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叙事教学法用于新护士职业情操的培养和探讨

2018-10-25黄燕珠黄海珊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37期
关键词:情操护士教学法

黄燕珠,李 玲,黄海珊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湖北 武汉 430000)

在2015年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改善护理服务的通知》中强调,作为护理人员要增强主动服务意识与人文关怀意识,给予患者细心的照护,心理上的支持及人文关怀。这对于护士的职业情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新护士从校园刚刚进入工作岗位,尽管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是工作时间尚短,而且尚没有完全融入到护理工作中。对于这部分人群不仅需要对其工作技能进行培训,而且要对其职业情操进行培养,这对新护士是否能够顺利融入到工作岗位中有着重要的意义[1]。在传统的方法中,均为老师带学生的方法对新护士进行培训,老师以讲授知识为主,学生则在此关系中基本处于被动的接受知识灌输的地位,尽管最终可以达到培养出合格护士的目标,但是其培养周期长,重技能轻思想和学生缺乏主动思考等缺陷也十分的明显,这严重的影响了医院内各个科室新护士的培养效果。我科室将叙事教学法引入到新护士的带教过程之中,在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对新进入我科的80名护士进行教学方法干预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对新入我科的80名护士,护生的年龄分布在18岁到25岁,平均年龄21.50±2.97岁,本研究已经经过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和通过,所有参与研究人员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将所有护士按照随机数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个组40名。

对照组护士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由科内带教老师在临床护理中施行常规的跟班教学法。

观察组护士在对照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使用叙事教学法进行干预,具体如下:由各个病区的带教老师在开始接收新入职护士之前,对本病区内出现过的最具有典型意义的护理相关事件进行总结和汇编,要求每个病区编写出5-6套具有代表意义的叙事材料,可以为成功案例,也可以是失败案例,要求每个材料进行实际演示的时间控制在10min左右。在新护士入科之后,将编写的好的叙事材料全部交给新护士,要求其在2周时间内通读故事,达到可以复述的水平。两组护士共完成3个月的干预。

1.3 研究观察指标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实施干预方案后两组护士进行护理的患者100名,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护理措施落实率,患者投诉情况和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在施行干预前后,分别利用我科设计的问卷,由高年资带教老师对新护士进行评价,该问卷主要分为5个维度,分别为病房巡视,患者沟通,生活护理,专业护理和心理护理,每个项目的满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代表水平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计量资料结果使用(±s)表示,两组计量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计数数据比较采用x2检验,两组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中的Wilcoxon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护士的护理措施落实率,患者投诉情况比较结果

观察组护士的护理措施落实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投诉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士的护理措施落实率,患者投诉情况比较结果[n(%)]

2.2 干预前后两组护士的评价得分情况比较

对照组和观察组干预前的各项评价等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17,1.052,1.655,0.218,0.328,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分数均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15,8.601,5.763,6.266,4.722,18.341,13.885,16.844,15.659,14.693,P<0.05),两组间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11.549,7.615,11.749,7.548,6.107,P<0.05),见表2。

3 讨 论

护理人员的职业情操是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其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一系列综合能力的表现结果[2]。护理人员职业情操水平的提高,既可以提升自身的护士职业形象,又能够提高所工作医院以及科室的整体服务水平,更是保障医疗安全,维护生命和促进健康等任务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3]。本研究将叙事教学法引入到了针对新护士的职业情操培养过程中。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一个故事贯彻教学的始末,作为教授内容的主线,在所叙事故事中蕴含这教学内容和理论知识,学生在经历故事的过程中,自然完成课程的学习。本研究中,将新护士作为故事的叙述者和表演者,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新护士在演绎过程中,需要参与者进行积极的思考,挖掘叙事材料之中各个人物的态度,情感,观念及感受,深入了解人物的价值观和道德取向等,这样在叙事过程中才能做到真实的表达,不仅使自己真正学到了知识,也使观看的同学和老师形成共鸣。特别对于一些科室提供的“失败”的叙事材料,更应该深入了解探讨问题原因所在。

表2 干预前后两组护士的评价得分情况比较(±s,分)

表2 干预前后两组护士的评价得分情况比较(±s,分)

组别 病房巡视 患者沟通 生活护理 专业护理 心理护理对照组(n=40)干预前 72.35±4.63 71.22±5.38 68.37±4.97 67.99±6.38 72.45±7.84干预后 80.69±5.03 82.57±6.38 75.24±5.67 77.58±7.28 81.16±8.64 t 7.715 8.601 5.763 6.266 4.722 P<0.001 <0.001 <0.001 <0.001 <0.001观察组(n=40)干预前 72.68±4.69 72.68±6.94 70.23±5.08 68.29±5.94 71.95±5.63干预后 95.34±6.25 93.51±6.47 89.42±5.11 88.57±5.64 91.44±6.22 t 18.341 13.885 16.844 15.659 14.693 P<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受到文化水平,社会阅历等的影响,新护士的抽象思维能力一般显著低于数理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对于感性形象更加偏好,也更容易产生联想,移情和共情等信息传递方式[6]。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在对两组护士进行干预后3个月,两组护士的护理质量各项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均为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而护士的各项职业素质评分中,两组人员与干预前相比均出现了显著的增高,但是观察组护士增高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此结果提示,作为传统的教学方法一样可以帮助新护士提高职业情操,但是在利用叙事教学法进行干预的情况下,新护士的职业情操水平提高幅度更大,因为在真实案例的演绎过程中,可以让新护士切身的感受到真实的患者的感觉,工作人员的感觉甚至是患者家属的感觉,而不是仅仅从老师的言语中去理解自己的工作,这可以使其更加深刻的了解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反过来要求自己尽快的完成从新人到老人的蜕变。

综上所述,将叙事教学法应用于新护士的教学过程中,有益于职业情操的培养,值得在临床范围内进行推广。

猜你喜欢

情操护士教学法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