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芜湖近代城市空间转型研究

2018-10-25吴洵牛琛

安徽建筑 2018年5期
关键词:租界芜湖马路

吴洵,牛琛

(1.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30;2.深圳市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江苏 南京 210036)

1 前言

芜湖,安徽省第二大城市,长江由西南向东北穿城而过,青弋江从东南向西北汇入长江,由于襟江带河、近海濒淮,近代芜湖逐渐发展成为安徽的水运枢纽,各项近现代事业都发展较早。

《烟台条约》以前,芜湖古代城址变迁分为四个阶段:

①春秋战国时,鸠兹邑位于现城东二十一公里,水阳江南岸一块高地上黄池镇以南;

②三国吴黄武初年(公元222年),孙权将县城迁至青弋江下游鸡毛山一带;

③东晋之后,城址位于神山南青弋江北;

④宋代,芜湖开始修筑城垣。南宋之后,芜湖几次毁于战火。明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重修城垣,周长739丈,高3丈,位于今环城路。顺治、乾隆年间,两次修整城垣。咸丰、同治年间,太平军与清军的战争又使城池大半损毁。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芜湖辟为通商口岸,后将残破的城垣拓为环城马路。

2 芜湖近代城市空间转型的动因

2.1 政治因素与开埠通商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76年《烟台条约》签订,开辟芜湖为通商口岸。鸦片战争以前,芜湖县城形态变化并不大。芜湖被开辟通商口岸后,陶沟以北、弋矶山以南划为租界。1905年,《芜湖各国公共租界章程》签订,西方列强的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此时租界区与老城区的空间形态并未相连,呈现双中心的格局。

2.2 经济地理因素与米市繁荣

芜湖地处江南鱼米之乡,水网密布,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所以物产丰富,加之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历代便是江南江北乃至长江中游的粮米集散地。中英签订条约后,英国在芜湖建立海关,进口商品在此倾销,芜湖及安徽腹地的农产品、原料由此输出,商业活动繁忙,这为芜湖成为全国性的米市创造了条件。

从1902年到1920年为芜湖米市极盛时期,所谓“堆则如山,出则如江”,芜湖逐渐成为四大米市之首。这吸引了大量商人与劳动力从事米粮业,从而带动了芜湖各行各业发展,近代工业、交通业、金融业等新兴行业应运而生,大量的流动人口促进了服务行业、百货行业,建筑业随之发展。老城区规模已不能满足人口的快速增长,从老城西门沿青弋江至江口的长街得到迅速发展,建成区由老城向西北扩建约两平方公里,将老城区与租界区连为一体。

2.3 文化因素与城市建设

随着芜湖的开埠通商,西方文化在与本土文化的冲突中,逐渐对芜湖城市空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批外国人涌入租界从事商业贸易,活跃的租界的建筑活动为芜湖带来了哥特等西方的建筑风格。而现有的狭窄道路也已经十分拥挤,不能适应近代城市发展的要求,有一些开明人士呼吁“我邑马路及街巷亟应规定丈尺,清理推广”,开始学习租界区的马路建设。1902年设“马路工程局”,建设芜湖第一条新式马路——中山路,此后又对大批道路进行扩建和新建,成为芜湖近代交通转型的开始。至民国时期,芜湖在城市建筑、交通体系、公共设施等方面都已发生巨大变化,城市中心由长街逐渐转移到现中山路及新芜路一带。

图1 芜湖全县图(1919)

图2 城厢图(1919)

3 芜湖近代城市空间转型的历史过程

3.1 历史分期

根据芜湖城市社会、历史及自身城市发展的特点,将芜湖近代城市空间研究时间断限定为1876年开辟通商口岸至1949年解放之间,又可划分为如下4个历史分期。

①城市格局初步形成期(1876-1902):始于1876年,主要是指《烟台条约》将芜湖辟为通商口岸,拉开了芜湖近代城建史的序幕。

②城市近代化兴盛期(1902-1937):1902年,江苏米厘局附设于芜湖,“芜湖至此始成为长江下游之固定米市”,米市得到空前繁荣,从此芜湖经济快速发展,同年设立马路工程局,开始马路等市政建设,芜湖城市空间形态进入受西方影响的近代化兴盛期。

③日据城市畸形发展期(1937-1945):1937年日军攻占芜湖,并进入了长达8年的日伪统治时期。

④战后城市曲折发展期(1945-1949):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局势动荡,战后复原建设缓慢进行,直至1949年4月解放。

图3 英驻芜湖领事署

3.2 约开商埠:城市格局初步形成期(1876-1902)

