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教学观点的改革与创新方略况

2018-10-24余江

关键词:创新改革高中生物

余江

【摘要】 生物学科是高中教育不能缺少的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生物思维、了解生命现象、发掘生命活动规律等有极高的促进作用,通过高中生物学习,能够加强学生对人与自然、社会的认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观。为响应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的实践性人才,首先需要改革传统高中教学观点,创新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思维,优化教学手段。在教育工作者的多年努力之下,高中生物教学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未完全脱离应试教育的束缚,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本文结合高中生物教学传统观点与现代观点的差异和碰撞,就高中生物教学改革的新方向进行了探究,并从各个角度研究了创新高中生物课堂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 高中生物 教学观点 创新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7-207-02

0

1. 高中生物教学观点转化为实践的困境

高中生物学科在不断更新和优化,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将现代教学观点转化为实践仍然存在一定问题,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观点影响,仍未从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模式中脱离出来,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对学生的预估不足,没有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只按照自己的教学大纲来,没有认识到学生的水平差异和性格差异。在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中,优等生进步缓慢,差等生跟不上,不能切实满足多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无形中拉低了教学质量。二是教师过多的依仗多媒体教学,认为贯彻落实新的教学理念需要加大信息技术教学的比重。虽然看上去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但是让学生养成了懒于思考、被动接受的坏习惯。第三点,部分教师不能平衡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比重,也很容易导致学生高分低能。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多教师会采用题海战术,让学生不断刷题,掌握更多的解题技巧,却忽略了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变成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凭借记忆解题,却不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长此以往,学生会失去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也会降低。除此之外,高中生应试压力较大,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很多学生会将语数外当做学习的重中之重,将时间精力都花在语数外上,对于生物学科抱有“副科”的学习态度,导致生物学科学习效率不高,影响学生自主性的提升。

2. 高中生物教学改革方向思考

要改革高中生物教学,首先要改变教学观念,既不能是传统的以教师为课堂主体,也不能一概而论,将学生作为绝对的主体。应该结合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双方相辅相成,共同完成课堂任务。首当其冲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还要积极辅导和配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调整教学内容,探索更多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课件、模具、挂图、实验探究等,让学生对生物学始终保持较高的探究热情。同时,传统生物教学观点认为理论是考核学生素养最重要的手段,高考生物也是笔试,无形中压缩了实验教学的比重。现代教学观点认为,实验教学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为达到这一教学目的,应当加强实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教学需要的学习周期较长,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更多知识,可以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互相穿插授课,让学生加深对二者的认识,构建整体的知识系统,思考能力与动手能力协调发展。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以教材为基础,结合多种教学资源向外拓展延伸,为学生构建知识框架。还可以辅以微课等教学手段,如利用微课讲解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染色体结构变异等,发散学生思维。结合现代教育模式展开多种教学手段,确保学生高效发展。

3. 高中生物教学改革与创新方略

3.1教学观点与时俱进,以学生为课堂中心

时代在不断发展进步,相应的,对教学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教师应当与时俱进自己的教学观点,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中心,与学生有效沟通,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定制差异化的教学内容。首先,就是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围绕学生的身心发展,帮助学生解决生物学科的问题,对待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分层教学方式。然后,就是注重自身道德品行,以德育人,通过生物学科与实际生活的衔接,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人生观,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生物学科的意义,化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教师要积极探索教学模式,设计贴近现实的教学活动,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以辅助者的身份帮助學生全面发展。例如,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制作动态PPT课件,或为学生制作思维导图,让学生整理所学知识,并拓展深化,将教材知识作为基础,不断探索新的生物学知识。同时,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展开情境教学,或走出教室,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中的生物学。从学生生活入手,带领学生到校园、社区、野外去开展生物实验教学活动。例如,在学习光合作用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设问,通过“光合作用过程中是否发生了气体的转换”、“光合作用合成淀粉等糖类物质的过程”、“影响光合作用测定的因素是什么”等引导性的问题逐步加深学生对光合作用的认识,让学生自主学习,在多样的情境中养成自主思考的好习惯。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经济活动等也都与高中生物相关,学生在学习中会更有积极性,学习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3.2实验教学比重加大,强化培养学生实践力

生物学的知识相对抽象,知识点繁多。高中生课业压力大,学习理论知识很容易力不从心,产生厌倦感。要改变这一现象,需要将抽象知识与实验教学相结合,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感知生物知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与其让学生被动死记硬背,不如让学生多实践、多探究,自己发现和解决生物问题,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实践证明,实验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更容易出现新点子,想象力也更丰富,潜移默化就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多与同学配合,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因此,教师应当提高实验教学的比重,让学生在理论中奠定实验基础,在实验中强化理论。例如在学习“影响霉活性的因素”时,教师可以采用实验教学,让学生自主观察记录不同温度和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找出酶活性变化的规律。给学生明确的实验课题后,学生就会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观察实验现象,并归纳总结实验规律。又如在学习“DNA分子的结构”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结合细胞特性展开小组合作实验教学。在学习了基础的理论知识后,教师可以为每个小组提供一台显微镜,让小组成员带着问题观察细胞,并内部讨论,分析教材上理论知识与自己所见所得的关联,确定细胞的基本概念。不同的小组成员可能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得出不同的结果。教师可将认识细胞当成合作学习的学习单元,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再经过教师的总结和补充,学生就都能对细胞的形象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在学生一系列实践活动中,其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3.3构建整体知识系统,拓展学生思维能力

传统教学观点认为,教师的授课工作主要在于讲解教材知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因此,传统生物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过程相对单一:“讲解教材理念——学生做题——教师考察正误——总结做题规律”。生物学科的知识点比较庞杂,要记忆的部分很多,单纯依靠理念和习题很难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了让学生吃透教材内容,教师需要做的还是帮助学生构建整体知识系统,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框架,再运用自己的思维模式解决实际问题。生物学科的内容并非独立的,它与很多学科都有一定的联系,教师可以利用其它学科的资源,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养成综合性的思维方式。同时需要创设现实情境,选择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由此发散知识,构建更为完整的知识系统。如在学习细胞知识时,教师除了开展“洋葱表皮观察”的实验教学,还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实物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如在学生学习了细胞的理论知识后,设问引发学生思考“挤压水果会破裂、果汁溢出”的原因,学生自然而然能回答出是因为细胞壁破裂。又如在学习“内环境稳态”的概念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运用直观手段自主验证知识点正确与否。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研究实验过程中的各项环节。还可以提出同一知识点的不同问题,让学生循序渐进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由此对知识系统产生整体性的认识。如在学习“多倍体育种”这一知识点时,可以让学生先分析无籽西瓜的种植原理,或让学生思考秋水仙素染色体加倍的原因,以此引入“多倍体育种”的知识,让学生在问题思考的过程中提高探究学习的能力。总而言之,教师要完善教学的方方面面,帮助学生拓展思维,让学生全面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姜怀平.高中生物学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俪人:教师,2014(23).

[2]王瑞.高中生物教学改革模式与创新路径思考[J].生物技术世界,2016(03):263.

[3]于江.高中生物教学的创新性改革模式探析[J].生物技术世界,2014(10):193.

[4]吴寿生.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探析[J].学园,2012(23).

猜你喜欢

创新改革高中生物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模式创新改革研究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高校教学管理创新改革研究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改革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