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女性学通识课程建设的新模式
——以北京师范大学“女教授讲坛”为例
2018-10-25张莉莉武晓伟向蓓莉
张莉莉 武晓伟 向蓓莉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也称为普通教育或博雅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它既是大学的一种理念,又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又称“全人”),即培养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1]我国教育部1998年出台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的若干意见》,国内各高校已接受了通识教育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相关教育教学实践。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等教育面临着一系列的新课题,比如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趋向多元化等[2],引导学生树立独立、自主、自强的精神和男女平等的两性观念,成为通识教育需要关注的内容。
以性别教育为主要内容的通识课程,其核心目的是唤醒学生的社会性别意识,培养具有性别平等观念的一代新人。[3]目前,一些高校开设了诸如“女性学导论”“女性研究”之类的通识课程或公选课程,但课程目标和内容比较单一,且由于缺少与主流群体的对话与交流,影响力受到制约。以“女教授讲坛”①本课程为北京师范大学通识教育优质公共选修课程建设项目,项目编号:11-01-02-04。命名的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北师大)女性学通识课程希望能够有所突破,形成凝聚多学科女教授资源以及关注代际经验传承的独特课程模式。
“女教授讲坛”是北师大结合自身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女教授资源,对女大学生、女研究生开展的一门体现社会性别视角、融合女性经验的通识课程。本文将以“女教授讲坛”为研究对象,审视其在课程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具有创新性的教育学思路,并试图分析高校在开设女性学通识课程上如何挖掘利用校本资源、开创性别教育的新模式。
一、课程目标的创新
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开设的女性学通识课或公选课,主要从“性别不平等”这个角度直接切入,而“女教授讲坛”突破了原有单一、普遍的女性学通识课程模式以及抽象、一般化的“培养大学生性别公平意识”的课程目标,力求探索、传承北师大文化传统与治学精神。北师大创办于1902年,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师范大学,有着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和严谨踏实的学风,是我国近代人才特别是女性人才辈出的院校。对于女性学课程而言,这是一笔巨大的教学资源,开发、利用、发扬这些资源应是课程的目标之一。该课程整合了来自北师大不同院、系、所的女教授资源,带入了跨学科的视角与方法,为学生展现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术发展方向,以期潜移默化地起到鼓舞学生尤其是女学生投身学术研究事业的作用。与此同时,课程试图探究学术发展史中潜藏的社会性别问题,激励学生既关注性别差距,又正视性别差异,从而为其今后的学习、研究提供一个崭新的视野。
二、课程资源的创新
(一)悠久的历史积淀成为课程资源之一
北师大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积淀的高校,更是一所汇聚了我国著名女学者兼女性社会活动家的高校。从这里走出了我国近代第一批杰出的女性学者和女性革命家,其中包括学生领袖刘和珍、中共第一名女党员缪伯英、著名历史学家刘乃和、文学家彭慧、儿童教育家卢乐山等,她们的生平以及从事学术研究、社会活动的历程,就是一部中国近代女性在政治界、知识界冲破封建思想的桎梏、走向独立与开放的史书。
