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的古典音乐盒
2018-10-24何莹
何莹
“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雪花那个飘飘,年来到。”这首歌曲《北风吹》相信大家一定听过吧?是的,这是歌剧《白毛女》中的选段。动人的旋律,总会把人带入那个动人的场景:外面飘着鹅毛大雪,简陋的茅屋内,小姑娘喜儿满怀期待地注视着窗外,期待父亲回家的身影……这期的古典音乐盒,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部歌剧《白毛女》。
歌 剧
歌剧是以歌唱为主,将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舞蹈等艺术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有时也用说白和朗诵)。简单地说,歌剧主要是以歌唱和音乐来交代和表达剧情的戏剧。
歌剧起源于16世纪末的意大利,发展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它是西方音乐舞台上最重要的综合艺术形式。而歌剧在我国的起步比较晚,20世纪初开始传入中国,中国的音乐家经过不断地尝试,终于创造了一种中西合并式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新型歌剧——中国新歌剧。《白毛女》就是我国歌剧史上的第一部具有民族风格的新歌剧。
歌剧《白毛女》于1945年创作于延安鲁艺学院,由贺敬之、丁毅执笔,马可、张鲁、瞿维、焕之、向隅、陈紫、刘炽等作曲。歌剧以晋察冀边区的民间传说故事“白毛仙姑”为主要素材进行提炼和加工,作品通过杨白劳和喜儿父女俩的悲惨遭遇,深刻揭示了地主和农民之间的深刻矛盾,愤怒地控诉了地主阶级的罪恶,形象地表达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
1945年,《白毛女》上演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虽然有长达4个多小时的演出时间,但由于剧情非常吸引人,观众观看起来非常投入。据记载,这部歌剧当年在演出的过程中,还发生过许多感人的故事呢!
每次演出,当演到悲苦情节的时候,台下到处都是抽泣的声音。剧中黄世仁的狗腿子穆仁智一出场,就会引起台下观众的一片愤恨。当演到穆仁智斗争大会的时候,穆仁智原本跪在地上,台上演员令其说话,穆仁智则站起来回话,演员命令他“跪着说”时,台下观众也会跟着一起喊口号,台上台下全然融成一片,观众早已忘记了戏里戏外。
有一次,文工团到山东军团演出,当演到第三幕喜儿被骗,穆仁智对喜儿进行调戏时,台下有位年轻的战士愤怒地拔出手枪,要打“穆仁智”,当班长将枪缴下后,这名战士又拔出手榴弹欲往台上扔,后有人对他说“这是在演戏”时,他才回过神来,回到营房用被子蒙头痛哭。事后人们得知,原来他的妹妹有着和喜儿一样的遭遇。
还有一次,文工团将《白毛女》表演给被俘的国民党士兵看。观看过程中,这些人都在放声痛哭。尤其是杨白劳被逼死、喜儿被强行拉走时,这些人的哭声已经把台上的歌唱与对话声都淹没了,演出不得不一度中断……
从这些演出背后的小故事可以看出,《白毛女》的问世在当时引起的广泛共鸣。
故事发生在华北一个叫杨各庄的偏僻山村。大年除夕那天,在外躲债多日的贫农杨白劳偷偷溜回家,准备和女儿过个团圆年。喜儿盼到了多日不见的父亲,喜出望外,父女俩依偎在一起。杨白劳取出给女儿买的唯一新年礼物——两根红头绳,亲手为女儿扎上辫子,父女俩其乐融融……突然,当地的恶霸地主黄世仁带着家丁出现在她们面前,逼杨白劳还清欠下的高利贷。杨白劳跪在地上恳求黄世仁宽限几日。黄世仁哪里肯依,从怀中拿出一份事先准备好的卖身契,要杨白劳将爱女喜儿卖给黄家做丫鬟抵债。原来,喜儿是当地十里八村的美女,黄世仁对她垂涎已久。杨白劳誓死不从,黄世仁便将杨白劳打昏,强行让他在喜儿的卖身契上按下了手印……
吃完年夜饺子,喜儿在节日的花炮声中入睡。杨白劳想着明天一早,黄世仁就要来带走女儿到他家做奴,心如刀绞,便拿出剧毒的卤水喝了下去……第二天大年初一,喜儿一觉醒来,发现父亲已撒手人寰(huán)。这时,黄世仁闯进杨家,抢走了喜儿。喜儿的对象大春闯进黄府,却没能救出喜儿,只好含恨逃走,投奔了八路军。
喜儿到了黄家,受尽屈辱和非人的折磨,还遭到了黄世仁的奸污。后来,黄世仁又想把她卖给妓院。得知消息的喜儿乘人不备逃进了深山,躲在一个山洞里藏身。
在深山里风餐露宿,没吃没穿,由于严重的营养不良,喜儿一头乌黑的头发渐渐变得花白。她痛不欲生,但想着家仇未报,便选择坚强地活下去。为了生存,喜儿经常在深夜下山,到一座破庙里偷吃摆放的贡品。去的次数多了,终有一次被人发现,于是,“白毛仙姑”的传说不胫而走,在当地流传开来。
参加了八路军的大春跟着共产党为穷人打天下。这年,八路军解放了杨各庄,恶霸地主黄世仁闻风而逃,但未能得逞,被八路軍抓获。
为了揭开“白毛仙姑”之谜,晚上,大春带领八路军蹲守在破庙周围,终于将偷吃贡品的“白毛仙姑”逮个正着,仔细一看,大春才发现,原来竟是自己朝思暮想的对象……
喜儿得救了,一对爱人终于团圆,罪恶滔天的恶霸地主黄世仁得到了应有的下场。从此,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老百姓开始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白毛女》全剧共有5幕。其中最为经典和广为流传的选段有:《北风吹》《十里风雪》《扎红头绳》以及《恨似高山仇似海》等。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其中几段吧!
《北风吹》是歌剧第一幕第一场的第一首歌,也是最脍炙人口的唱段。这段音乐刻画的是喜儿盼着过年和爹爹早点回家团聚的喜悦又焦虑的心情。旋律如微风般的轻盈,节奏轻柔、舒展,曲调亲切动人,塑造了喜儿天真活泼、对生活充满美好向往的形象。
《扎红头绳》讲述的是杨白劳回家后与喜儿团聚,给喜儿扎红头绳的喜悦场景。这个唱段是杨白劳和喜儿父女二人的对唱,音乐明朗欢快,表现了虽然生活艰苦,但是喜儿性格天真无邪、活泼淳朴,以及父女之间的深厚感情。
《十里风雪》出自歌剧第一幕的第一场。这是描写杨白劳怀揣着女儿的卖身契,表现内心独白的一个唱段。音乐节奏缓慢、旋律悲凉,加上男低音的演唱,表现了苍老无力、倍受欺凌、老实巴交的贫农杨白劳的形象。
《恨似高山仇似海》选自歌剧的第四幕。喜儿逃离黄世仁的魔爪,被迫长年深居深山野林,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非人生活。这一唱段具有强烈的戏剧性,旋律高亢激昂、坚强有力,表达了喜儿对封建社会的强烈控诉和不满,对悲惨命运的无助叹息,也表达了她要挣脱命运的枷锁,报仇雪恨的决心和期盼。
看完这些,你的内心是不是也充满了对旧社会的痛恨和对喜儿的同情呢?让我们一起扫扫二维码,来感受这部歌剧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