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舞蹈艺术里的“冰与火”邓肯与魏格曼舞蹈思想论析

2018-10-24李明

卷宗 2018年19期
关键词:邓肯玛丽思想

摘 要:二十世纪初期,一个常常被人们称为最好也最坏的时代。人类史上规模最浩大的知识爆炸在这里开始,同样令人刻骨铭心的是两次前所未见的世界大战也在这里发生。在这样一个“红与黑”的时代中世界舞坛风起云涌出现了两位“开天辟地”的伟大女性,一位是出生在美国旧金山的邓肯,一位是出生在德国汉诺威的魏格曼,作为世界现代舞坛上最有影响力的两个人,虽国籍不同、信仰不同,但却都代表着同一时代现代舞最前列的步伐,尽管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和呼声,但她们对世界舞蹈艺术的贡献和现代舞蹈艺术开创性的探索,同样是彪炳史册,令人高山仰止的。

关键词:冰与火;伊莎多拉·邓肯;玛丽·魏格曼;思想;音乐观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欧美大地的舞台上,在古典芭蕾的一片滥觞之中,有这样一位被称作“疯子”的女性舞蹈家,带着她革命性的肢体语言、带着她自由与叛逆的疯狂思想,赤裸双足的站在舞台上忘情舞动并大声的疾呼出那句“古典芭蕾一点也不美”时,整个欧美,乃至世界舞蹈界都不禁为之大惊失色,无数的谩骂嘲讽如同暴风雨般铺天卷地的袭来,但是暴风雨过后,随之而来的却是兴起了一场以肢体解放为主导、以伊莎多拉·邓肯为标志的迟到的“文艺复兴”,关乎于人体,关乎于舞蹈。在这样的环境中,一位同样足够“疯狂”的女性舞蹈家玛丽·魏格曼亦在这里尽情的挥洒着自己的艺术才华,一个个奇怪的杰作,一出出貌合形离的舞段,一幕幕怪诞拗口的肢体表达,都如同野兽的尖锐利爪一般疯狂的撕裂着国家和时代所展现给大众的假面和外衣。

作为对现代舞蹈艺术产生最显著影响的两个人,她们的舞蹈艺术思想是在怎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有何异同,又对世界舞蹈艺术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呢?

1 时势造英雄——二人舞蹈思想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都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主要资本主义的国家开始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带来的是社会生活改头换面的巨变,从社会到生活再到艺术方方面面,我们说现代舞的发展一定跟一种新的文化运动有关,彼时的美国在经济上已然是以世界第一的姿态一览众山小,而在舞蹈上还仍然是西方的古典芭蕾一统江山,新时代的气息还尚似婴儿嗷嗷待哺,古典芭蕾的表述方式早已难以满足时代的需求,蓬勃朝气的新美国文化也迫切的需要新的艺术表述方式来引领时代的潮流,那么邓肯带着她最自由的身体、最独特的舞动方式、最自由的精神来引领着现代舞蹈艺术的航向就成了再自然不过的事了,同为时代的“弄潮儿”,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洗礼的欧洲大陆,一眼望去满目的疮痍与死寂,迫切的需要艺术的指引,魏格曼带着她拷问时代的舞蹈思想和表现主义舞蹈,为彼时的德国和欧洲带去了战后情感的宣泄所和新的引领。

2 舞蹈艺术的冰与火——二人舞蹈思想的不同点

同一时代,同为现代舞蹈艺术的先行革新者,却在艺术的表述方式上反差极大,一个似盛夏骄阳光芒万丈,一个似凌厉的寒冰,刺眼、极端。邓肯与魏格曼作为现代舞蹈艺术先行者的大师,她们的舞蹈也常常被人们拿来比较,如果说邓肯代表的是愉悦、光明、一种向上的力量的话,那么魏格曼则呈现出一种沉重、压抑、令人紧张的气息。

2.1 舞蹈天平上乐观与悲观的碰撞

美国著名舞评家约翰·马丁对于邓肯的舞蹈艺术曾这样写到:表现派舞蹈直到伊莎多拉·邓肯的出现,才作为一门艺术而形成的。邓肯通过它的身体动作媒介,表现了人类神圣的精神,并通过她的形体动作向我们昭示,新的时代的来临,并且“现代文艺复兴那日积月累的力量”终于落在了反应迟钝的舞蹈艺术的身上。

