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卫融合助力校园卫生建设水平提升
2018-10-24宫芳芳孙喜琢曾舒怡
宫芳芳,孙喜琢,曾舒怡
(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广东省深圳市 518001)
1 建立教卫融合工作机制的必要性
1.1 校医配置不足,专业程度不高,师生卫生保健服务难以保障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10号,以下简称《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城市普通中小学、农村中心小学和普通中学设卫生室,按学生人数600∶1的比例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但实际上,国内学校的校医配置数普遍不达标,校医数量不足成为制约学校卫生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2017年深圳市罗湖区中小学校医共计97名,而罗湖区中小学生153 568名,中小学生与校医的人数配置比例为1 583∶1。从学校类型来看,小学生与校医配比为1 528∶1,中学生(含高中)与校医配比为1 676∶1。根据国家《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基本要求:小学、中学、高中学生与校医配比为600∶1。合计罗湖区校医缺口为160人(见表1)。
现有校医队伍整体素质水平不高,校医准入门槛低,学历、职称层次偏低,很多校医都是兼职,拥有卫生专业背景的人员所占比例少,业务能力亟待提高[1]。
表1 罗湖区学校校医配置情况
1.2 校医工作职责繁杂,学校健康教育流于形式,学生健康问题比较突出
根据《工作条例》相关规定,校医的工作职责是负责师生的卫生保健工作,各地结合地区特点和实际情况,明确校医的工作职责。《广东省学校卫生制度汇编》规定校医工作职责包括:制定保健工作计划,配合做好体检工作,做好学生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做好突发病及突发事故致伤的应急抢救工作,严把药品质量关,执行消毒制度及无菌操作规程。但实际工作中,有的校医需要兼职做计划生育、学生保险、工会、会计、图书管理等跟校医本职工作相关性不是很大的工作[2],导致本职工作弱化,严重影响学校卫生工作落实。
教育部规定,高中应开设健康教育讲座,初中和小学开设健康教育课[3],但实际工作中,受限于校医的数量和素质、资金投入等因素,健康教育课的开课率不高,质量也存在诸多问题。有关调研表明学生艾滋病、结核病等传染病知晓水平不高或未达到目标要求,健康素养和常见病防治知识行为水平也不高[4]。青春期教育严重滞后,学生心理问题引起的自杀和他杀事件屡见报道,吸烟、酗酒、饮食不当、网络成瘾等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率持续上升[5]。除此之外,学校卫生防病适宜技术支撑不够,预防保健工作不到位。
1.3 校医院(卫生科)硬件环境较差,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持有率低
《工作条例》规定:“普通高等学校设校医院或者卫生科。校医院应当设保健科(室),负责师生的卫生保健工作”。目前,学校对校医院(卫生科)的投入普遍较低,甚至缺少校医开展健康教育和诊疗工作的必要工具,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持有率低,不具备看病和救治条件,突发事件发生时,学校只能通知家长,征得家长同意后送往医院,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在救治过程中,学校、家庭和医院的职责不明确,容易发生纠纷。
2 建立教卫融合工作机制的可行性
2.1 政策支持与指导
2017年深圳市卫生计生委和市教育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卫生工作的通知》(深卫计公卫[2017]61号),指出:要建立学校卫生工作协作机制,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将学校卫生室纳入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就近安排1家社康中心作为对口协作单位,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和业务指导工作。之后,市卫生计生委印发了《关于加强社区健康服务机构与学校间医疗卫生服务协作的通知》(深卫计公卫〔2017〕94号),详细规定了社康中心作为协作单位的具体工作内容和职责。上述制度的出台为教卫融合工作机制的建立提供了政策保障。
2.2 国际上院校合作推动儿童青少年预防保健工作的成功经验
世界卫生组织(WTO)发布的2015年版《世界卫生统计》报告显示,2014年日本女性的平均寿命为86.8岁,男性为80.5岁,日本人的平均寿命连续20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非常重视健康管理,对于处在生长发育关键时期的青少年儿童进行健康管理干预,则是重中之重。学校与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合作,扎实完成学校卫生保健工作,学校内有较健全的卫生人员队伍,主要包括养护教谕、校医、营养师及外聘专科医生等[6]。学校还聘请社区保健机构的医生担任学校校医,定期到学校开展卫生保健工作。除此之外还会根据实际需要聘请社区保健机构的专科医生,如牙医、眼科医生等担任学校的专科医生,从事专科卫生保健工作。
2.3 罗湖区探索教卫联合工作,并取得良好成效
罗湖医院集团联合市区疾控中心,走进辖区托幼机构开展宝宝手卫生计划,通过组建讲师团授课、创作《洗手歌》、竞赛等形式,引导孩子和家长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从根源上预防控制经手传染疾病,预防效果显著[7]。从手足口病流行高峰分析(5月进入高峰),深圳市2018年1月1日至6月17日(24周)全市报告2.16万例,较2017年同期上升46.32% ,同一时间段,罗湖区报告765例,同期下降21.93%(见图1、图2);从罗湖区手足口病病例数占全市病例比例分析,占比由2017年6.42%降至2018年3.53%;从手足口病病例中托幼儿童病例占比分析,2014—2017年罗湖区均高于全市水平,2018年出现拐点,深圳市手足口病病例中托幼儿童病例占比为32.97%,罗湖区为30.72%。
图1 深圳市手足口病周报告数趋势图
图2 罗湖区手足口病周报告数趋势
罗湖医院集团主动走进学校,开展中小学生常见病防治、健康教育、健康饮食、健康心理、急救知识普及等工作。2018年高考来临之际,医院集团邀请全国著名心理学专家为学生和家长提供主题为“调整考试焦虑,伴你考试成功”的专题讲座,帮助大家顺利排解考前焦虑情绪和考后挫折应对,网易视频同步直播,共138 916人参与。辖区青少年健康素养水平显著提高,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17年辖区小学生健康素养、健康知识、健康行为水平较2015年分别提升24.85%、29.75%、13.04%。
