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澳门服务国家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2018-10-24

世界教育信息 2018年13期
关键词:葡语澳门一带

被访者简介:张曙光教授,澳门城市大学校长,国际关系和美国对外关系研究领域国际知名学者。张校长曾在多所高等学府有任教经历,担任过美国马里兰大学常务副校长特别助理及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并于2011-2015年间先后担任澳门科技大学(学术)副校长及常务副校长。期间,张教授曾多次受邀至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美国高校以及英国牛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挪威奥斯陆大学,俄罗斯圣彼德堡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等高校进行短期讲学。

一、中国将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

贡献中国标准和中国模式

《世界教育信息》:尊敬的张校长,您好!感谢您接受我刊专访。十三年来,您曾在我国三所高校任副校长、校长。在您看来,国内高等教育在这十几年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张曙光:感谢贵刊的厚爱。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和经历,我国高等教育在过往十几年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首先,内地高等教育历经从强调基础支撑作用到支撑和引领并重的变化,着重强调服务国家社会经济增长并保持可持续发展态势。

其次,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化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转变,并逐步成为满足人民基本需求与职业生涯的“基础教育”。这一转变不仅体现在本科生的教育上,也反映于研究生(至少是硕士研究生)教育层面。

再者,我国高等教育无论在学科体系建构上,还是在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方面,经历了多样化、系统性、平台式的结构优化,且势头仍劲。

最后,我国高等教育从与“国际接轨”向“参与国际竞争”方向发展,同时在参与高等教育国际治理及相关标准的制定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新时代”后,越来越将人才培养的质量及多样性视为核心价值。除了开始强调如“学生为中心”“成效为基础”等教育理念外,我国高校在创新创业、信息素养教育等领域已进阶引领,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逐步贡献中国元素,也将在可预见的未来提出中国标准和中国模式。

二、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是吸引学者归国服务的重要因素

《世界教育信息》:您曾多年在美国高校任教,是什么样的机缘和考虑让您在13年前决定回国工作?

张曙光:我是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大学毕业时,我成为为数不多的有幸赴美攻读硕博学位的一员。完成硕士博士学习并从事博士后研究后即开始在美国高校任教,几年后在马里兰大学获得终身教职并升任正教授。整个过程虽十分辛苦,但还算顺风顺水。此后预想本该享受相对轻松的教研及学术生活,但忍不住“诱惑”还是应邀担任了马里兰大学常务副校长的特别助理,协助大学的学科整合及国际拓展。

其间,我国驻华盛顿使馆的三任(公使衔)教育参赞先后鼓励和推荐我回国服务,直接促成了我就职上海外国语大学,先以特聘教授身份参与国际关系学科建设,后经教育部批准担任负责科研和学科发展的副校长,前后约十年时间。反观我职业生涯中这段非常重要的经历,我认为,难得的机缘落在我身上,无疑是我的幸运,但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的态势和所迸发出的活力是吸引我置身其中的一个关键。

三、有序引智有助于构建学科高地

和优化人事制度

《世界教育信息》:近年來,高校引进具有国际经验的高水平人才的大战愈演愈烈。作为归国的高水平人才,也作为高校校长,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请您为我国高校的引智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张曙光:高校是高端人才聚集的高地。在过往十多年中,国家将吸引具有国际经验的高水平人才参与国家各行各业建设作为一项战略予以长期推行,高校则成为先行重镇。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以及对高端人才的高度重视,高校对人才引进的力度越来越大,所配套的优惠也越来越具国际竞争力。多年的实践证明,有序引智不仅能最有效地促进学科高地的构建,也可极大地推动人才的流动。此外,引进具有国际或海外经验的高端人才,往往还促进了高校相关制度和机制的不断优化,但这点却常被忽视。

澳门高校的人才引进历来遵循全球延揽的模式和操作规范,近期面对内地高校的引智竞争,倍感压力。我校的应对策略主要有三点:一是充分发挥澳门地域与“一国两制”的优势,积极审慎地引进人才,避免恶性竞争;二是坚定遵循务实的原则,量入为出,确保人才引进有层次、可持续,避免人才队伍出现结构性畸形;三是始终将人才发展纳入大学的中长期发展计划,引进与培养并重,避免“有头无尾”或“虎头蛇尾”。

《世界教育信息》: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题中之义。澳门高校在内部治理和管理方面有哪些特色和有益经验?

