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激励机制新路径

2018-10-24白西乔

卷宗 2018年19期
关键词:党建工作激励机制高校

摘 要:高校基层党组织担负着直接联系、组织、团结广大师生员工,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的重要责任,是党在高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让基层党建工作充满活力,就必须注重基层党建工作激励机制的研究,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党建工作;激励机制;路径

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学校基层党建创新项目立项研究课题“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激励机制的构建与实施”(项目编号2016DJXM174)。

高校作为培养和汇聚人才的重要阵地,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作为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健全让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就必须注重党建工作激励机制的研究。

1 激励机制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的重大意义

高校党建工作水平和效能的提升离不开激励机制,单纯依靠党员干部的自觉性和奉献精神将难以确保日常工作的有效开展,党建创新则更加难以保证。因此,构建和推行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激励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激发党务人员的工作热情。工作效率则取决于个体的工作意愿。有意愿才有热情,才有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才能够提高工效。工作意愿不是自发的,而是养成的。从这个意义上看,构建和实施符合高校实际的基层党建工作激励机制,是激发党务人员工作意愿和热情的核心和关键。

2)有利于提升党建的工作绩效。高校党建工作绩效的水平不仅受到党建工作队伍个人绩效高低的影响,同时还要受到组织目标与党建工作队伍个人目标一致性的影响。高校党建工作激励机制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通过制度设计使党建工作队伍的个人目标与党的组织建设目标形成和谐统一的关系。因此,构建新时期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激励机制有助于提升高校基层党建的工作绩效。

2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激励机制面临的挑战

1)部分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目标定位有待进一步明确。部分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和监督保障作用还停留于文字表述层面,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之间处于游离状态,难于发挥基层党支部应有的战斗堡垒作用;部分党员还存在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不牢,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不足,轻政治、重业务的现象,先锋模范作用发挥还不突出。

2)党建工作队伍建设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高校党务工作者多以兼职为主,学院(系)党务工作者大多数是兼职;业务学习和培训不足,知识技能欠缺;党建工作职位受重视程度不够,一些党支部党务工作者凭人格魅力和奉献精神开展工作,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可见,通过激励机制来调动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这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

3 构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激励机制的新路径

高校党的建设重点在基层,如何有效发挥学院(系)党组织和基层党支部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关键是要认清高校基层党建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构建和实施党建工作激励机制,推进高校党建工作长效机制的创新发展。

1)健全尊重党员权利保障机制,激发党内活力。高校党组织紧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建立健全尊重党员权利保障机制,认真落实《党章》赋予党员的各项民主权利,让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真正发挥主体作用;建立党务公开制度,落实党员对党内事务知情权;完善党内决策征求意见制度,落实党员的与权;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落实党员的监督权;营造和谐环境,激发党内活力。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激发党内活力,努力营造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

2)健全关注党员利益机制,促进党员全面发展。高校党组织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真心爱护基层干部,积极为基层党员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做好关心照顾好老党员、老教师和帮扶困难党员的工作,完善校院两级党内人文精神关怀与物质生活关怀制度,进一步发挥组织集体送温暖活动,及时关心和慰问困难党员,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党组织的温暖与关爱,促进党员全面发展。

3)建立完善的党员发展激励机制。首先,建立起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员的激励考核机制。对组织发展工作出色的基层党组织进行鼓励与表彰,重视在青年优秀教师中培养与发展党员,不断为党组织增添新鲜活力。其次,建立完善党员评估和群众评估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本单位的党员最了解,党员和群众对党组织工作的评价最有实际意义,这也检验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如何的基础工作。积极推进学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公益关爱活动等各方面,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4)确立共同理想,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高校党组织在实际工作中注重党员实现个人价值的个性化需求,正确引导党员把实现个人价值与党的教育事业发展紧密的结合起来,确立共同理想,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首先,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党员经常性学习教育体系,经常开展学习教育活动,组织党员深入学习党的代表大会和中央全会精神,引导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同时教育党员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不断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其次,加强对教职工党员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大力宣传学校和院系发展蓝图,帮助广大党员明确奋斗目标,导党员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正确认识自我,把个人与学校、院系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立足本职岗位,努力提高教学、科研和管理能力。

5)建立健全组织考评与荣誉表彰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建立基层党组织工作考评的科学体系,完善相关制度,对于加强基层党建激励机制起重要作用。在方法上作到组织考评做到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形式与内容相统一,制度建设与落实并重,建立起校院两级表彰激励机制。完善党内管理和党员个人单项素质奖励的政策与制度。进一步完善党内管理和党员个人单项素质奖励的政策与制度,对在基层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扶贫济困、关爱奉献、改善民生、服务师生等工作中取得明显成效的基层党组织与党员个人进行单项奖励表彰,激励更多的党员和非党群众向身边的先进组织与模范人物学习,形成创先争优、奉献社会、服务师生的良好气氛。

总之,完善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激励机制,是健全充分发挥基层党总支的政治核心和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需要基层党务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积累,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基层党建在高校工作中心的地位,在体制建设上明确定位基层党组织应有的职位权力,在队伍建设上保持基层党建工作的稳定,在理论学习上深刻认识基层党建工作的规律,在制度完善上体现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地位。通过分析与研究,不断总结成功经验,不断完善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长效激励机制真正使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充分发挥、组织凝聚力明显增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以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1]闻丹.现代激励机制对建立高校党建研究工作激勵机制的启示[J].船舶职业教育,2014(9):76.

[2]宋伟.完善高校党建工作激励机制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3(9):18.

[3]黄利军,符玥,刘兴华.构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激励机制研究[J].科技导刊,2015(4):81.

[4]杨泉明.关于新时期加强高校党建的几点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政教育,2015(1):68.

作者简介

白西乔(1972-),男,汉族,河南南阳人,硕士,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猜你喜欢

党建工作激励机制高校
湿地恢复激励机制的国际立法及启示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浅析新形势下加强高速公路企业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浅论企业文化建设中加强党建工作的措施及其创新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山西票号的激励机制及其现代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