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湾改编对新时代人民军队建设的意义
2018-10-24朱国鹏
朱国鹏
摘 要:三湾改编首开新型人民军队政治建军和民主建军的先河。毛泽东以其卓越的战略眼光提出通过在连队中建立基层党组织来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士兵委员会的成立更是将民主实践引入人民军队。新时代人民军队的建设继承和发扬了三湾改编的好作风、好传统,三大民主在基层蔚然成风。本文在探讨三湾改编的同时,阐述新时代的人民军队建设对九十多年前毛泽东领导确定的建军治军原则的传承和发扬。
关键词:三湾改编;政治建军;民主建军
中图分类号:K2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8-0170-03
习近平主席指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是人民军队的建军之本、强军之魂。”[1]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曾经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九十多年前的三湾改编注定将这个小山村载入中国革命和人民军队建设的史册。
1927年秋天,秋收起义失利之后,毛泽东带领部队来到了莲花东南永新境内的三湾村。秋收起义失败的惨痛教训使毛泽东一直在思考如何建设一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人民军队?这也是我党领导革命武装力量开展武装斗争所亟须解决的至关重要的问题。基于此,毛泽东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开始对部队进行改编。基于部队当时的人员构成,改编首先从整合部队开始,将原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缩编为一个团;其次在连队中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最后将民主实践引入军队,成立士兵委员会[2]。
抚今追昔,九十多年前毛泽东领导的三湾改编在人民军队建军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在这次改编中,毛泽东以其高超的领导才能所制定的开天辟地的建军治军方略至今仍闪烁着耀眼的光辉。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断传承着毛泽东的建军治军方略,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形成了许多建军治军的新战略。党的十九大提出习近平强军思想,人民军队也必将在这一党的最新军事理论成果的科学指引下朝着世界一流军队奋勇前进。
一、确立“支部建在连上”的制度,开我军政治建军之先河
2014年10月31日,习近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紧紧围绕我军政治工作的时代主题,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我军政治工作,充分发挥政治工作对强军兴军的生命线作用。”[1]这是新一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人民军队建设上对毛泽东建军思想的传承。时间追溯到九十多年前的三湾改编,针对秋收起义的惨痛教训,毛泽东一直在思考如何将一支以农民为主体、从旧式军队分化出来的、成分较为复杂的部队建设成为一支坚决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毛泽东审时度势,通过在连队建立党的基层组织以加强对部队的领导,开我军政治建军之先河。我们从秋收起义的部队来源及当时存在的现实情况来探讨毛泽东当时为什么提出要将“支部建在连上”。
1.秋收起义的部队主要是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以武昌国民政府警卫团为骨干的从国民革命军分化出来的部队;另一部分是湖南平江、浏阳等县的起义农民[2]。以农民为主体且成分较为复杂的这支工农革命军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弊端,这将使人民军队完成革命任务受到严重的阻碍。归根结底,没有在部队中建立坚强的领导核心即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这些弊端存在的根本原因。
2.秋收起义部队中,农民和从旧军队分化出来的官兵占很大一部分,他们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战斗的频繁失利以及后勤供给跟不上等原因使不少人对革命斗争前途感到失望,产生了悲观的情绪[3]。
3.大多数士兵不清楚政治领导的作用,单纯军事观点存在于他们的头脑中。因此只有建立起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加强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有效地把士兵团结起来去完成革命的政治任务。
