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文献分类之我见

2018-10-24丁学芝

卷宗 2018年19期
关键词:分类文献图书馆

丁学芝

摘 要:本文从地方文献的涵义、特征、收藏;地方文献的分类现状;地方文献的分类标引 ;地方文献分类、编目、管理的具体意见几个方面分析了地方文献分类。

关键词:地方文献;分类

1 地方文献的涵义、特征、收藏

1.1 地方文献的涵义

地方文献是记录地域知识、报道地域内人们活动信息各种载体的集合,是某一地域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记录,是某一地域历史资料和现实资料的总和。是地方文化的历史积淀和社会现实的反映,它能较全面地反映某一地域的自然环境的沿革和发展情况,是人们认识某一地域的有力工具。

1.2 地方文献的特征

地方文献作为特种文献,具有下列特征:1)地域性。这是地方文献的本质特征。此类文献反映某一区域范围的历史、地理、社会、政治、经济、自然资源、科学技术、文教卫生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2)丰富性。主要表现在内容和形式上:地方文献内容丰富,是对特定地区自然、社会、人文诸般事物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全面的综合性记录,它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如全面反映某一地域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各具方面的综合性志书、年鉴等从历史的角度反映和记载某一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的资料;文史资料等反映某一地域的形象资料等。3)真实性。地方文献的真实性表现在文献内容上,其内容包括本地历史、地方人士著述、个人作品和风土人情等,情况真实可靠。4)收集的特殊性。地方文献大多数属非正式出版物,零散地分布在各单位内部或民间,通过一般的采购方式是不能有效地收集的,必须采用订购、捐赠、交换、复制等独特的方式,才能建立地方文献的藏书体系。

5)使用的专指性。地方文献的地域性构成了使用的专指性,但是地方文献内容的广泛性又形成了使用的多样性。

1.3 地方文献收藏

地方文献的收藏范围直接影响分类体系,因此确定收藏范围至关重要。地方文献收藏的范围包括。

1)地方志。地方志是记录某一区域的地理形态、气候环境、历史沿革、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事件等历史性资料的总汇。是人们了解一个地区历史变迁、查询历史资料的珍贵文献,是公共图书馆收藏的重点。2)地方人物资料及其著述。人物资料包括传记、评传、回忆录、研究评论文体、文学作品等。人物著述包括各学科内容。3)地方出版物。是由地方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搜集、整理、编纂出版的。如《毕节地区文史资料》、等。4)具有地方特色的资料。如毕节有关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文献。5)地方性百科全书、年鉴、手册、图录等。《毕节地区年鉴》《毕节七星关区年鉴》等。

2 地方文献分类现状。

目前,地方文献的分类还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因其具有的地区性和文献类型的多样性,多种方法并存。主要有这几种情况:(1)多数公共图书馆基本上采用现有的某种分类法,只有不同的馆在分编时根据本馆的实际情况做些特殊的标引。如毕节市图书馆的目录体系是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作为分类依据,并在《中图法》类目不足以反映地方文献的现实面貌时,作互见标引;(2)对某种分类法进行较大的改进,以能较大限度地反映地方文献的现实面貌;(3)编制适应本地地方文献分类的专用分类表。以上三种方法都能全面地反映了当地地方文献的藏书特色,但是不利于文献的共享。目前,地方文献的分类应考虑资源共享,用户习惯以及现代技术给文献检索带来的便利。

3 地方文献的分类标引

搜集、整理、存储、开发、利用地方文献是公共图书馆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执行“保存文化遗产”职能的需要。目前,各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品种、数量日渐增多。地方文献的情况比较复杂,对地方文献如何分类也存在分岐的意见。有的认为,为了体现地方文献的特色,应该集中归类,全部分入K291/297,圖书报刊专柜或专库保存;有的认为,从方便读者利用,应按地方文献的内容、特征各入其类;毕节市图书馆采取的就是此方法,并用地区性主题加以标引;有的图书馆没有研究制订具体办法,由分类人员自行确定,造成不同分类人员按不同标准分类,有时就是同一分类人员前后分类标准都会不同,容易产生混乱。为此,笔者提出以下意见,供大家研究参考。(1)、由于地方文献的复杂性。除了地方志、部门志外,有本地的出版物,还有本地籍的作者在外地的出版物;有外籍的作者所著述的反映当时生活工作过的地方的作品的书刊;有外地出版的评价、研究本地的书刊等;且涉及的学科门类非常广泛,不仅有历史的,而且政治、经济、文艺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书刊都有,收集的地方文献有的只有单册,有的有多个复本;有的地方文献,从书名、著者、内容或前言、后记中可以判定为地方文献,而有的书,不论从书名、著者、内容或前言、后记上都无法判定为地方文献。在研究地方文献的分类、编目、管理办法时,必须重视这些特点。(2)对地方文献的分类、编目、管理,既要有利于文化遗产的保存,又要有利于文献的开发利用。地方文献是有特殊意义的图书资料,是地方的宝贵财富,要作为特藏管理,永久保存。所以,不能象一般图书那样进行流通、磨损、报废,要考虑保存文化遗产的需要。但是,文献资料的收藏是为了利用,不是当“珍藏品”,如果不开发利用,只注重“藏”,那成了死书,又有什么用呢?因此,制定的办法应是在保证便于保存的前提下,有利于开发利用。

4 地方文献分类、编目、管理的具体意见是:

1)分类是,按内容、特征各入其类,我馆是以书标颜色加以区分;2)在还没有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图书馆,卡片制作时,增加一套作为地方文献目录单独排列。复本交外借部门流通的,应再增加一套卡片由外借部门作为地方文献目录单独排列。地方文献目录按分类号顺序排列;目前,大多数图书馆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的管理,只要单独设置一个独立的目录体系数据库。3)属地方文献的图书,只有一册的作为特藏专柜保管,只供查阅不外借;有复本的,复本可放入流通书库供读者借阅,毕节市图书馆是成立了一个独立的地方文献阅览室,所有的地方文献都收藏在此供读者查阅,不得外借,这种方法制约了图书资料的使用率。有基藏书库的,地方文献专柜可在基藏书库内保管。重要的孤本书,流通频率高的,可以缩微或复印本供查阅和借阅。4)毕节市图书馆地方文献阅览室实行的是全开架查阅,读者查阅地方文献时,读者只须书架上查找即可。这样增加了图书资料的磨损程度,不利于地方文献资料的保存,会造成只有一册的图书最终“流失”。笔者认为应根据地方文献的册数多少,确定是否外借;只有一册的应放置在地方文献专柜中,由管理人员取出供读者阅览不外借。

以上办法,属于地方文献的期刊也可仿照办理。5)有的书,从书名、著者、内容、前言或后记无法判定为地方文献,可根据购买或收赠时的依据,在书名页上加以说明。对本地籍作者在外地的出版物,可注明作者籍贯;赠送的注明赠送单位或个人,避免以后分不清是否属于地方文献。6)地方文献分类、编目、管理的办法,应在馆内的分类细则、目录组织体系办法、借阅办法中明确列出,以便馆内人员共同遵守,有利于读者开发、利用地方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冯留燕;浅析地方文献及其分类;科技信息,2011(1)

[2]曾明生;对地方文献分类、编目、管理的意见;图书馆员,1999(1)

[3]林岫;地方文献分类法论析;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2(z1)

[4]韩朴;地方文献分类思想研究;图书馆学刊,2000(2)

猜你喜欢

分类文献图书馆
分类算一算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分类讨论求坐标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图书馆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