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中的趣味性教学

2018-10-24宋晓林

关键词:小学数学

宋晓林

【摘要】 现代教育倡导发展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发挥引导作用的教学模式。贯彻该核心的关键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转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主动的意识。这也启发了教师教学的方向,要以兴趣为要,吸引学生参与到知识的探究中。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趣味数学 几何与图形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7-160-01

0

笔者结合几年来教学经验,发现学生认为数学难,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原因主集中体现在几个方面:教师教学太过古板。笔者刚刚进入教学领域的时候,教学往往按自己的思维进行,没有调动学生的思考与情趣,课堂氛围冷淡,因此教学古板极容易造成学生厌烦的情绪;知识太过抽象。由于小学生形象思维占据了主导地位,因此一旦太过抽象的知识,学生仅依靠想象力进行理解;教学脱离生活实际。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教师仅仅依靠课本的理论知识教学,容易造成学生学习疲劳,单调乏味。因此,综合起来,小学数学教学如何从这些角度出发,优化教学将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是小学数学重要的内容,是学生几何图形知识的启蒙阶段,尤其要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爱好,让学生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的思维与技能。

一、趣味性教学之优化教学方式

小学阶段的几何与图形是学生几何与图形的基础,教师应该优化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奠定良好的基础,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出发,启发学生思维为要。

1. 多点问题。笔者发现当一个概念或者原理,由教师开讲,进而以问题或者适当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的时候,让学生顺着教师的思路深入,往往学生对教师所讲的内容颇有兴趣,学生思维也相对活跃,也更能够集中在课堂中,对知识的记忆更加深刻。

如笔者在进行对角的分类的内容复习时,课堂上和学生的对话: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小于90°的角是什么角啊?

生:锐角

师:那直角的角度等于多少度呀?

生:等于90°

由此,在一问一答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带动的学生的学习情绪,也活跃了课堂,此教学效果比教师单纯说出锐角与直角的定义更有效。

2. 多点游戏。将知识化解在游戏中,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在游戏中感悟,体现数学几何与图形趣味性同时,展现数学课的趣味性。同时在游戏中,学生动脑、动手、动口,思维活跃,爱上数学。

如:在上“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课时,课前让学生带来了许多物体,然后将学生分组,让小组成员借绍这些物体,再由另外一组学生进行对这些物体进行分类,并说一说每个类别的数量,说出分类的依据。在此过程中,有的学生已经充分认识了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能够迅速做出结果,而对于基础知识不扎实的学生则能够看书或者从同学的口中得以巩固知识。

3. 多点教具。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直观的物象能够迅速调动学生的感官思维,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课堂活动中。尤其对于几何与图形,更要充分利用教学教具给学生直观具体的物象。

如在简述对称图形时,笔者会以黑板、桌面、课本为例子作为说明其对称性,课前也精心制作了一些色彩缤纷的纸板,可折叠用以说明对称图形的核心特征,结合板书,引导学生归纳:在一个图形中,如果沿着图形中的一条直线将图形折叠,直线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其为对称图形。然后进行进一步深入学习,循序渐进。

二、趣味性教学之利用多媒体

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已经相当成熟,仍需要教师灵活地运用于实践教学中,以加强知识直观具体化的程度,帮助学生理解抽象复杂的知识。同时可以有效地通过网络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教育教学领域的辅助教学作用。呈现数学多样化的形态,引发学生的爱好。

如对于上文提及的“认识物体和图形”这一章节内容时,借用多媒体将一个包含各种图形的游乐场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找出图形,进行分类,并进行统计,在丰富色彩构成的直观画面中,加之基于学生都喜爱的游乐园,学生兴致勃勃,对本节课的内容印象深刻,对图形的认知也在加深。如对圆的面积的推导公式,实际操作中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其过程与原理呈现给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借用多媒体展现其动态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具体地把握,加深了学生对圆的面积计算的理解。

三、趣味性教学之创设教学情境

生动有趣的教学场景,将知识寄寓在物象与语言中,能够使本来静止的,文字层面的知识充满血肉,集视觉与听觉上的灵动巧妙结合,正迎合小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教师可以设计一定的情景让学生亲自参与到情境中,在思考问题、知识运用,动手操作中,切实地产生学习的感悟,提升学生的综合技能。

如对于“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结论的探究,设计让学生动手操作的学习场景,首先让学生用量的方法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通过引导学生动手量,进行大胆猜测“三角形的内角和大约是180度”;之后,引导学生进行动手验证,采取了折、拼、剪等多种方法探究;让学生自行总结规律,学生得出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度”。在此过程中,学生在具体的知识探究的场景中,学生的多种感官得以调动,融入到学习的场景中,真正地动手、动脑、动口,积极地參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变“学数学”为“做数学”,数学不是死的,而是活灵活现的,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加深学习的感悟。

综上,小学数学中趣味性教学,对小学的教学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教师应该从优化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作用、创设具体的教学活动等,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发展学生的综合技能。

[ 参 考 文 献 ]

[1]李湘亮.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浅谈[J].学周刊,2014(26):162-162.

[2]刘彦飞.浅谈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趣味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3(6):145-145.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优化例题呈现方式夯实数学教学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