基于以上几点,毛泽东深刻认识到要充分发挥各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将无产阶级的思想灌输到基层士兵中去,使士兵在思想上组织上统一接受前委的领导。毛泽东将这一想法付诸实践,各级党组织真正成为团结和教育士兵的核心。毛泽东后来曾总结指出:“红军之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4]毛泽东正是通过将“支部建在连上”从而建立起了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听党指挥”的极端重要性,充分彰显了人民领袖和军队统帅对保证人民军队性质永不褪色的坚定意志,笔者认为习主席对深化军队改革所做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对九十多年前三湾改编的继承与创新。在新时代强军征程上,“听党指挥”“政治建军”一次次地被摆到首要位置。三湾改编之后,正是因为有党的基层组织这样的政治保证才使得绝大多数官兵坚定了理想信念,原来的悲观失望情绪逐渐散去,部队继续昂首前进,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的十九大旗帜鲜明地提出习近平强军思想,在这一最新军事理论体系中,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不会变;随着国内外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建军治军的思想有所改变。“变”与“不变”体现的是新时代强军思想的继承性发展和创新性发展。全军官兵也必将在这一思想引领下,忠诚履行起新时代革命军人的神圣使命。
基于此,我们可以说毛泽东通过三湾改编成功地将军队的领导权牢牢地掌握在党的手中,开我军政治建军之先河,为后来人民军队政治建设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二、连以上成立各级士兵委员会,首次在军队实行民主制度,开我军民主管理之先河
士兵委员会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在部队中有效实行民主的一种组织形式,士兵委员会的建立在当时对缓和官兵之间的关系、增进官兵之间的团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秋收起义部队中大部分军官是从旧式军队分化出来的,天然就带有旧军阀的一些恶习,尤其是对待士兵方面。他们把旧军队简单粗暴的带兵方法带到了我们这支新型人民军队中来,这显然对完成革命的政治任务是极为不利的。通过士兵委员会在部队内实行民主,有效的纠正了旧军阀的恶习,实现了真正的官兵一致,上下一致。从三湾改编成立士兵委员会到现在虽然已经过去九十多年了,但当时形成的好作风好传统引领我们走过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開放以来更是深深地扎根于人民军队中。
诚然,作为奠定我军政治建军基础的三湾改编,“支部建在连上”无疑是最有战略意义的决策,但是从当时的现实情况来看,以士兵委员会为载体的民主制度也非常的重要。
秋收起义的部队成分复杂,旧军队的官兵占多数,一些不良作风的残余也就不可避免地带到了我们的部队中,其旧式的一套带兵方法已经与新型人民军队不相适应,官兵待遇不平等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残存的恶习得不到根本纠正,完成革命政治任务将会受到严重阻碍。基于此,毛泽东将民主实践引入军队——连以上单位成立士兵委员会,实行政治民主和经济民主。在政治民主方面,废除一切繁文缛节,实行官兵待遇平等,使得基层士兵也能参与到部队的管理中来,同时承担起政治教育的职能;在经济民主方面,由经济委员会管理伙食,管理经济,干部和士兵物质待遇完全一致。关于士兵委员会所起的作用,可总结为以下两个方面。
1.成立士兵委员会,士委会成员能够对军官进行监督,如果犯错误可以对其提出批评和建议,并报告上级首长[2]。此外,士兵委员会开会时,每个士兵都能够将自己的心声在大会上提出来,部队首长能够及时地倾听到基层士兵的想法,士兵们参与部队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郭天民的事例就能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他是从旧军队来到革命队伍的,有一定的军事才能,但是在旧军队当兵的经历让他养成了体罚士兵的坏习惯,并且把这个坏习惯带到了革命队伍当中。在之前士兵挨打之后不敢说话,现在有了士兵委员会,士兵委员会就将这件事情捅到了毛泽东那里,毛泽东对郭天民进行了批评教育。在受到毛泽东的批评教育后,郭天民改掉了这个坏习惯,并影响了其他人,从此官兵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融洽。
2.秋收起义的少数队伍中仍然有着旧军队的烙印,最突出的就是等级森严、长官专制的旧式管理制度,干部与士兵的待遇极不平等。一方面表现在等级森严的军衔薪饷制。旧式军队中军官和士兵之间的月薪悬殊太大;另一方面,在伙食上,军官吃的是小灶,和士兵的待遇悬殊。针对以上两个问题,毛泽东决定在部队内实行经济民主,由士兵委员会下设的经济委员会对部队生产生活进行监督,日常开支做到公开透明。其中,取消等级森严的军衔薪饷制度,实行官兵一致;在伙食方面,军官和士兵们没有差别,都是吃同样的饭菜,那时候就是红米饭和南瓜汤。尽管条件如此艰苦,但是士兵们丝毫没有怨言,因为他们看到自己的首长没有吃小灶而是和士兵们一起吃同样的饭菜,除了伤病员之外都没有搞特殊。此外,经济委员会对日常开支进行公开,每月及时向士兵公布本月花销。正是通过这样的改革措施,部队真正实现了官兵平等,战士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