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为响应号召,北师大成立了北京市乃至全国的第一个女教授联谊会,著名语言文字学家王宁教授为首都女教授联谊会的倡议者和首任主席。积极支持王宁教授此举的,还有心理学院张厚粲教授、教育系史静寰教授、化学学院田荷珍教授、信息技术学院李薇薇教授等。她们纷纷行动,把女教授参与高校女性工作的新风在北师大吹散开来,并组织了大规模的“首都女大学生素质调查”,发表了有影响力的报告,发动了“女教授与女大学生携手行”活动,为高校女教师社团组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97年至1998年一年内,她们出版了女教授和女大学生、女研究生对话的丛书《繁花絮语》,在师生中引起了很大反响。这套丛书出版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44家国内主要报刊做了报道。正是在这些前辈的培养和带动下,北师大许多女性中青年后学人才也相继投入女性教育的学科发展中,新一代女教授协会的工作团队逐步壮大。通过女教授联谊会组织的研讨会和工作经验交流会,搭建了不同学科的女学者交流网络,中国语言文学、民族学、哲学、教育学、法学、公共管理等学科的女性主义学者还开设了自己的性别平等教育课程。
(二)多学科背景下的女教授群体成为课程资源之一
承接传统,近年来,文学院的董晓萍教授、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的王静爱教授、教育学部的郑新蓉教授等一批中年女性学者积极投入女教授协会的建设和活动中。2012年,在已开设的“北师大女性讲坛”课程基础上,北师大将“女教授讲坛”列为全校本科生跨学科通识公共选修课程,吸收研究生和教师旁听。由以上三位女教授主持,该校一批著名的女性学者,包括王宁教授、张厚粲教授、黄会林教授等,也都投入“女教授讲坛”的讲学和学术积累工作中。
基于北师大丰富的女教师资源,“女教授讲坛”邀请了不同学科领域、不同代际的杰出女教授担任主讲教师。通过这些在专业领域中获得很高成就的女教授的讲解,以及她们跨学科的学术经历,学生们了解到不同学科的理念、知识和研究方法,这有利于学生在学术生涯初期,形成更为广阔的跨学科视野与探究能力。[4]通过女教授的言传身教,也有助于女大学生了解男女两性研究者在传统和非传统研究领域的发展状况,了解女性在学术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关注学术领域中的性别问题,正视女性在事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包括一些制度性障碍)等,激发其投身学术研究领域的意愿。
通过六年的课程实践,“女教授讲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课程模式,即邀请不同学科的女教授与学生分享学术与人生经验,以开阔女大学生的专业视野,提升她们的社会性别意识。在分析女教授学术生涯发展历程的同时,课程触及并探讨了一系列前沿问题,包括高校女性知识分子的专业成长、女性在事业与家庭角色间的平衡、社会性别主流化等,这些既是学术议题,又是现实社会、文化传统和日常实践中的问题,吸引了女大学生和女性青年教师的普遍关注。北师大历届女学人在为人、为师、为学方面的卓越成就,成为“女教授讲坛”一笔可贵的课程资源。
(三)当代女大学生的现实困惑与需求成为课程资源之一
通识课程的重点不是课程,而是在于人和意识的相融交流。[5]“女教授讲坛”不仅注重传承北师大女教授的人文传统和治学精神,还为女大学生、女研究生们提供了自我表达和互动交流的机会。在平日的学科课堂里,她们遇到的不公平对待经常不被看成问题,她们的困惑也常常被忽视,甚至她们自身都压低了声音,无视自己的独特性。在“女教授讲坛”这个特别的课堂上,年轻的女学生得以正视自己的存在与所面对的问题,通过社会性别视角进行自我反思,与自己对话,审视自身发展的潜力与价值等。[6]
社会性别视角是观察、思考、分析和评价社会现象的一个重要理论工具。个体从一出生开始,就经历了性别社会化的过程。女大学生和女研究生曾经用优异的成绩证明过自己,但是她们内心里仍然有着种种对于性别问题的疑惑,诸如“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讨论也常常困扰着她们。面对社会上存在着的各种性别偏见与性别歧视,女大学生需要有一个空间来帮助她们审视自身遭遇到的性别障碍,走出原有的性别盲点和误区。与传统的女性学课程不同,“女教授讲坛”不是直接聚焦于性别不平等的社会建构过程,而是通过女教授对自身生命史及其学术研究的叙事,通过学生与女教授的对话,将性别主题彰显出来。例如,在课堂提问环节,有关如何兼顾事业和生活、如何活出女性风采等问题常常成为热点。通过对这些情境的观察和反思,社会性别议题很自然地被纳入教学过程中。另外,女教授在专业领域的创造性工作及取得的成就,本身也破解了“女性缺乏创造性”“做事业的女性难以有幸福的家庭”等性别偏见与迷思。各种深藏在当代女大学生、女研究生心中的真实困惑和需求,本身就是一种宝贵而丰富的课程资源,通过对话、互动,探寻它们的意义,成为该课程非常独特的部分。