3 罗湖区探索建立教卫融合工作机制
教卫融合指以儿童青少年健康为中心,充分整合学校现有的卫生资源,由专业的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机构负责学校卫生工作,通过建立“学校负责教育和安全、罗湖医院集团负责医疗卫生”的医疗卫生专业化运作模式,为在校师生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全面提升学校卫生工作水平。
3.1 开设特色功能社康站,创新双重管理模式
鉴于教卫联合工作取得的经验和成绩,教育和卫计主管部门主动沟通,就下一步如何深化改革进行研究讨论,实现从教卫联合到教卫融合的转变,最终决定选取辖区5所学校为试点对象,试点结束后认真总结经验、整改不足之处,然后在全区推广。
罗湖医院集团全面托管试点5所学校的校医院(卫生科),按照功能社康站的标准完善硬件和人员配置,并向有关部门申请将其变更为功能社康站。托管后的校医院(卫生科)作为医院集团下属部门运营,其内部运行机制、分配机制、考核机制纳入医院集团统一管理。医院集团委派一名全科医生为负责人,全面负责学校功能社康站的日常业务和协调工作,学校现有校医接受医院集团安排的培训,考核合格后统一纳入医院集团的管理。
为保障功能社康站的服务真正符合师生的需求,功能社康站接受学校和医院集团的双重管理。医院集团负责功能社康站运营管理的全部事宜;学校负责功能社康站监管,以师生健康素养、健康水平和健康技能等为考核指标,对功能社康中心的运营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价;疾控中心将试点学校纳入医疗卫生与学校卫生监督、监测的日常工作内容,加强对功能社康站的指导和培训。
3.2 定制医疗健康服务内容
功能社康站入驻学校后,首先对师生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形成基线数据和基础资料,然后结合中小学和幼儿园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量身定制服务内容。
3.2.1 幼儿园阶段。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由集团社康中心采取就医片区责任管理,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建立动态健康档案,不再单独长期派驻医护人员。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强化晨检,协助幼儿园开展幼儿健康课程,树立正确的幼儿健康观。由社康中心承接和指导幼儿园开展晨检工作,协同幼儿园开展宝宝手卫生计划和防疫工作,做好手足口病、腹泻、流感等常见病、传染病的防控。
3.2.2 小学阶段。通过在学校设置功能社康站的形式提供服务。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强化掌握健康知识和技能,健康教育内容覆盖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安全应急与避险。所有年级学生均开展食品健康课程培训,二年级学生实施口腔保健和窝沟封闭,三年级学生开展视力筛查与干预,四年级学生普及青春期心理课程,五年级学生开展脊柱侧弯筛查。
3.2.3 初中阶段。通过在学校设置功能社康站的形式提供服务。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强化了解和掌握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关系,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初中学生进一步巩固平衡膳食、合理营养知识;初步了解充足睡眠对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重要意义;了解食物中毒、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了解艾滋病基本知识和预防方法,熟悉毒品预防基本知识。了解什么是性侵害,掌握预防方法和技能;全面开展急救技术培训,学会自救互救的基本技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等。
3.2.4 高中阶段。通过在学校设置功能社康站的形式提供服务。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强化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培养有效的交流能力,掌握缓解压力等基本的心理调适技能。高中学生掌握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了解常见食物的选购知识;了解青春期心理变化特点,学会保持愉快情绪和增进心理健康;进一步了解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正确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进一步认识婚前性行为对身心健康的危害,树立健康文明的性观念和性道德;全面开展急救技术培训,学会自救互救的基本技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等。
除上述特色健康教育外,医院集团还将为在校师生提供基本医疗、慢病管理和中医药等服务。
3.3 完善信息化建设配套保障
通过信息化手段和标准化健康档案建设等手段,打通学校和医院集团之间的信息壁垒,学校功能社康站可以查询到师生在医院就诊的信息,医院集团亦可查询到师生在学校功能社康站的就诊信息,确保师生能够享受到全生命周期、可持续的医疗保健服务。同时,对于在学校功能社康站诊治发现的患儿,功能社康站工作人员将协助家长转诊或预约专家,并由家庭医生团队跟进。
4 小结
少年儿童一直是我国健康卫生工作的管理重点对象,其身体素质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和我国社会未来发展。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首次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明确指出要重视少年儿童健康,全面加强幼儿园、中小学的卫生与健康工作,加强健康知识宣传力度,提高学生主动防病意识。若仅仅依靠学校现有的卫生管理资源,很难实现习总书记提出的目标,在整合服务体系发展大趋势下,打破行政壁垒,以少年儿童健康为中心,充分整合学校和医院的卫生资源,既可以避免传统碎片化服务带来的弊端,又可以有效提高健康保健服务的质量,还可以有效拓展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内涵,应该成为破解学校卫生工作管理和提升少年儿童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