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教学呼唤情趣

2018-10-24袁淑芬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关爱情趣真情

袁淑芬

[摘 要]多数学生害怕写作、不会写作是作文教学的现状。为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应主要抓住三个着力点:一是点击心灵,真情流露;二是百花齐放,激活思维;三是渗透关爱,鼓起远航的风帆。通过这些使作文教学充满情趣,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让学生能写、会写、乐写。

[关键词]作文教学;情趣;真情;训练;关爱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5-0004-03

苏联心理学家通过一组很有意思的实验,发现人类天生就有写作的欲望。他们把一群基本不识字的学前儿童请来,给每人一支笔,问他们会不会写字,绝大多数的儿童说自己能写字,尽管他们只有极个别能写出字,而其他的大多乱涂一气,甚至连自己的名字也不认识。

这个实验证明了一个道理:人自幼就有写作的愿望,在幼儿的心目中,能写字是很光荣的事。当看到这段文字的时候,我很惊讶,我是一位有20年教龄的初中语文老师,耳畔常听到的是学生这样的请求:这个星期能不能不写作文?或者是家长对我的诉苦,他们觉得孩子写作文太痛苦了,总是要熬到半夜才逼出那几百个文字。这不得不令我反思:为什么幼儿的写作愿望在他们长大之后反而泯灭了呢?为什么学了写作之后反而不愿意写了呢?我们追溯作文教学走过的历程,想一想:为什么学生讨厌写作文?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写作教学的价值功利性。有的教师只把写作当成考试的需要,这种窄化写作教学价值的现象,导致有的教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猜题、押题甚至是直接让学生背诵作文老套题。这样的教学,自然是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更谈不上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文素养了。

二是写作教学的课堂活动无序低效。统编教材之前的苏教版,写作部分只是融于一个单元的知识体系中,而没有呈现出初中三年系统的写作教学的规划和梯度。教师对于写作的教学也就零散而稀少。另外有些教师一讲作文,总是审题、立意、选材、构思几个大块,没有再细分成几个小点,只讲一些写作技法,但架空分析。大多数学生只能笼统地感知,生吞活剥地接受,只有悟性很好的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技法。

李镇西在《爱心与教育》中说道:“素质教育的大旗上,有一个大写的‘人字:它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是为一切人的发展的教育。”作文更是人的个性化的表现,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富有个性的个体,是一朵美丽的小花,也是一朵富有生机的小花。作为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情感,作文应当是学生真情流露的载体,只有学生的情感得到尊重,才能激发他们写作的愿望与兴趣,这也就是“情趣”两字的诠释。

那么,怎样才能使作文教学富有情趣呢?如果在作文教学中抓住以下三个着力点,想来一定会情趣盎然。

一、点击心灵,真情流露

作文是什么?叶圣陶先生说:“‘作文,现在的语文老师改称‘写话。话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写。”我常把这样一段话送给学生:当你忘记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即将造成巨大的损失以至于让你痛苦不堪,如果有人提醒了你一下,你一定会感激万分——有一位朋友可以经常地提醒你,也不用你的感谢与报答,它就是笔记;当你有了重大的发现,非常希望把这一切告诉大家,让大家来分享你的成果和幸福时,如果有人为你宣告,你一定心存感激——有一位朋友可以帮助你,并且可以此永傳万代,也不用你的感激,它就是文章;当你蒙受巨大委屈时,如果有一位朋友在你身边,静静地倾听,你一定很感激这位朋友——有一位朋友可以做到这样,它就是日记。其实,真正的作文不就是“写话”吗?假如在作文中能让学生倾诉一番,宣泄一番,而我们教师则充当一个倾听者的角色,那样的话,学生不仅心态能得到调整,而且还能情真意切地把语言文字运用一番,岂不是两全其美的好事?