三、课程内容的创新——知识、方法、视角的整合与互补
从“女教授讲坛”开设的一些课程题目和主讲人来看,“女教授讲坛”试图结合不同学科背景的知识,介绍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方法和前沿动态,使女大学生在思考专业发展及女性主体性的过程中得到性别教育,并从优秀女教授身上体会到她们追求学问的艰辛与决心,从而反观自我,深入反思,以实现女性学教育的本质与目标。详见表1所示。
四、教学方法与过程的创新——搭建对话与交流的平台
女性主义的出发点是挑战传统和权威,首先是挑战男权文化和男性意识传统,继而挑战富含男权意识的知识权威和任何有违公平正义的歧视性行为。因此,建立一套新的教学系统是保证女性学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和基础。其中,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转变尤为重要。“女教授讲坛”的教学除了教师“教”,还有非常重要的部分——“学生提问+教师解答”“教师组织+学生自主参与”“学生自我报告”,课程设有主持人、主讲人、点评人和学生发言人,整堂课程不再是学生慑于教师权威而机械地学习,而是一个开放式的场域,学生可以充分聆听、质疑和发挥其创造性与想象力。通过开放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积极参与互动,以学生的个体经验、真实问题为出发点,以教师和学生的平等关系为纽带,使目的和行为都统一在对权利的尊重基础之上。在学期中间,还针对一些社会性别议题,如青年的择偶观念等,开展专题性的讨论交流。
为了增强课程的有效性,“女教授讲坛”建立了课程网站,搭建起多专业、多学科、多年级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的有效平台。网络内容分为课程介绍、课程资源和学生论坛三个模块,主要功能包括浏览课程信息、课程通知公布、学生撰写博文和在线讨论等。通过网络,实现了课后教师与学生的深入交流与沟通,体现了“交流通识”的理念。据统计,在新浪网站开设的“北师大女教授讲坛”博客截至2017年课程结束时,共载学生博文415篇,访问量达45299人次。这些博文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学生博文全部摘自课程所搭建的“北师大女教授讲坛”网络互动平台,新浪网络博客,http://blog.sina.com.cn/bnunxjt.
表1 “女教授讲坛”课程内容体系(2012—2014)
第一,感受女教授的人生风采。一位学生在听了张厚粲教授的讲座后,在博文中写道:“整个讲座我是站着听完的,张先生和心理学共同走过了千山万水,她的命运一直和心理学联系在一起,(她)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的选择,从来都没有放弃自己和心理学的羁绊,一直以来,都是一腔热血,迎难而上,无所畏惧。”
第二,对北师大女学人精神风貌的深刻体认。一位学生听完张秀兰教授的讲座后写道:“在听到张秀兰教授的讲座之后,恍然大悟,这门课是(通过)向我们展示女教授的性格和风采,来传承北师大女性的独立自由、乐观自信的精神。”
第三,打破对传统女性美的认知,感受女性知识分子的独特魅力。一位学生听完董晓萍教授的讲座后写道:“智慧是我从董晓萍教授身上感受到的(鲜明特点)。女性是充满智慧的,女大学生也应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掘和培养智慧,做一个有涵养、有气质、有思想、有智慧的人。”
第四,对不同学科知识的扩展学习与重新认识。例如,一位男生在听完郑新蓉教授的讲座后,第一次将自己所享有的教育权利置于社会历史脉络中加以理解。他写道:“郑教授讲到的农村教育中的女童教育问题,是我这么多年(来)第一次接触这个议题。我是从农村来的,以前总觉得我出来读书是件自然的事,但听了郑老师的讲解,我才明白一个农村男孩子读书背后竟然有着如此复杂的农民不得已的理性选择和社会历史的原因。”
