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实施现状及改进策略

2018-10-24刘传宝

关键词:高中教学策略语文

刘传宝

【摘要】 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开设,是高中语文课程结构改革的重大突破,高中语文教师对于如何实施教学产生了很多的困惑,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以往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解决有关教学困惑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 高中 语文 选修教材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7-075-01

0

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开设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丰富语文教育的内容,但也增加了语文教师的困惑。如何处理选修课与必修课的关系、选修课应该如何进行教学、选修课应该如何进行安排和选修课程如何评价等问题,对于教师的教学和学校的课程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如何正确处理好这些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问题的解决也迫在眉睫。

一、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教学现状

(一)学生失去了选修课的选择性

选修课程的本质是,致力于学生进行自主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选修课是建立在必修课的基础性上,把重点放在选择性上。但是学校迫于高考压力,并没有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学生选择。而是选择开设有和高考相关的选修课程,例如诗歌与散文系列,小说与戏剧系列以及文化论著研读系列的选修课程,而忽视了有关应用性的课程内容。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得不让位于高考分数提高。

(二)师资配备与教学时间安排存在问题

学校师资的力量以及教学时间安排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选修课程的开设。学校语文教师的师资力量不足,不能全面照顾到所有学生的个性需求。同时,教师的专业特长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选修课程的开设,即教师的知识结构并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学校无法集中大量在某些领域具有特长的语文教师开设选修课程。还有教学时间有限,大多数学校会将必修的五个模块开设之后再进行选修课程的开设,也就是到了高二。而高三就是用来准备高考复习,那么留给选修课的时间也就不足一学年,还要兼顾到必修的五个模块的开设。

(三)选修课程如何评价存在混淆

选修课程的评价要突破传统的评价模式,要努力探索新型评价模式,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选修课程评价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是对于实践操作仍然十分模糊。单纯依靠分数来进行评价,仍然将选修课等同于必修课的考核,这样导致选修课的设置便没有了意义。

二、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实施的改进策略

针对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本文试图探索新的教学策略,从而解决教学中的难题。

(一)对学生进行选课指导

学校应该重视选修课的开设以及教学组织工作,避免学生盲目地选课。学校应该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选修课程的指导手册的编撰和制定,结合本校教学的实际情况,确保选修课程的顺理开设。然后学校要做好选修课的动员工作,让学生了解选修课程开设的意义和目的、课程开设的时间以及任课教师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做出更为理性的选择。学校要为教师和学生创造交流的契机,让学生了解教师,也能让教师了解学生,避免选课时只选择自己的任课教师,学校要严格把控这种现象的出现。

(二)打造选修课“精品课”

学校师资力量的匮乏和教学任务的紧迫,学校是不可能全部完成选修课的开设,可以集中语文教师的优势力量,精心打造几门精品课程。精品课程的设置要兼顾广度和深度,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尽量避免每位老师开设一门课程,只求数量,不求质量,这样做就会导致选修课也没有任何意义。精品课可以专题的形式进行开设,例如在进行《唐诗宋词元散曲》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作者为专题开设相应课程,以其代表作品作为教学重点,以此为切入点,层层深入,挖掘他们的创作风格。精品课程一定要强调精,创设出适合学生的课程。

(三)教学方法要丰富多样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共有14册教材,五个系列,每个系列的选修课程教学目的也是不同的。有的课程更注重实践操作,突出某一方面的技能;有的课程更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体验;有的更注重学生的理性思维的开发。所以选修课程内容必须与相应的教育方法相匹配,也就是要丰富教学方法。

以必修课的课程为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知识的迁移。选修课程是必修课基础上的拓展和丰富,让学生富有更多的选择性,并不是让学生放弃自己原有的基础。所以选修课应该是以巩固基础课程所学的知识,并加强自己对基础知识的运用。例如在进行《唐宋散文选读》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将必修课所学文言文的知识迁移到选修课的课文中。让学生有系统地针对各项知识内容进行合理归类,让学生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深度研读。

选修课教材内容相对丰富,按照必修课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材教学,就会严重影响教学进度和时间安排。因此,转变教学观念,将过去的教授教材转变为合理的使用教材。在进行《唐诗宋词元散曲》的教学时,应坚持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方法,以有代表性的名家名篇为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作家作品的总体风格,进而领会其他作品的特点。

(四)建立问题诊断评价机制

教师不应坚持以分数来评判学生,而是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用诊断性评价可以有效的发掘学生的优点和缺点,用客观描述来代替学生的分数。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认识到自己身上的不足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调整,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成功体验。

结语

高中语文选修课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组成内容,虽然在教育实践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但是需要进一步创新教学方法,形成一套完备的教学解决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肖绮.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教学的问题与策略[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28):69-70.

[2]李燕,周粤旋.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教学策略的探讨[J].廣东教育(教研版),2006(07):4-6.

猜你喜欢

高中教学策略语文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