1.关注内心

写作中的“心”,指的是写作者的内心。记叙文写作,离不开作者叙述事件、表达情感。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体,他们有自己的生活储备,有自己的成长经历,更有伴随一路成长的情感体验,如果教师能深入学生的内心,去触碰他们最丰富而柔软的精神世界,就能引导他们写出最独特、最感人的人、事、情。

原来我们学校的七年级学生是全部寄宿在学校的,作为刚升入初中的学生,第一次远离父母,在外求学,每个学生内心深处应该都会涌动着一种对家庭、对亲人的强烈情感倾诉欲。在第一堂作文课上,我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手中的笔,尽情倾诉对父母所给予的爱的无限感激和对亲人的深深思念。在学生动笔之前,配合着《世上只有妈妈好》的乐曲,我缓缓地说:“孩子们,开学快一个礼拜了,第一次离家这么久,有没有想爸爸妈妈?”有的学生点点头,有的学生低下了头,有的学生眼里泛着泪花。“估计大家都有很多心里话要和爸妈说吧,那这节课就让我们给父母写一封信,把你最想说的写下来吧。”当学生的情绪达到高潮时,平时家人对自己点点滴滴的关爱,独自在外对亲人的思念都跃然纸上,这样的真情流露是能够写出一篇既感动自己,也感动他人的好文章的。教师要善于充当点燃学生生命之火的角色,通过多种渠道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拨动学生情感的这根弦,以期他们能产生情感的共鸣,而这种共鸣的最佳表现方式,就是写作。

2.链接生活

美国教育家提出:“命题如果没有引起足够的兴趣,以激发学生调动其写作及搜集资料的各种智力和能力,是达不到写作训练目的的。作文命题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培养其创造的欲望和主体意识。”

在作文教学中,作文的命题一定要能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曾经有一次,一场大雪在夜间悄然而至,推开房门,放眼望去,房屋树木一律皆是白皑皑的,人的内心也似乎变得纯净起来。课堂上,学生们异常兴奋,我临时把它改成一堂作文课,允许学生走出教室,去看雪、玩雪、欣赏雪,之后,我们师生共同来赏析古人写雪的佳句: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3)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4)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5)瑞雪兆丰年。

正当学生兴致盎然之时,我要求学生拿起笔来,写一篇以“雪”为话题的作文,把自己要说的,想说的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此时,学生产生只想一口气说完使自己快乐的事情的“狂热”。这样的写作,融入学生的全部情感,看似是一种艰辛的劳动,其实更是一种享受,写出的作文已成为学生情感的外化。

“雪花飞舞起来,好像仙女撒下的无数碎玉纷飞,像百花圣母撒下的洁白小花,又像一朵朵精巧的白梅,它在空中飘舞着,追逐着。”“漫步在雪中,脚下觉得软绵绵的,发出沙沙的响声,那是雪花精灵快乐的笑声,这时,它们正在你脚下嬉戏。”“雪花,当你把一切奉献给人们的时候,自己却将悄悄地退去,只有给予,没有索取,不求颂扬,淡泊名利。”……这些优美而有诗意的文字,在孩子们的笔尖流出,更在孩子们的心间缓缓流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基于学生的学习经验及在真实情景下展开学习,是学习的本质使然,是最切合学生学习特点的学习方式。

二、百花齐放,激活思维

《中学生语文教学法》中说:“作文教学是指导学生学会运用文字进行写作的活动。”学生有了真切的感受,还需要能熟练地驾驭语言文字,很好地表达出来,尤其是初中学生。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并不能忽略对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指导,但这样目的性很强的指导如何能有情趣?教师应注重形式的多样化,给学生以新鲜感,从而激发他们的情趣,激活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运用文字的能力。

1.锤炼语言

(1)“对对子“的活动。对子尤其讲究炼字。教师出一个上联,学生在互相讨论、七嘴八舌对下联的过程中,懂得了如何用最恰当的字词来与上联相对,体会到诗句的简洁精炼。更可贵的是,当一对好的对子出来时,学生都十分惊讶自己能写出这样好的诗句,这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了,看似深不可测的诗句,其实自己也能尝试着去写。比如,我出了一个上联“风吹春草绿”,学生情趣激昂地对出了许多下联:“雨润百花红”“水流溪水碧”……尽管他们对得也许并不工整,但是他们也体会到了该如何炼字。

