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在吸入性肺炎中的应用

2018-10-24卢明清周红梅梁翠云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17期
关键词:吸入性灌洗支气管镜

卢明清 周红梅 梁翠云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中山陈星海医院,广东中山 528415

吸入性肺炎是临床一类常见的肺部感染,多由误吸引起,起病急、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部分患者伴有急性呼吸衰竭。老年人是发生吸入性肺炎的高危群体,主要是因为老年人自身多合并基础性病变,发生吸入性肺炎后若不及时处理极其容易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大大增加了患者的死亡率[1-3]。因此,要尽早的将气道内分泌物和误吸异物吸出,并在镜下行肺泡灌洗术以改善患者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本研究以2015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吸入性肺炎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吸入性肺炎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选取2015年4月~ 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吸入性肺炎患者,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进行分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5~81岁,平均(63.3±2.3)岁。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6~80岁,平均(63.4±2.3)岁。在统计学软件中录入两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4-6]:(1)两组患者经查体、胸部CT和实验室检查,均符合吸入性肺炎的临床诊断标准;(2)对本研究中的治疗方法无禁忌症;(3)未合并肝肾功能障碍或心脑血管疾病;(4)患者知情、自愿参与,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内科治疗,包括基础疾病治疗、体位引流、祛痰、吸氧、抗感染治疗,抗感染经验性用药为哌拉西林-舒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依据药敏的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

观察组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使用Olypus-BF-P40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行灌洗操作前,对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确定肺部病灶的具体位置,操作过程中进行心电监护。经一侧鼻腔或口置入纤维支气管镜,边进镜边吸痰,先观察正常一侧,再检查病变一侧,重点对片状阴影或肺不张的叶、段支气管进行观察。插入纤维支气管镜后,对支气管内和病灶局部的炎性分泌物进行吸引,送至病原菌培养和药敏实验。推注20mL生理盐水,充分吸引,反复灌洗,直至吸出的灌洗液清亮,总量为100~200mL,回收50%以上。在5mL生理盐水中加入适量抗生素,注入肺段或亚段支气管内,将纤支镜缓慢退出。叮嘱患者患侧体位10min,每2~3灌洗一次,以1~3次为1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及观察指标

(1)疗效判定标准[7-8],显效:经治疗后,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和疾病体征完全消失,胸部CT可见浸润性影等炎症反应全部吸收;有效:经治疗后,患者的各项疾病体征和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胸部CT可见炎性反应部分吸收;无效:患者治疗后的各项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炎症反应无明显消失或扩大。

(2)观察指标:①对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体温恢复正常、咳嗽消失、胸部CT阴影吸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②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的各项实验室指标,主要包括白细胞计数、PCT、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并对治疗前后的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③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主要包括一次性血氧饱和度下降、剧烈咳嗽,计算并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均纳入SPSS17.0统计学软件中,两组对比中的各项计数型指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用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有效率为80.00%,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2.2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体温恢复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胸部CT阴影吸收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PCT、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较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且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s,d)

表2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s,d)

组别 n 体温恢复 咳嗽消失 胸部CT阴影吸收 住院时间观察组 30 2.23±0.28 7.36±2.16 10.14±2.55 11.16±2.35对照组 30 4.45±0.57 10.38±2.41 12.55±2.64 14.46±2.68 t 19.146 5.111 3.596 5.071 P 0.000 0.000 0.000 0.000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 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 s)

组别 白细胞计数、PCT(×109/L) 氧分压(mm Hg) 二氧化碳分压(mm Hg)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30) 14.23±1.28 10.05±1.27 47.86±5.56 72.25±3.63 57.75±5.22 41.15±4.89对照组(n=30) 14.33±1.29 12.23±1.38 47.88±5.89 68.56±3.59 57.79±5.36 50.56±5.58 t 0.301 6.366 0.014 3.958 0.029 6.947 P 0.764 0.000 0.989 0.000 0.977 0.000

2.4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中有3例患者中在治疗期间出现一次性血氧饱和度下降症状,术后有1例患者发生剧烈咳嗽,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给氧后症状快速好转。对照组中有2例出现一次性血氧饱和度下降,3例患者发生剧烈咳嗽,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经对症治疗后好转,未影响正常治疗。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1,P > 0.05)。

3 讨论

正常情况下,人体喉部的保护性反射和吞咽有协同作用,食物和异物不容易进入到下呼吸道,但在神志不清如全身麻醉、脑血管意外、癫痫发作、酒精中毒、麻醉过量或服镇静剂后,防御功能减弱或消失,异物可被吸入到下呼吸道,从而引发吸入性肺炎[9-12]。以往临床上主要采用常规治疗,包括祛痰、吸氧、抗生素等,但常规方案的治疗时间长,对于一些病情危重或年龄大的患者而言,常规治疗难以获得理想效果[13-15]。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的患者在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实验室结果方面较给予常规内科治疗相比,均有明显优势,这与赵白兰等[16]报道中的研究结果存在较大相似性,再次体现了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的治疗优势,说明此种技术在吸入性肺炎上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治疗安全性高。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可以更加清晰、直接的观察到呼吸道速度的部位和堵塞程度,对病灶进行准确定位,且药敏结果的准确性相对较高,抗感染效果理想。同时,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进行治疗,可以快速准确的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恢复呼吸系统畅通,有效治疗吸入性肺炎。

综上所述,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吸入性肺炎效果显著,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短,改善各项实验室指标,且治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吸入性灌洗支气管镜
支气管镜灌洗联合体位引流治疗肺不张的临床效果观察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别让吸入性肺炎伤害到您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超声小探头引导下经支气管镜活检对于肺外周病变诊断价值
小儿面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临床特点分析
超声引导下穿刺留置导管无水乙醇灌洗治疗肾囊肿的疗效分析
护理干预对 ICU 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