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护理技术在恶性肿瘤晚期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2018-10-25张延芹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37期
关键词:疼痛评分质量

刘 萍,张延芹

(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星医院中医一科,新疆 哈密 839000;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星医院中医三科,新疆 哈密 839000)

恶性肿瘤是临床常见病症,病死率较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安全。目前临床对恶性肿瘤的治疗多以化疗为主,以便延长患者生存期。如果不给予患者及时有效治疗,将会导致癌痛、失眠及免疫功能低下,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护理干预,但不同的干预模式效果不同。笔者为分析中医护理技术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资料与病例选择

为分析中医护理技术效果,拟定此研究于2014年6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以规定研究时段内收治的124例恶性肿瘤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2例。此次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且所有患者家属均知情同意。

经年龄统计:观察组年龄平均(60.3±10.4)岁,男女比例1:1;对照组年龄平均(60.9±11.3)岁,男女比例1:1。两组一般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纳入[2-3]所有恶性肿瘤晚期患者,包括肝癌、胃癌、肺癌患者,各组恶性肿瘤人数均等。排除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排除视听障碍、认知行为异常患者,排除自身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排除生存期低于一年患者。

1.2 护理方法

两组均与患者密切沟通,了解其内向心困扰,及时疏导,保证其积极应对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护理技术:(1)选取患者的三足里、天枢、期门穴、华盖穴等穴位进行艾灸,行气活血、防病保健;(2)为促进局部血管舒张,采用中药足浴,并且按摩双脚,将60g磁石、20g丹参、5g朱砂、15g远志及10g合欢皮、30g夜交藤水煎去渣,加热水至4000ml,由脚背至脚心依次按摩,直至发热为止;(3)针对心脾两虚患者可指导其服用龙眼、枣仁、红枣、莲肉;痰热内扰患者应忌食烟酒,并且避免辛辣、油腻食物;肝郁化火患者应饮食清淡,加强对瓜果蔬菜的摄入;心胆气虚患者应服用生地黄,或者加入适量的粳米煮粥喝。

1.3 护理评价

观察两组疼痛及睡眠情况,分别借助VAS(视觉疼痛模拟量表)评分、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评估其症状,利用本院自拟的满意调查问卷评估其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疼痛及睡眠情况

护理前,两组疼痛程度较严重,且睡眠质量不高;护理后疼痛减轻,且睡眠改善,并且观察组VAS评分、PSQI评分均较对照组低,这表示中医护理技术效果更好,与常规护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疼痛及睡眠情况

2.2 满意情况

两组共13例患者对护理工作不满意,其中观察组仅占1例,满意度远较对照组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满意情况

3 讨 论

恶性肿瘤是一种慢性病,病程较长,患者常因不了解病情进展情况,不耐受药物作用产生消极情绪,并且患者治疗过程中常出现癌痛,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中医认为,失眠在中医中指“不得卧”,长期的疼痛极易导致恶性肿瘤患者出现失眠,随着病情的发展会恶化病情。临床的西医治疗主要是以镇静催眠药物为主,短期内可保证患者入睡,但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必定会对药物产生依赖性,而且镇静催眠药物多会伴随众多的副作用,长此以往会损害机体健康。因此,选择一种有效的干预方案,可改善恶性肿瘤晚期患者病情。王玮等[4]在研究中指出,给予恶性肿瘤晚期患者以中医护理技术,患者的消极情绪明显减弱,且睡眠质量提高,,疼痛感评分降至2分左右,恢复良好。中医护理技术,主要是通过艾灸、中药足浴、心理护理及按摩、饮食干预等方面对患者进行干预,保证患者缓解痛感,改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邓伍秀等[5]也在研究中指出,给予中医护理技术后的恶性肿瘤晚期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达90%以上,护理质量较高。笔者为进一步分析其效果,护理后疼痛减轻,且睡眠改善,并且观察组VAS评分、PSQI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共13例患者对护理工作不满意,其中观察组仅占1例,满意度98.39%,远较对照组80.65%高,这与王玮等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证明此研究可信度高。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技术对恶性肿瘤患者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疼痛评分质量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质量”知识巩固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我给爸爸评分
疼痛不简单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Castleman disease in the hepatic-gastric space: A case report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