三、三湾改编所确立的建军思想对新时代人民军队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继承和发扬“党指挥枪”的光荣传统,锻造一支听党指挥、作战勇猛的人民军队。新时代的军队建设应该一以贯之发挥基层连队党支部在基层部队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时时刻刻围绕能打仗、打胜仗这个强军之要抓好官兵的思想政治建设,确保全体官兵能够坚定不移地听从党中央、习主席指挥。连队党支部的每一位官兵要团结在党支部周围做好练兵备战,全方位提高部队的战斗力。现阶段,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党政军群各有关单位的首要政治任务,基层连队党支部要当好宣传十九大精神的先锋队,通过各式各样的宣讲活动,使十九大精神在每一位战士的头脑中根深蒂固。连队党支部成员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和要义向全连官兵宣传好、讲解好;要领悟好习近平强军思想,在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伟大征程上担负起每一位官兵所承载的历史使命。
2.继承和发扬三湾改编时期毛泽东所确立的民主思想,锻造一支官兵一致、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士兵委员会发展到今天,已经演变为军人委员会,但是好作风好传统却一直延续下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军队围绕根本宗旨自上而下狠抓作风建设,中央军委同志自觉践行中央八项规定,坚持从自身做起,在改进作风问题上为全军官兵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基层官兵的积极性,三大民主在基层落地生根。全军各单位要继续发挥军人委员会的作用,使之成为部队发扬民主的主阵地、战士利益的维护者;各级军事主官和政治主官要带头发扬民主,在军事训练严格要求的同时,在生活上关心爱护士兵,要把部队带的富有朝气和活力,让全体官兵有归属感,夯实部队团结的基础;要充分发扬经济民主的思想,让部队战士参与到伙食管理和农副业生产上来,同时对经济开支进行监督,切实维护战士利益,保证经济政策落地生根。
新时代的征程已经开启,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军队所进行的大刀阔斧的改革,我们无不感到振奋和激动。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是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强军梦而做出的战略决策,这一战略决策对于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军之路、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3年3月11日,习近平主席首提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在强军目标的引领下,军队改革的大幕缓缓拉开,中央军委围绕强军目标而做出的一系列决策部署落实到位、掷地有声,人民群众和全军官兵无不感到振奋而积极拥护。党中央和中央军委首先从调整军委总部体制入手,由原来的解放军四总部调整为军委机关15个部门;继而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领导机构、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形成了陆海空、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五大军种;重新调整划设战区,五大战区履行起了新的历史使命,七大军区自此成为历史,宏伟的战略格局引领人民军队阔步前行。改革举措振奋人心,充分彰显了党中央、中央军委從长远角度推进军队改革的坚定意志和决心,彰显了习近平主席作为军队统帅的高瞻远瞩,彰显了全军官兵强烈的使命担当。
回顾人民军队九十多年的历史,从艰难困苦中一路走来,之所以能保持本色初心不改,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了根本原则不动摇。只要牢牢把握住我们的军队永远是人民的军队这一根本宗旨,紧紧依靠人民,我们就能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就能够加快迈向世界一流军队的步伐。在坚持根本原则毫不动摇的同时,人民军队也要随着时代的变化锐意改革,不断调整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保证我们的人民军队能够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永远充满蓬勃朝气!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416.
[2]朱德,聂荣臻,等.星火燎原:第1卷[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9:102-104.
[3]余伯流,陈刚.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全史[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84.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