因毒副反应少、治疗效果肯定的特点,其在结肠癌术后治疗中的应用受到临床医师青睐。

中医无结肠癌病名,根据其临床特点应属于积聚、肠覃范畴,《景岳全书》记载,凡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盖脾虚中焦不运,说明结肠癌患者多以脾亏气虚为病理基础。现代中医学者进一步丰富此观点,认为该病多因正气亏虚、气滞血瘀所致,曾琛等[12]指出脾胃运化失调、气血津液运行不畅,是造成湿毒淤积、脏腑不通的主要原因。张志安[13]也认为长期饮食不节、脾胃亏虚是结肠癌的重要诱因。本研究针对上述病机选用健脾益气汤,以黄芪、党参为君,补中益气,药理研究还证实黄芪和党参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能阻断肿瘤细胞蛋白质和核酸合成过程[14],发挥抗肿瘤作用。另外,本研究辅以白术、茯苓,健脾渗湿、驱邪扶正,有助于患者胃肠生理功能的恢复,对改善术后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此外,陈皮、薏苡仁不仅能理气宽中、燥湿化痰,其有效提取物也具有抑制肿瘤血管生长因子释放、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15],本研究中观察组术后3年无进展生存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可能是因中医治疗提高抗肿瘤作用所致。方中另配以柴胡,舒肝解郁,发挥调畅情志效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情感、社会家庭状况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可能与此有关。

图1 两组术后3年肿瘤无进展生存函数比较

图2 两组术后3年总生存函数比较

本研究还发现两组毒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中医方剂治疗不增加化疗毒副反应,与既往报道相符[16],提示术后中医配合化疗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本研究进一步对比了两组术后3年生存状况,发现两组术后3年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本研究样本量小有关,有待于今后扩大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进一步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结肠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联合中医治疗能显著改善术后生活质量,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分化腺癌毒副结肠癌
结直肠癌多层螺旋CT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病理类型的相关性分析*
吡咯替尼对SNU-1胃癌细胞增殖能力及不同类型胃癌组织中钙黏蛋白S100A10表达的影响
大剂量MTX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毒副反应分析
ESE-3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肠癌中的意义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直肠肿瘤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研究
2018年第3期继续教育选择题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结肠癌切除术术后护理
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对比
基层门诊药品毒副反应的观察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