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杜佑的生产伦理观探究

2018-10-24唐春玉

卷宗 2018年19期

摘 要:小农经济是在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唐中后期,受安史之乱和土地兼并之风的影响,农业经济遭到了致命的破坏。为了恢复封建农业经济,杜佑以史为鉴,积极地借鉴儒家的民本思想,提出了“教化之本在乎足衣食”的生产伦理观,构建了他安民、富民、教化的生产伦理思想。杜佑“教化之本在乎足衣食”的民本主义经济伦理思想,虽然承接了孔孟的一派的仁政思想,但又有别于传统儒家过分彰显伦理道德对经济的示范效应。

关键词:杜佑;《通典》;生产伦理

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经济凋敝,中央集权削弱。为此,杜佑意识到恢复农业经济的重要性。古代中国,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要使民“各安其业”,先得劝民归农。他说:“农者,有国之本也。先使各安其业,是以随其受田税而其植。” (《通典·食货典》)杜佑建议国家应该通过行政干预如“贵粜”的方式,抑制豪商富室对农民的经济剥削来劝民归农,以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杜佑还记载了汉初地广人多而国家财富却没有增长的情况,他引用了晁错的分析:“地有遗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也,游食之民未尽归农也。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汉书·食货志》)

从民贫、不足、不农、不地著、离乡轻家、奸邪等一系列的恶性循环看,解决民贫关键在于贵农,“方今之务,莫如使民贵农”。杜佑继承和发展了法家李悝“尽地力之教”的思想,将儒家的道德教化原则用之于劳动生产领域。他认识到农民不归农,四处流亡,土地与劳动分离,则地难尽其利,人难尽其力。今驱逐游民归农,使天下游食之人重新固定在农业生产这一领域中,这有利于恢复封建生产力,巩固封建生产关系。

仅仅停留在安民的层面还不够,安民必须富民。如果安民不以发展经济来富民,那么安民就是一种空洞的教条和说教。所以必须通过发展经济,来建构安民的物质基础,“夫理道之先在乎行教化,教化之本在乎足衣食。易称聚人曰财。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管子曰:‘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通典·自序》)安民之所以成为可能,必须满足两个相应的条件。一个是通过仁义道德对“民”而“教之”,“制礼以端其俗,立乐以和其心”,通过礼乐之仪“端其俗”、“和其心”;另一方面是东方法家学派发展经济的富民举措。

在古代中国社会里,土地财产和农业构成经济制度的基础。在生产力水平低,工商业不发达的封建社会,农业一直被视为国家的支柱产业。中国历代的统治阶级,都把农业看作是立国之本、强国之术、治国之要。从先秦商鞅重农抑商的“众民、强兵、广地、富国”的政治伦理观、孔子“富国教民”的生产观,到秦汉魏晋时期的农业思想史看,历代的思想家和王朝统治者大多是重视农业,奉行农本政策。杜佑的富民思想继承了先秦特别是两汉的农本思想,不过他与时俱进地根据时代的需求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他的富民思想可概括为:安定和发展经济以生财、取财、用财。足民的基础在于发展农业经济,农业问题又涉及到农业的管理、农业劳动力和土地资源等问题。

生财之道看,杜佑肯定了农业的基础性地位。“道理之先在乎行教化,教化之本在乎足衣食”,如果百姓四处流散、朝不保夕,那么道德教化则失去了物质基础,国家也没有了赋税来源。农业兴,则万事兴,他从农业生产和国家财用的关系来谈谷、地、人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谷者,人之司命也;地者,谷之所生也;人者,君之所治也。有其谷则国用备,辨其地则人食足,察其人则徭役均。”(《通典·食货典》)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无论是统治者还是被统治者,维持生存是第一位的,解决吃饭问题而后言其他。粮食生产依靠土地和劳动者,发展农业生产必须得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杜佑重农安民的经济伦理思想,主要是想把农民固定在土地上以供封建地主的剥削,这是他剥削阶级的本质体现。他认为,以适当的形式使劳动与土地结合起来,粮食就会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那么富农就有了物质基础,安民就有经济基础。相反人不地著,农民没有土地,劳动者与土地分离,劳动力就无法作用于土地。土地寸草不生,直接影响到国家财政收入和社会安定,造成“富有连畛亘陌,贫无立锥之地”的社会危机。