第五,对大学生自我生活的反思。一位学生在博文中写道:“在大学生活中,女大学生往往因各种外界因素过分注重靓丽的外表、华丽的着装,而往往失去了女大学生们最吸引人的特质,而在北师大女教授讲坛中女教授们让大家了解到了女神的真正含义。我们并不需要有十分华丽的外表,我们只需提升我们的涵养,‘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最好的写照。相信北师大女教授讲坛中的女教授们就是我们很好的榜样。”
通过学生的博文、讨论和留言,可以看出,学生对于课程是满意的,学习带来了乐趣,也带来了共鸣,并促进了学生的成长。
五、考核与评价的创新——创新性作业设计与多元评价方法
通识课程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全人”,开阔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因此,在考核与评价上,“女教授讲坛”结合选修学生的各自专业,自主选择开展考评,并通过灵活、多元、多样的考试方式,给学生以自由自主空间,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与创造性。从学生的期末作业看,在形式上有诗歌、小说、书法作品、漫画、视频,也有论文、教学设计、口述史研究等,具体情况见表2所示。从2016年起,课程作业以开展女性口述史调查为重点,学生的采访对象多样而丰富,能够在历史的脉络中呈现中国女性的生命故事。
表2 “女教授讲坛”创新性作业设计要求
六、课程教学的延伸——女性经验的深度挖掘
“女教授讲坛”是建立在多元与差异的基础上的,行动力贯穿于其课程建设的整个过程。在北师大女教授协会的支持下,以“女教授讲坛”为主题的丛书在课程结束后陆续问世。2014年3月,《聆听女教授:研究与叙事》一书正式出版。该书分上、下编。上编是“女教授讲坛”2012—2013年讲义结集。下编是女教授与女大学生的对话集,主要以散文的形式,对上编的学理探讨予以形象化的解释,帮助新入职的青年女教师和女大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她们健康快乐地走上成长成才之路。该书还补入了一批北师大20世纪“60后”“70后”和“80后”的女教授、女博士后的文稿。新老作者针对近年来高校女性比例递增的状况和所出现的女性学业与就业的新问题,共同展开新一轮的对话与思考,反映了北师大几代女教授的奋斗人生,展示了该团队多年耕耘的集体成果。与此同时,作为践行课程的有益尝试,该书试图实现在性别视域下,文学、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地理学、管理学、艺术等多学科之间的相融、共享和彼此启发与促进。
七、课程影响评估
(一)课程的积极影响
1.女大学生从女教授身上习得了女性榜样。课程结束时发放了不记名的调查问卷,问卷中涉及一些一般性的女大学生生活与发展问题,同时也包括了一个自评量表,考察课程对于学生的影响。以2012年的调查数据为例,填答问卷的86位女大学生认为,课程对她们影响最大的两个方面是积极的自我认知和独立自主精神,近90%的学生认为对自己产生了很大或较大的影响,具体情况见表3。
表3 “女教授讲坛”对你的影响 (%)
学生的期末作业也显示,课程给她们带来了启发、思考和激励。多位学生在调查问卷开放题中,有关人生榜样填答了尹冬冬老师。她们写道:“以前,我不相信女人可以永葆青春,听了尹冬冬老师开讲座,我真的信了。我想,让一个女人永葆年轻的秘诀就是为自己的梦想奋斗,坚强乐观,并且永不停下。”“如今七十多岁的她依旧魅力无限,她的一生是我的榜样。”“尽管经历磨难,仍有乐观、感恩之心,(用)这样的心态面对人生,必然是从容幸福的。”听了郑新蓉教授在西部农村教育中的所见、所思和所行之后,一位学生说:“因为心底有热情,生活才会有色彩!”听完王静爱教授的讲座,一位学生怀着激动的心情说:“王老师实在是打破了我对纯理科女学者的误解,原来由数字也可以看到价值和幸福感。”学生们尤其喜欢心理学院舒华教授那样从容、淡定、温文尔雅的女教授。可以说,教授们从不同的角度激发着女大学生追求美好人生的内在激情,有学生将其总结为:“对生活有热情,对事业很进取,对家庭有兼顾。”
2.培养了男女大学生正确的性别观念和平等意识。虽然主讲女教授并非都出自社会性别研究领域,但基于她们自身的人生经历和做学问的艰难路程,她们对社会和学术界沿袭已久的性别刻板印象和性别偏见深有体会。因此,通过她们的讲述,更能引发男女大学生对性别议题的关注和思考,提高性别敏感度,学会戴上“性别眼镜”来审视社会问题。虽然如此,本课程对学生性别意识的影响仍有待加强,表3数据显示,仍有近四分之一的学生感觉课程对自己树立社会性别意识影响不大。
