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花扎根中国的前世今生(一)
2018-10-25杨锐
□ 杨锐
五月上旬上海的崇明岛草木葱茏,田肥水丰,湿润的空气中时时夹杂着花香草味,伴着一阵阵鸟语鸥鸣,岛上未经人工斧凿的天然风光和众多的历史名胜、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崇明岛是中国的第三大岛,号称“长江门户、东海瀛洲”,被定位为“森林花园岛、生态易居岛、休闲度假岛、绿色食品岛、海洋装备岛、科技研创岛”,早已美名远扬,吸引着各方游客,也令我们向往已久。我们踏上这美丽岛屿的目的是要到世界上最大的全产业链工厂化的西红花规范化种植基地见证奇迹,参观西红花大面积植根于此的空前盛况,并追溯它引入国内的前世今生以及这个种植基地是怎样由弱到强、由小到大发展的,一起分享基地人数十年来的披荆斩棘和欢歌笑语……
西红花,顾名思义是来自西方,大约在14世纪的中国元朝时期,西红花由喀什米尔经西藏运到内地,因此也称藏红花和番红花。其原植物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Crocus sativus L.,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球茎扁圆形,多以地下球茎来繁殖。花为淡蓝色、红紫色或白色,有香味,花柱橙红色,柱头3分叉,略扁,顶端楔形。有关西红花的功效历代本草多有描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西红花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用于经闭癥瘕,产后瘀阻,温毒发斑,忧郁痞闷,惊悸发狂。”它不仅仅是十大名贵中药材之一,还含有包括类胡萝卜素、番红花素、抗氧化剂和其他生化物质、矿物质、维生素在内的150多种挥发性化合物,从而使它成为人们饮食的有力补充。药理学研究表明,西红花具有改善微循环、提高免疫力、抗动脉硬化、抗氧化、降血脂、利胆保肝、防治骨质疏松、保护肾脏等功效,有着更深更广的药用价值。而且由于其具有调味和着色的能力,在食品加工业和印染业也非常受欢迎,很多国人最初知道西红花就是因为一些国家的饮食会含有西红花的汁液,比如西班牙的海鲜饭,可谓色彩怡人、气香特异、口感美妙、营养丰富。西红花作为一种珍贵的调味剂、香料和染料在欧洲也已经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悠久历史,《希腊神话》中就有酒神巴克斯和安德罗墨达身着西红花所染黄色衣的记述。《本草纲目》有“元时以入食馔用”的记载。14世纪时的一本著名烹饪书中写道:“用番红花做菜肴的食谱不少于70种”,西红花有着“作料皇后”的美誉……
然而,西红花的产量极低,其药用部位是花中雌蕊顶部三叉状分枝的柱头,一般90朵花只能得到1克干柱头,全球产量仅300吨,因此极为珍贵,被称为“红色金子”,顶级品的珍稀程度超过钻石。西红花原产于南欧和安纳托利亚(小亚细亚)等地,阿拉伯人最早把西红花传到西班牙,随后在西班牙、希腊、法国、意大利及波斯等地开始广泛栽培,目前主要产区为伊朗、西班牙、克什米尔、希腊、马其顿大区和中国,意大利、法国、瑞士也有生产,但产量很少,近来阿富汗成为新兴产区。我国的西红花90%出自上海崇明岛,这样一个宝物能够在数十年前引入中国并大面积种植成功(上海、浙江、广西、新疆等地)、造福于国人,使子孙后代受益,是一项多么伟大的事业啊!
基地负责人是一位精明干练的70后女企业家,领导者的气质里又有十分接地气的仆仆风尘,在西红花栽培房旁毫无违和感。初一见面就让人感觉她是个聪慧的女人,把年龄活成了气质,就像此地随处可见的波斯菊,没有那么浓烈的妖艳,却具有勃勃的生机和亲和力。客套寒暄只用须臾,她便立刻进入角色,驾轻就熟地把我们带入了西红花的世界。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面宣传壁画墙,记载着西红花引入崇明岛的来龙去脉以及基地的成就,还有他们的工作场景的照片。她对西红花及基地的发展史和许多数据烂熟于心、如数家珍,就像一位母亲细数着孩子成长的桩桩件件,充满深情,充满喜悦,也充满自豪。
上药药材公司西红花栽培采用了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种植技术,首创大田球茎繁殖和室内培育相结合的栽培方法,这样就解决了由原产地引种后江南地区夏季潮湿多雨造成的球茎腐烂无法大规模生产与留种繁殖的技术难关。具体分为大田栽培、室内培育和采收加工3个过程。第一年11月下旬球茎室内开花结束后移栽至大田,经过6个月的田间管理,次年5月起土、储存,至8、9月消毒处理后上架。球茎上架后经过严格的日照、温度、湿度管理至11月开花、采收、加工。为了保证西红花的品质,公司从田间种植到采收加工层层把关,培育及烘干均实现恒温恒湿工艺,鲜花当天采收,当天加工,当天分装。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