(2)造句的训练。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给个题目,要求学生写好几百字的文章,学生看见都怕了,最终完成的文章还得了一个“语句不够流畅”的评语。与其这样,还不如从易处着手,平时多进行造句训练。造句的形式也可以多样化,如给字词造句、给句式造句、运用修辞造句、续写句子构成修辞、结合场景造句,一句话的记叙、一句话的抒情、一句话的议论等,这样的造句训练,学生不会觉得艰难,因为可以结合情境,不是为造句而造句,为写作而写作,常常使得学生思维火花迸发而精彩的语句频频出现。

2.片断训练

学生觉得作文难写,就从片断写起,每个片断,都是他们亲身经历的真实记载。比如,大扫除结束后,写一段动作描写;春雨绵绵之时,观察春雨,写一段春雨的观察笔记;运动会结束后,写一段场面描写……其中可以结合课文中的精彩片断加以摹写。有时也可以给学生充分自由,写一段随笔,不作任何要求,把学生的心态由紧张调到放松,有利于学生充分表达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和发挥创造才能。由此,学生对自己的创作还常会有回首之惊叹,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和写作情趣。

3.选材训练

“思维风暴”的训练方式。这种方式通常先由教师提出一个话题,再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围绕一个相关话题做一个“思维风暴”的游戏,学生尽可能地发散思维想出一连串自己希望同学们回答的问题——只要与这个话题有关,任何稀奇古怪的想法都无妨。当列出一定数量的问题之后,每个小组要重新整合一下其成员所提的问题,经过讨论形成共同的问题,从而确定小组讨论题,在小组讨论题之中,学生开动脑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最終完成作文。这样的训练,让学生的想象插上翅膀,并且有机会看到别人的“狂想”,对学生来说具有极大诱惑力,能产生新的兴奋。

例如“智能化在未来”的话题,各个小组围绕着未来的房子、未来的汽车、未来的服装、未来的家具、机器智能化等不同问题展开讨论,小组成员们大胆想象,畅所欲言。

4.教师的下水作文相映成趣

教师在写下水作文的时候也能感受到学生写作时的困难与写作的激情。学生在读老师的作文时,心与心贴得更近,互相的评点更激发了学生写作的欲望。

三、渗透关爱,鼓起远航的风帆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当学生因倾注自己的真实情感写成的文章而得到他人表扬时,他们便会体验到一种愉悦感和自豪感。所以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应当树立这样的观念:作文批改的第一目的不是为了把作文改好,而是为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有了这样的观念,教师的评语就不该那样苛刻,而应时时发掘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比如有的学生作文开头开得好,有的学生作文结尾结得好,也有的学生文章结构好,甚至文中的一个句子写得好,或者是一个词用得好,都可以给予肯定表扬,因为黄金有价,鼓励无价,不经意间,我们可能驱动了一个大作家、大学者的灵魂冲出起跑线。

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写作的情趣,教师应当创造机会,让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标准去评价同学文章的优劣,也让学生得到来自同学的表扬和鼓励,打破教师的“一言堂”。例如,让学生互相批改作文,然后交换意见,允许学生为自己争辩;也可以小组批改作文,每人找出作文中的一处闪光点,然后交流;也可以互相批改作文后,经同学推荐,师生集体批改;也可以让学生自我批改作文,然后自荐集体批改;也可以让学生当众评自己的作文,谈谈写作的体会,写作中的成功之处和典型性的失误等。无论是何种方式,都渗透着老师对学生的关爱,能够引起师生情感的共鸣,这样的作文教学,会让学生的作文驶向成功的港湾。

李希贵老师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工业的特征是流水,是标准化,而农业的特征是生态化、多元化。我们要学会用生态化、多元化的心态看待写作教学,大树也好,小花小草也好,都是活泼鲜活的生命,都有着充满灵性的丰富情感,都可以有情趣地在写作教学中自由呼吸,快乐成长。

[ 参 考 文 献 ]

[1]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M].成都: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

[2] 刘国正.叶圣陶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3] 王荣生.写作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4] 赵富良.在写作教学的“语境”里自由呼吸[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8).

(责任编辑 农越华)

猜你喜欢

关爱情趣真情
风雨真情
真情
爱情趣数字
情趣
真情是不虚、不私、不妄之情
给生活点小情趣
宁波旦可韵服饰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
让关爱成为留守儿童心底的阳光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试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四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