开辟通商口岸。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英国和清政府签订了《烟台条约》增开宜昌、芜湖、温州、北海为通商口岸,并规定租界内洋货免收厘金,洋货运入只收口子税,全免各项内地税。1877年,双方签订《租界约》,划定一片沿江滩地共119亩作为芜湖通商租界。此后,芜湖一直作为皖中地区的商品集散地,西方列强依此肆意掠夺,控制长江水运。

航业发展。1873年,中国轮船招商局成立不久便在芜湖港设行栈开始商业活动,这是芜湖第一家中国航运机构。1898年戊戌变法,清政府颁布了一些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法令,至此芜湖航业已经具有一定规模。“五卅惨案”后,各界纷纷抵制英国航运,轮船招商局乘机发展,于1925年开始兴建码头、货栈。新式航运大大缩短了芜湖与各地的水上运输时间,降低了成本,这为扩大贸易的种类和发展,促进芜湖城市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图4 芜湖长街示意图

租界早期建筑活动。1877-1889年,英驻芜湖领事署、圣雅各教堂、天主教江南教区中心大教堂相继建成,西方文化通过行政建筑与宗教建筑涌入芜湖,开了芜湖近代建筑风气之先,并对芜湖以后的建筑活动有很大影响。

3.3 米市繁荣:城市近代化兴盛期(1902-1937)

米市繁荣。1877年,李鸿章将镇江米市迁至芜湖,随后潮州帮、宁波帮、上海帮、烟台帮、天津帮都相继来到芜湖建立米号。1902年,江苏米厘局附设于芜湖。从此芜湖米市进入极盛时期,成为四大米市之首。稻米经芜湖运往全国,甚至远销香港与日本。1912年至1916年芜湖稻米交易量占全国各城市稻米贸易总额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米行、堆栈等居间商随之大量兴起,吸引了大量商人与劳动力从事米粮业,从业人员曾多达7000余人,长途运米的船民就曾达到30万人。

图5 芜湖租界图(1919)

长街发展。芜湖形成米市之后,李鸿章之子李经方投资房地产,长街得到迅速发展,商铺沿青弋江北岸发展到中江塔,全长1457m,号称“十里长街”。街市把原来的县城区和租界区连接起来,形成以江口为中心、北沿大江东沿青弋江狭长形的芜湖城区。

租界扩张。1877年英国在芜湖开辟租界之后,俄、法、日、美等帝国主义者也来到芜湖。1904年,《芜湖各国公共租界章程》签订。章程将英租界范围扩大,规定将芜湖西门外,东起普潼塔,西至江边,南起陶沟,北抵弋矶山麓共719亩4分土地作为各国公共通商租界。租界区划分为和记、鸿安、瑞记、太古、怡和五个租界,各国争相修建码头、仓库、住宅、俱乐部等建筑,用以商船停泊、货物存储、洋人居住和休闲娱乐,原本荒芜的沿江界面逐渐变为繁忙的洋人码头。

马路建设。1902年,商务局会商办道员许鼎霖建立“马路工程局”,修筑三条新式马路——大马路(今中山路)、二街及国货路。1914年,外国人在租界区沿长江新建两条南北向大马路,即中马路(今健康路)、后马路(今狮子山路),紧接着又新建东西向的一、二、三、四、五马路,即今车站路、劳动西路和芜湖造船厂内道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芜湖县工务局成立,开辟二马路(即中正路,今新芜路)和吉和街。

活跃的近代建筑活动。芜湖近代建筑类型较前大为扩大,出现了新的形式。这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建筑类型增多,开始出现银行、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以及厂房、货栈等工业仓储建筑,码头、火车站等交通建筑和公馆、里弄住宅等居住建筑;第二,建筑技术多元化,建筑材料与原有的砖、木相比增加了钢筋、水泥等材料,出现了砖混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第三,建筑风格多样化,在大马路、二街等地的商业建筑中也出现了中西交融的建筑形式。

3.4 芜湖沦陷:日据城市畸形发展期(1937-1945)

1937年12月5日,日本飞机对芜湖实施连续5天的狂轰滥炸,尤其是繁华的长街和二街,人民生命财产和城市建设遭到严重破坏。沦陷后,日军又对芜湖实施了长达半个月之久的烧杀抢掠,完全扭曲了城市发展的轨迹。侵占芜湖后,日军强行接管众多工业企业,操纵控制金融体系,开办鸦片烟馆妓院,城市建设基本停滞不前。

3.5 百业兴衰:战后城市曲折发展期(1945-1949)

