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激励机制分析

2018-10-24周娜

卷宗 2018年19期
关键词:激励机制人力资源管理事业单位

周娜

摘 要:激励机制可以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行提高和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及对事业单位进行良好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和有效作用,因此,它是事业单位部门中,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工作开展的重要手段。目前来说,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采用激励机制进行管理还不够普遍,也存在一些现状问题导致激励作用并没有发挥它的有效作用。下文将以旧式的激励机制的特点出发,分析事业单位目前阶段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激励制度的有效性与存在问题,和对激励机制的正确应用。

关键词:激励机制;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

如今社会人才的培养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涉及到各企业各部门的各个岗。因此,科学与合理地培养和管理人才,是各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与采取有效措施的工作成果。而激励机制则是其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和重要措施,对激励机制则进行科学地运用,可以对广大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提供切实的保障,也能提升员工对单位的付出和贡献精神。事业单位我国重要的政府机构,具有公共服务性质,对事业单位的综合管理能力进行评价其中一项指标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质量。而在其管理工作中对激励机制进行科学地运用,可以推动事业单业的工作发展与实现现代化建设。

一、旧机制的管理特点和问题

1、特点

我国传统的事业单位关于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基本特点是:没有独立的权限,全部是由国家进行统一制定。无论是事业单位的用人标准与相关制度,还是员工之间的关系分配或相关人事调动、工作人员的薪资内容等,其管理的主体都是国家,都是由国家进行统一的管理的制定,事业单位完全没有用人或者分配人员的权力。而随事业单位的不断深入改革,上述内容才发生一些变动,同时为激励机制的诞生和广泛运用及发展打下基础。

2、激励机制应用的现状分析

如今,激励机制已在各事业单位中进行应用,但预期效果还不够理想,也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最主要的原因则是激励机制的内容还不够全面。 表现特点是:目前阶段的激励机制中,其中占比较大的是:物质激励。以上海市一些的事业单位为例,激励机制已被采用,其中精神激励的占比只有11%,而物质激励占比高达89%。由此可见,这部分地区的激励机制存在严重的问题:没有进行全面被运用和发挥其有效作用。但是如今社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这种工作性质使得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更多的是希望得到別人的需要和认可,不仅仅是追求简单的基础物质,因此激励机制的不全面性,会直接对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事业单位整体的工作效益。

二、对激励机制进行合理应用的有效措施

1.把激励与绩效进行统一,改变激励机制的模式

每个工作人员对自己的工作都有一个期望值,从这个角度来看,激励机制实行的目的即是对主体进行激励,使自己的行为与设定的期望值达到统一,行为效果是绩效达标或超标等状况。激励机制内容的计算公式为:激励=期望*效价,公式中的激励是指:激励主体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受行为动机所激发的程度大小,其中的期望是指主体对自身可以达到激励时的主观估测,效价是指达到的目标值时主观的价值估算。由此可知,若要提高激励机制的有效作用,需要首先提高工作人员的期望和效价,可以使效价与激励达到统一状态使激励机制起的作用最大,因此,对激励的模式作改动亦是促进激励机制发挥有效性的关键点。

但是,对激励模式的进行相关改动时,需要以旧绩效考核体系作为基础,对绩效考核目标进行完善,从而确保其操作流程是准确的。比如,相关管理人员把考核目标进行设定和完善后,把绩效考核的改革内容进行张贴公开或进行相关培训等,可以确保所有工作人员对改革的内容和考核的基本流程充分理解与掌握。使整个流程具有有序性和规范性。而且在激励考核进行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员工之间产生公开竞争的模式,同时需要发挥所有员工的团队力量与作用,因为任务量的下达针对每一位员工的同时,也针对整个部门工作效益的提升。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对其他员工的评价和在团队整体工作中的积极度等进行激励机制内容的编制、改革与完善。以实现激励机制产生的环境是具有公开性、公平性与统一性的。当然,考核过程也需要根据不同岗位进行制定,需要以基本管理理论为基础,具体了解每个岗位具体工作内容与要求后,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相关内容进行具体标准的制定,因为只有激励机制合理地进行运用,才能够使它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2、激励方法需科学合理,确保它的精准性

实行激励机制的类型和方式较多,但需依据具体的情况进行科学与合理地运用,即选择科学的激励方法,才能确保它的精准性。比如:部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度,并不仅是依赖于提供的物质要求,即薪资水平,而是偏重于精神激励,如对其进行工作上的认可支持或赞赏,因此,旧的物质奖励机制并不是适合所有的工作人员或工作岗位。那么,为了使管理人员制定的激励机制内容与准则是准确的,就需要对每个工作人员的基本需求进行具体的了解和掌握,分析其个人特点和结合其工作内容,为确保机制的科学制定。具体的表现方式为:管理人员可以在平常的工作时间里,与不同工作群体的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和了解,通过工作他们看待事物的观点或员工目前所处的生活状态等,对员工的性格特征作出正确的判断,制定与该员工和该岗位相符合的激励机制内容,以确保激励机制的准确性与有效地进行。

3、需求不同时要区别对待,促进激励机制的全面性

激励机制有效实施的过程中,可以把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进行结合应用,效果可能会更好。具体的工作内容包括:对工作人员所处的阶段进行了解,因为人在不同时期对激励机制的内容和要求是不同的,而要使员工时刻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与工作动力,就需要对激励的方法进行不断地创新,或者多种机制实行共同运用,为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与提高事业单位的整体工作效益。而且,激励机制需要与时供进,具有变动性。如近几年人们的生活节奏已经加快,工作人员对生活和精神的需求也发生了改变,而激励机制只有相应地进行出调整才不被落后。比如现在的教育支出状况和物价上涨等,工作人员的财务支出与家庭教育需求就相应有所改变,如果将此内容在激励机制进行绩效体现,那么可以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动力,因此,激励机制需要和工作人员的生活做到息息相关。

4、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及对激励方法进行创新

服务社会是事业单位的构建目的。因此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需要具备的文化知识与民族使命感比较特别。因此,在创新激励机制的过程,管理人员可以从事业单位的基本文化与实际工作内容着手。比如:单位的工作重点是对各类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和监管,那么施工的质量与风险系数是绩效的评估方式。因此,对激励内容实现丰富化,可以确保激励机制的理论与实际实行统一性。

三、结束语

如上所述,激励机制在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有效实施与应用,可以使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动力达到最大化,促使其工作质量的有效完成。而且依据目前阶段事业单位的发展情况,对激励制度进行进一步地完善和创新,达到与时俱进的有效性,将是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重点。

参考文献

[1]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研究[J]. 丁伟杰. 财经界(学术版). 2016(11)

[2]关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的思考[J]. 李薇. 经贸实践. 2015(09)

猜你喜欢

激励机制人力资源管理事业单位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湿地恢复激励机制的国际立法及启示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山西票号的激励机制及其现代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