张曙光:澳门高校在内部治理和管理方面由于受中西教育管理理念及管治体制的影响,在组织架构、法制化、数字化校园建设、内部素质保障、服务师生效率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特色。

以澳门城市大学为例,大学借鉴国际上先进大学的办学经验,将办学愿景确定为:精炼人文、艺术、商学及社会科学学科特色,培养澳门和区域所需的应用型、实务型中高级人才,力求成为一所有特色、高质量的多科性大学。大学对标私立非营利大学的国际通行管治模式,确立了校董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及校长领导下的院校两级管理机制。同时,大学按照现代大学的治理要求,将行政管理和学术管治严格区分,既确保公平、公正、公开,也平衡管理效率。

澳门特区政府即将出台新的高等教育法。该法不仅充分体现“一国两制”的办学优势,也适时对接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从制度设计、机制安排和资源保障上,将极大支持澳门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可以预见,澳门的高校在经过上一个十年的快速扩张后,必将进入以内涵建设为核心的新一轮发展期。

四、“一带一路”研究中心致力于促进澳门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作用的发挥

《世界教育信息》:澳门是“一带一路”陆海交汇的节点城市,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方面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贵校在“一带一路”教育与科研合作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未来几年的重点工作还有哪些?

张曙光:为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澳门城市大学率先于澳门成立了“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作为专门研究“一带一路”实施的跨学科研究机构,该中心旨在响应国家的“一带一路”倡议,开展相关政策、体制的配套和成效及沿线国家和地区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反应与合作意向的深度调研,进而研究澳门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可发挥的作用。中心整合了大学各有关学科的研究力量,目前已与澳门欧洲学会、海上丝路协会(澳门)、澳门至善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也与清华大学“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华侨大学等学术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合力推动学术研究。中心成立以来,分别举办了“一带一路”条件下的国际商法高峰论坛 、“一带一路”学术研讨会等多项有影响的学术活动。

我校开展“一带一路”教育与学术交流的一个重点,是聚焦“一带一路”的葡语系沿线国和目的地国,以支撑国家对澳门作为中国与葡语国家经贸交流平台的战略定位。为此,我校成立了澳门及本地区首个葡语国家研究院,并开设了“葡语国家研究”的硕士与博士学位课程,同时举办了“一带一路”对葡语国家的意义学术研讨会、东帝汶商贸部长专题讲座、巴西和佛得角国家艺术剧院文化交流、葡语国家政府官员和企业家培训及“一带一路”研究生学术沙龙等多项学术交流活动。

未来,我校关于“一带一路”与葡语国家的学术研究,将持续突出重点,精炼特色,拓展平台,形成优势。已列入计划的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成立由20余所葡语国家高校和研发机构加盟的中葡知识创新与转化联盟,与浙江大学合作成立丝路葡语国家创新教育联盟,与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及珠海市质监局合作成立葡语国家标准化研究中心,重点开展东帝汶研究、中葡大健康系统比较等重点研究项目。

五、培养应用型、实务型中高级人才

须打破传统教育模式,切实推动教学改革

《世界教育信息》:贵校致力于培养澳门和区域所需的应用型、实务型中高级人才。在应用型、实务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您认为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应该如何去应对?

张曙光:澳门城市大学借鉴国际上都会大学(Metropolitan Universities)的成功办学经验,始终将服务澳门这一国际都市作为大学立足点。我校不仅要在都市治理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提供智力支撑,也须致力培养国际都市所需要的应用型、实务型中高级人才。在对此目标的追求中,遇到的最大挑战是如何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切實可行地推动教学改革。

为此,我校在学科规划和建设上,重点打造满足澳门都市定位和发展的需求、应用性较强且特色鲜明的专业,如国际款待与旅游管理、社会工作与服务、城市规划与设计、信息技术与数据科学、特色金融、葡语国家研究、教师教育、比较法律、文化产业管理等。同时,我校也尝试优化教学方式与模式,推出了“五位一体”的教与学组合,即将国际学习、跨文化学习、体验学习、同伴学习和增值学习纳入教学计划,并逐步加大权重,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

毋庸置疑,关于应用型、实务型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方兴未艾。我校将坚持初心,一如既往,并将在学分制活化、师资优化、研发科目有效配置、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引入业界评估、与业界联合培养等方面探讨深化改革的可能。

编辑 王昕 校对 许方舟

猜你喜欢

葡语澳门一带
澳门回归日
“一带一路”:大美友邦
重庆在“一带一路”中的地理位置
重庆与“一带一路”的缘分
全球有多少国家说葡语(答读者问)
99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