杜佑认为,解决国贫民困的社会危机只有靠“天下之田尽辟,天下之仓尽盈”的方法,在以“行其轨数,度其轻重,化以王道,扇之和风,率循礼义之方”(《通典·食货典》)的王道之教。农业生产的发展,人民富足有余,这就为封建道德风尚与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可见,杜佑对劳动人民创造财富的方式进行了道德思考和价值评估。既把物质资料的生产,看作是维持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源泉;同时也把它作为人类社会安定的物质基础,即,生产劳动实现了经济价值和社会伦理价值的有机统一。

必须注意的是,杜佑的“教化之本在乎足衣食”的生产伦理虽然承接了孔孟的一派的仁政思想,但又有别于传统儒家过分彰显伦理道德对经济的示范效应,把利益、财富等问题局限在伦理学的范围进行思考。杜佑明显更突出经济对于道德的決定作用,他的富民的经济伦理思想将发展经济、道德教化等内容有机结合在安民、富民的框架之下,使儒家经济伦理思想随之时代需要不断地增加新的内容,这就拓宽了儒家经济伦理学的广度与维度。

但是恢复农业生产的关键是,关键在于使人民固定在土地上不任意迁徙。为此,杜佑认为最理想的办法就是恢复井田制,他还列举了井田制的种种好处:“使八家为井,井开四道而分八宅。凿井于中,一则不泄地气,二则无费一家,三则同风俗,四则齐巧拙,五则通财货,六则存亡更守,七则出入相同,八则嫁娶相媒,九则有无相货,十则疾病相救。是以情性可得而亲,生产可得而均;均则欺凌之路塞,亲则斗讼之心弭。”(《通典·食货典》)

杜佑想恢复井田制,使人民固定在土地上不任意迁徙。井田制的经济结构是维系社会内生性的组织结构和社会秩序的土地制度,这种土地制度让社会上下形成一种稳定的“家族—村落—国家”或“家族—宗族—民族”般的小国寡民式和“家国一体”的社会共同体。杜佑认为这种稳定的社会共同体,有着“不泄地气、无费一家,同风俗、齐巧拙、通财货,存亡更守、出入相同、嫁娶相媒、有无相货、疾病相救”十大改善社会风气的好处。这也是孟子所说的施行仁政的内涵是恢复和实行井田制,而理想的井田制度是形成“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社会伦理规范的经济基础所在。这种伦理规范通过对社会生活秩序和个体生命的合理设计和安排,成为社会共同体稳定的核心观念观。而统治者也正是运用这种蔚然成风的社会教化、人伦道德以自上而下的方式来约束人们的思想、规范人们的行为,从而使整个社会安然有序。

当然,农业的发展往往是一种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性考量。在靠天吃饭的自然条件下,农业生产更多依靠于水利工程的建设。杜佑在《通典》中,记载了从战国至唐代各朝兴修水利工程而利国利民的事实。蜀守李冰父子开凿都江堰,一时间“灌溉诸郡,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秦国修郑国渠,使贫瘠关中变沃野之地,从此无凶年等。杜佑一生力行实践儒家民本思想,他在任淮南节度使时,以农为本发展农业经济,治理当地的灌溉水利工程,治理沿海滩涂,变弃田为良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关键在人,因此杜佑重农安民思想还体现在能否造福一方百姓,维护百姓利益的人才制度上,“其择人有四事,一曰身,……四事可取,则先乎德性;德均以才,才均以劳。”(《通典·选举典》)选贤任能是以服务百姓为宗,官吏的选举尤其要考察参选者的德行。总之,这都是杜佑农本思想的深刻流露,这种王道的民本主义经济伦理思想的践行,实际上又复归到儒家仁政的经济伦理思想轨道上来了。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M].中华书局2008年版.

[2]杜佑.通典[M].中华书局1988年版.

[3]班固.汉书[M].中华书局2007年版.

作者简介

唐春玉(1989—),女,江西吉安人,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中国哲学专业在读,北京,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