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寄生虫学实验课混合式教学初探及效果评价

2018-10-25王春梅顾金保彭鸿娟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疟原虫实验课医学

王春梅,吴 ,刘 敏,顾金保,彭鸿娟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东 广州 510515)

混合式教学(Blended Teaching)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的教学模式,把传统教学与网络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掌握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1]。在医学寄生虫学混合式教学的前提下,在医学寄生虫学实验课程中设计并实施了混合式教学,对以”教师为引领,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新的探索。对参加混合式教学与传统式教学的学生的成绩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混合式教学进行了学生问卷调查,现将教学实践经验及结果报告如下。

一、研究对象

选择医学寄生虫学教学要求相近、教学进度与教学学时相同的2014级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食品安全与营养)专业、预防医学(卫生检验检疫)专业和医学实验技术专业实施混合式实验教学,其中参加混合式教学实验课的学生95人为实验组,参加传统式教学实验课的学生149人为对照组。

二、方 法

1.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安排为疟原虫综合实验。建立实名制QQ学习群。教师以任务单形式引导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师生/生生通过QQ群进行同步交流讨论。(1)任务一:绘图间日疟原虫红内期4种形态、恶性疟原虫红内期2种形态,拍摄上传QQ群;(2)任务二:回答问题QQ实时上传答案。①疟疾患者应该送检是什么?②疟疾首选病原学检测方法是什么?③外周血涂片低倍镜下可见什么?④红细胞大小是多少?⑤白细胞形态;(3)任务三:电脑上动画模拟血涂片法操作;(4)任务四:练习制作薄血膜血涂片;(5)任务五:镜下病原学检查,做出病原学诊断;(6)任务六:拍摄镜下观察的情况,上传QQ群分享,进行讨论学习;(7)任务七:在实验报告上绘出间日疟原虫红内期4种形态、恶性疟原虫红内期2种形态。

2.问卷调查。 为了解学生在混合式教学中学习情况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课程结束后,对参加了混合式教学实验课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利用问卷网(www.wenjuan.com),从教学满意度、教学参与度、教学模式比较及教学效果等方面设计了10个问题,包括是否满意本次混合式教学的实验课;是否在实验教学实践中上传图片;是否在实验教学讨论中上传答案;是否完成实验教学中所有实验任务;实验教学对今后开展自主学习是否有帮助;传统实验教学与混合式实验教学哪种方式对学习帮助更大/或更喜欢哪种教学方式;对传统实验课的印象;对混合式教学实验课的印象;请给老师授课的效果评价;对混合式教学实验课给一句建议。

3.考核成绩。 课程考核包括二个部分,即实验考核和理论考核。实验考核采用在实验室进行下镜下寄生虫病原体诊断,理论考核采用试题库电脑组卷综合考试。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t检验方法分析两组成绩。

三、结 果

1.问卷调查结果。采用网络不记名问卷调查,共有64人参与调查,有效问卷64份。(1)对教学满意度情况:94%学生对本次混合式教学感到满意,3%的学生认为一般,3%的学生认为不满意;100%的学生认为此次实验课对今后开展自主学习是有帮助的,帮助程度有所区别:很有帮助52%、有帮助44%、一般1%、有点帮助3%。100%的学生认可教师在混合式教学中授课,评价分别为:很满意80%、满意19%、一般1%;(2)课堂任务参与情况:为了解学生在混合式教学中是否能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还调查了学生对课堂任务完成情况。31%的学生完成了全部任务,63%的学生完成了大部分任务,6%学生完成部分。其中94%的学生在实验中分享了他们拍摄的镜下观察的图片,86%的学生在QQ群上参与回答问题及讨论;(3)对两种教学模式的评价:此次调查中,让学生就传统实验课教学模式与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比较。97%的学生认为混合式实验教学对自己学习帮助更大,更喜欢混合式实验教学。学生们评价混合式实验教学课气氛活跃,通过分享与讨论能获得更多知识和技术。

2.成绩分析结果。 两组学生的实验总成绩与疟原虫试题成绩统计学分析显示,混合式教学组学生实验总成绩与疟原虫试题成绩平均分有显著差异。专业不同,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所不同。医学实验技术专业、预防医学专业两组之间成绩没有显著差异;预防医学(卫生检验检疫)专业两组间实验总成绩没有显著差异,但疟原虫试题成绩有非常显著的差异;预防医学(食品安全与营养)专业两组之间成绩有非常显著的差异(见附表)。

附表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成绩比较分)

注:A为实验考试总成绩,a为疟原虫试题成绩

四、经验总结

1.做好教学设计是混合式教学的前提。教学设计是混合式教学的灵魂之所在,对教学实施起着统领作用,好的教学设计会使教学活动开展的有的放矢[2]。本次混合式教学从学生知识、能力等教学目标为出发点设计自主学习包括7项任务的任务单,把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转换为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解决,递进、比较地进行自我学习与成长;采用能更好地支持学生学习的媒体形式,如FLASE动画操作、QQ群、实验技术操作等,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促进了学生的深度学习。

2.公共社交平台为混合式教学提供了便利。QQ群使用方便、广泛,是实现混合式教学法的一个良好便利工具[3]。QQ群将任务作业、自学存疑、讨论问题、反馈意见等一系列学习内容及时地在线发布,成为教学互动有效、灵活的手段。传统课堂上学生不爱发言,不爱提问的现象普遍,通过QQ群大多数学生能完成任务提交,每个学生都可以从中学习到相关内容,进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形成讨论。教师根据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及时采用集中讲授或是组织讨论的方式进行答疑解惑。通过QQ群的方式,无论是教与学的效率都得到了提高。

3.生成性教学是混合式教学的挑战。在混合式教学中,师生、生生间的即时互动产生许多新的思考与问题,使教学成为一个动态的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构建的过程,形成生成性教学。与传统式教学预先设计好的一成不变的教学不同,生成性教学需要教学设计有灵动性,教师有创造性,教学评价具有协商性[4]。这些要求成为进行混合式教学的挑战,师生以一种新的相互交融方式相聚,“新话题”会层出不穷,使课堂更加生动有活力。

4.学生的反馈是混合式教学全面开展的动力。“多多采用新式教学”“体会到了课堂的参与度,很棒”“还不错,一起加油”“混合式教学很有意思,课堂气氛很活跃,和老师的互动也比传统式的要多很多,学习效率也会变高”……。从学生的积极反馈中和在教学过程中,感受到绝大多数学生接受并喜爱混合式教学方法。学生在课堂上明显提高了参与度,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讨论交流更及时更生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兴趣也增强了。这次混合式实验教学探索,让师生都有收获,为今后全面开展医学寄生虫学混合式实验教学建立了方法和基础。

猜你喜欢

疟原虫实验课医学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研究揭示疟原虫对青蒿素的耐药性机理
医学的进步
疟原虫可“潜伏”血液数月
密林深处——“从写生到创作”的水墨实验课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有趣的实验
河南省首例输入性诺氏疟的诊断和分析
类人猴疟原虫:另一种可能感染人类的灵长类疟疾病原
高中化学实验课改进和实践及其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