抗战胜利后,从1945年到1946年,芜湖商业曾一度繁荣,部分地段接近战前水平,可好景不长,随着国民党政治、军事、经济的全面崩溃,1946年以后芜湖商业严重萧条,米市也受到严重影响,1945-1949年每年出口米粮只有鼎盛时期的1/4。规模稍大的企业仍维持生产的不到3家,人称“两个半烟囱”,即明远电厂、益新面粉厂与裕中纱厂(由于此烟囱当时较矮,被称作“半个”)。这一时期镜湖、赭山等公园绿地与市政建设有缓慢发展。

4 芜湖近代城市空间转型的主要特征

4.1 水运主导特征

历史上芜湖的发展,总体来说是由乡村聚落,因河流而形成渡口,最后成为城镇的过程。而芜湖城的位置,从最初水阳江畔的楚王城,后迁至青弋江畔,最后发展到长江沿岸,经历从内陆小河、入江大河、长江几个发展阶段,由此看出,水运主导是芜湖城市空间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以农业为主导产业、水运为主要运输方式的时代,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和水网密布的广大皖中腹地,芜湖因水生存,依水发展,沿水扩张,形成了以水运为核心的城市发展模式,而依水发展而来的码头、渡船、渔业都是芜湖水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就曾阐述芜湖为“长江下游米粮市易之中心”,提出芜湖为长江整治工程的重要一段,也是建设的六大内河商埠之一。

4.2 双中心特征

芜湖老城自三国时代就一直位于青弋江北岸,距长江约1.5km,在形态上呈方形,井字形街道划分坊、市、里、巷,中心是衙门,表现出典型的中式封建礼制格局。《烟台条约》签订后租界区设于长江沿岸,主要为外国人的商贸、居住服务,所以使用西方均质方格路网,与老城相距约2.5km,二者并不相连,成为相对独立建设的城区。但因其相对稳定的政治经济和法律环境、市场化的土地运作机制、较完善的市政交通设施和吸引力较高的新区风貌,吸引了大量外国与民族资本的注入,从而带来人口增长。经过多年发展,租界区形成了芜湖城市空间新的生长点,脱离老城而在沿江滩涂地发展新区,从而引导城市空间的发展方向,表现出跳跃式的空间发展轨迹。但两个建设单元相对独立,缺少统一规划,既没有形成一个整体也不能分工合作。

随着米市的繁荣,大量商户在长街沿线开设,老城区与租界区这两个城市空间作为各自城市建设的中心同时向青弋江与长江交汇口发展,最终通过长街带状连结,形成新的城区。这种新的双中心结构模式有利于老城与新城各自发展,开创了芜湖城市建设的新模式,虽然存在缺乏整体性的问题,但在芜湖城建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4.3 局部近代化特征

芜湖集楚、吴、徽、西洋文化于一身,是具有民族、外来特点的多元文化。多元交融形成了米市繁盛,米市繁盛又促进了中西文化的合璧。芜湖涌现的大批近代建筑中,建筑风格几乎都表现出了明显的叠合、拼贴与因地制宜。然而从时间上看,芜湖近代历史并不长,从空间上看,芜湖距离上海、南京、安庆这些中心城市较近,又受到政治、经济发展的制约,所以近代化还不够充分,近代建设规模还不够宏大,有一定局限性,属于局部近代化的城市。

图6 芜湖近代城市空间发展示意图

5 结 语

1876 年芜湖开辟通商口岸之后,成为近代西方国家在我国内河侵略的桥头堡,西方的商品一部分通过芜湖倾销到周边各地,各地的农产业、工业原料也经过芜湖出口到国外,商业贸易逐渐成为芜湖的经济主体。虽然这种商贸是掠夺性质,但客观上给芜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商机:随着商业的繁荣,芜湖开始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创办新式工业,经济的发展又带来大量人口,建筑活动的发展和城市面积的扩大,逐渐完成了从传统商业城镇到近代工商业城市的转型。

自1876年开埠至1949年解放的73年是芜湖现今主城区空间形态形成的关键时期,从近代城市空间演变过程中,可以发现水运主导、双中心与局部近代化是芜湖近代城市空间转型的三个重要特征。芜湖近代在接受西方现代科学文化思想冲击的同时,也在恪守中国传统文化理念,并努力探索将二者结合,谋求城市自身独立发展,这些历史经验对当今芜湖以至一些内河城市空间发展思路可以提供一些借鉴。

猜你喜欢

租界芜湖马路
过马路
进击的芜湖
进击的芜湖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何时何地召开?
安徽芜湖:镜湖区首家楼宇联合工会成立
从芜湖是否海港看信用证审单标准
中共『一大』为什么选在上海法租界举行
过马路
从晚清竹枝词看西学在租界的传播
过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