3.促进了男女大学生以性别视角审视当代青年人的发展,特别是唤醒了女大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意识。课程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性别敏感,而且还促使他们运用性别视角来思考自己所面临的问题,比如就业、升职中的性别“天花板”现象,女性究竟是嫁得好重要、还是干得好重要等等现实而又必须做出抉择的问题。
(二)挑战与对策
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如学生需求的多元性需要进一步关注,课程整体的连贯性需要进一步加强,课程的女性主义视角目前还不是特别鲜明,女性主义教学方法体现得还不够充分等。调查显示,近30%的女大学生在完成课程之后,仍然持有“男主外,女主内”思想,而且有50%的女大学生认为,“有女人味和事业心强不可兼得”。
可以看出,传统性别观念对当代女大学生的影响仍然十分深刻。尽管社会已进入相对多元和开放的时代,但传统性别观念仍旧束缚着年轻一代女性,她们一方面不断地努力进取,另一方面,内心也很脆弱。[7]132-136一位物理系的女生在作业中描述了自己的困惑:“其实从高中开始,我就对自己很没自信,因为我总是感觉身边的男孩是很聪明的,自己好像没办法像他们那样有那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来了大学之后,我更加彷徨,因为是物理专业,总觉得大神都是在男生那边,他们很喜欢思考,思路也很活,上课也敢于向老师提问,而这些事情女生们都比较少做。我有时就在想,是不是真的男生更适合学物理,我是不是就平平淡淡地过完大学就好了。带着这些困惑,我走进了女性讲坛的课堂。”这些困惑也为本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即需要进一步提升女大学生的社会性别意识。
女性学是一个新兴的多学科、跨学科的领域,因此女性学通识课程需要呈现更加丰富多样的女教师形象,促进师生之间更加深入的对话。在课后问卷调查中有一个问题:“下一年度该课程还应邀请什么样的女教授?希望讲什么样的内容?”对此学生们给出了以下建议:“邀请其他高校的杰出女教授,而不是只局限于本校。”“希望下一年度多邀请一些经历过事业抉择的女教授,例如以前是其他职业而后来从教的老师。”“可以邀请一些较年轻的女教授,讲讲她们在现在这个社会环境中是如何成长、发展的。”“希望那些在学习生活中历经坎坷但始终坚持不放弃的女教授,讲解如何摆脱负面情绪,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等内容。”可见,在女性学课程的教学中,需要有类型多元的女教授参与授课,以满足学生不同的教育需求。
女性学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不仅体现为认知和理论层面的学习,同时更要赋予学生个体以“人”的创造性和变革的行动力。因此女性学课程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参与式教学、案例教学、自我剖析教育等,着力搭建起不同代际女性的对话交流平台。作为一门全校范围的选修课程,未来的教学中还需加入一些分组的课外研讨活动,促进学生更好地联系自身经验思考性别问题。
另外,授课老师也应该进一步加强自身对于性别议题的敏感性,这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性别意识的前提。从某种意义上讲,本课程也是对于授课老师的一种社会性别教育,可以帮助她们从性别的视角审视自己的职业历程,思考如何为女性提供发展建议。处于事业高位的女性,其自身一定是克服了很多与性别相关的障碍,她们的人生经验为女性应对事业和生活的双重挑战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迪。但是,她们在促进性别平等方面的主体性上还应进一步加强,因为个别女教授的成功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教授队伍中性别结构总体上不平衡的现状。
“女教授讲坛”具有重要的社会倡导价值。本课程每一次的教学中,都配合了相应的海报、新闻报道、宣传栏展示和网络宣传等。此外,《中国教师》杂志还刊登了主讲女教授自述故事的系列报道。综上所述,该女性学通识课程对本土化的性别教育新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其相关经验应可以在更多院校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