历史是这样的有趣,魏格曼作为邓肯之后对现代舞蹈艺术产生最显著影响的现代舞蹈家,约翰·马丁对于她的舞蹈也曾做过这样的评述:“她从最为细腻的抒情式的情调,一跃走向了迷恋怪诞和恶魔的极端,然后又回到悲剧的压抑和崇高上”拷问时代的精神,她的作品也一直都是建立在这样一种反思自我、反思时代的基础上,它既壓抑但不绝望,既深刻同时更有一种让人震颤的艺术特质,深深的戳中了身处两次世界大战漩涡里欧洲人精神的中枢神经。所以,在那个特殊的节点上,她的出现为人们带来的不再是舞台上无视社会悲惨现状的醉生梦死的泛滥感情,而更多的是对所处时代的冷静反思和深刻的探索。

2.2 截然相反的舞蹈音乐观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音乐的形体”,这对冤家的关系向来如此,“若即若离、如胶似漆”,我想这该是大多数人都不会反对的。这样的创作和表演方式,带来的是邓肯舞台表现的多变性与不稳定性,不同时间、不同的地点对音乐的理解感受亦不相同,她作品发展也因此具有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和意义模糊性,可这也正是邓肯所为人无法模仿亦无法超越的独特的艺术个性和风格特征。

相比之邓肯的“如胶似漆”,魏格曼对音乐的态度则是若即若离的。即使从小在学校接受的是传统的音乐舞蹈训练,可是却仍然常常觉得舞蹈应该有独立的艺术规律和概念,不一定要附庸在音乐之下。由此也提出了自己艺术上第一个最与众不同的观点,特别是在当时的舞蹈界还仍流行着“音乐第一,舞蹈第二的思想”,她认为:“舞者与其只是随着外在的音乐起舞,倒不如 听着自己内心的声音起舞”。

3 人文关怀下的“理想与现实”——二人舞蹈的思想交点

如前所述,这是个红与黑的时代,它给你最好的也一定给你最痛的,这是艺术转变的最好的契机。在艺术家的眼里,时代变糟了,战争改变了生活,革命和苦难摧毁那些所有之前人们视若珍宝的唯美主义的东西。现代舞蹈艺术除了自由除了叛逆,应该表现出时代关照下的人文关怀,在这样的时代洪流中舞蹈绝不再是为了舞蹈而舞蹈,为了自由而叛逆。作为现代舞阵营里美国和德国,乐观和悲观两派最具代表性的两位现代舞蹈家,邓肯带来的是她阳光到极致的理想主义精神,就像她舞蹈中所一直表现的那样的,始终带有着的是一种崇高的英雄气概,她常常倚靠而不跌倒,跪下又马上起立,她的动作亦主要向上伸展......富于一种和谐的可塑性,而没有明显的不协调性。不管邓肯和魏格曼在舞蹈呈现上有着怎样的反差,但二人揭露现实、拷问时代,揭示人内在生命状态的人文关怀却是相同的,“乐观和现实”表达的指向亦是一致的,这也是她们二人思想上的交点,同也是她们舞蹈思想中最为耀眼和光辉的一点。不论任何时代,任何艺术,怎样的表述方式,拷问时代、直面现实的人文关怀绝对是不可或缺的,不然也经不起时代的打磨和考验。

4 结论

同一时代两个极端,一个乐观向上,一个悲观压抑,一个在光明里豁然绽放,一个却只得在沉默中无言爆发,我们唏嘘感叹的同时却仍能会心一笑,这不恰似她们所为人一直津津乐道的情史一样,比之邓肯的五光十色,魏格曼则终生未嫁。她们舞蹈思想上的极端,恰恰出现在了那个时代舞蹈艺术最该转变的时刻,这样的乐观和悲观的相互碰撞,不也正是那个红与黑的时代里最真实的写照么?

参考文献

[1]刘青弋.魏格曼 用脚欢笑,用手哭泣 《舞蹈》.2010.[03];

[2]刘建.“上帝死了之后”——现代舞的精神飘影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3;

[3]苏树培.邓肯舞蹈艺术理念研究 《河北大学硕士论文》.2011;

作者简介

李明(1992-),男,山西太原人,17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历史与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邓肯玛丽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二)“邓肯号”远航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蒂姆·邓肯里程碑
玛丽的怪兽美容店
也用泥土造人的玛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