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注重“主题”实践感悟“真谛”
2018-10-23李素琴
李素琴
[摘 要]实践活动课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必然延伸。针对高年级实践活动课,提出新的设计思路及实施策略,即“结合教材内容,整合乡土资源,迎合学生心理,融合活动兴趣”。每次活动的设计及实施要充分兼顾“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以此使得校外数学实践活动成为学生运用数学、体验数学魅力、享受数学成就感的广阔舞台。
[关键词]实践活动课;实践主题;活动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9-0015-03
设计一个学生乐意接受、愿意参与的活动主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个好的活动主题必须明确,内容源于教材且来自生活实际,具有新颖性和探索性,能引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同时在实践中又能让学生感受到活动后的喜悦和成功感。
近几年来,本人用微课题的形式探究实践活动课的有效性,具体为两点:设计注重“主题”,实践感悟“真谛”。以下是具体措施。
一、设计时要注重实践探究的主题
实践探究活动要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的先决要素是“一个令学生兴趣盎然的主题”,要促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一定要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探索空间。
1.结合教材内容,明确活动主题
教材中的单元专题实践活动主题及内容都很贴近学生的生活,且形式多样,涉及“调查”“探究”“实验”等领域,然而“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如果一切依照教材“画葫芦”,那只是一种僵化的执行方式。为此,二度开发教材才是设计数学校外实践活动作业的基本思路。以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的综合实践活动为例,教师可围绕实践主题,精选素材,设置课堂内外相结合的系列实践活动作业。
首先从量一量、找规律做起:制作一个简易秤,来验证不同物体的重量;通过铺一铺来证实哪些平面图形可以密铺,思考这些图形为什么可以密铺,设计密铺图案;等等。其次是实践调查,如停车场的停车计费知识,本地区的用水收费标准,等等。最后根据教材内容,结合身边实际解密数据编码。
2.整合乡土资源,明白实践探究特色
学生所处的社区、街道、企业、商场都是数学课程的优质资源,更是便于学生开展校外实践活动的重要平台或路径。因而,在设计及开展校外综合实践活动时,应该立足于本土实际。这样,学生才会倍觉“亲切”,更乐于参与。
很显然,设计校外实践活动作业,要充分利用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实践活动资源,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实践的主题,让学生在活动中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当然,每一所学校或学生居住的社区的资源都拥有各自的独特性。因而,在设计时,要充分整合“地利”因素,设计一些有特色的校外实践性作业。具体如表1所示:
显然,重新开发教材中的实践作业主题,要在“吃透”教材精神的基础上,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结合本土的实际资源。
3.迎合学生心理,明晰具体活动路径
比如“计算水费和电费”“调查家庭收入与支出”等活动主题都能有效联结学生的生活世界,而“调查区域的企业分布”则是充分地考虑到了本区域是高新企业集聚区的特征。就区域而言,高新企业文化与新兴的楼盘文化是本土文化的亮点;就学校而言,迅速崛起的动漫文化中心——白马湖动漫基地,就在我校五百米处。这些独特的区域文化恰恰是学生看似知道,实则却是“陌生”的,而这正是校外实践活动作业最丰富的视角。
4.融合活动兴趣,明了数学拓展思维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数学知识本身的教法,更应关注学生的学法,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思考方法。这些虽然会与有限的教学时间相冲突,但这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和发展的,也是最为重要的。因而,可以在课前或课后布置一些校外实践性作业,以此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具体如表2所示:
这样的设计,可使学生拓宽学习路径,并改变自身的学习方式,长此以往就会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整理资料的能力,通过写数学日记、制作手抄报可使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
二、实施中要使学生深切感悟学习数学的真谛
数学实践性活动是教师问题引领、学生全程参与、实践过程相对完整的学习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会有丰富的表现,能够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提升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感悟数学学习的真谛。
1.及时调整计划,提倡自主参与活动
为了保障每次活动能够高效、顺利地开展,教师与学生从建组开始到过程展开都要力求周密,并能够根据情况及时调整。
在活动前,可根据居住范围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选出能力较强的学生做组长,同时兼顾小组成员各方面的表現,对各小组的活动提出要求。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行为支持:首先是布置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其次是指导学生自主参与、自主设计、自主实施:让学生经历选题、开题、做题、结题等过程;最后是积极搭建平台,给予学生展示的空间。
2.即时调控时间,提示自我探究要领
小组活动的时间以学生的业余时间为主,如周六、周日、节假日等,活动的方式以小组合作为主,也可以在小组长的协调下,合理分工,分散活动。
把每周五班会的十分钟时间定为各小组实践活动的交流与总结时间,教师要了解各小组的活动情况,对活动的形式和内容等进行合理地调整,以达到对学生实践活动的有效调控。同时,各小组长要对一周的活动情况进行总结,并提出下一周活动的具体要求。
3.适时调节情绪,提炼自由操作措施
教师要选择学生需要了解和熟悉的事物作为实践活动的主题,通过对这些事物中蕴涵的数学问题的研究,及时梳理活动中所暴露或折射出的数学学科问题,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经验、提炼规律,教师也要积极反思课堂教学,改进课堂教学的方法、内容及形式。
[ “周长和面积的困惑”综合实践活动课例
一、 活动目标
让学生通过研究和思考,将图形中的周长和面积分离开来。
二、活动内容
1.如何比较两个面积大小不同的树叶的周长?哪一个更长?(学生两人一组,采集两片树叶,最好是面积小的树叶的周长更长)
2.教师为每一组学生提供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一般梯形和楼梯形状等学具,并为学生提供一根小木条,让学生判断用木条为这些图形做边框是否够长。
3.比较两块近似图形的大小以及大多少。]
传统教学中“指一指”“摸一摸”的简单操作活动并不能从根本上去区分周长和面积的不同,即使到了六年级,还是有学生会混淆周长和面积。在上述实践活动中,学生亲自用绳子围一围,将绳子拉直了再比较,或是用在图形上分小格子的方法,很自然地将图形中的周长和面积分离开来,从而实现了对周长和面积认识上的区分,深化了对概念的理解。
4.按时调适评价,提高自控探究效果
事实上,校外实践活动从建组开始直至活动结束,每一位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都会各显才能,这都是教师应当给予及时肯定和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方式应该是多样化的,教师除了言语上的肯定,也要积极倡导伙伴之间的相互欣赏或鼓励。至于对整个活动结果的成果评估,可以实物和图片的展览、视频、小论文等多元化的形式,每学期组织一次全班性的校外数学实践成果展示活动,让学生时时感受到从数学实践活动中获得的快乐感与成就感。
综合实践活动本就源于课堂教学主题的延伸,也恰恰是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路径。若是课内、课外相得益彰,这无疑是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另一种隐性价值的体现。
三、理论印证与实践感悟
数学教学的“真谛”是什么呢?有专家提出:数学教学的“真谛”不是单纯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是通过实践探索,发展思维,提高数学素养,培养数学思考习惯、方法、能力,即让学生从数学视角去观察世界,解决问题。
数学实践活动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活动,它应当明确目标,突出主题,通过实践探索达到数学化的目的。活动内容以及主题应当围绕数量关系、空间观念、应用范围、解决问题……学生通过探究性的思维实践活动,在观察、猜测、验证、推理中能运用数学思维方法体驗并感悟数学的“真谛”。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其主旨是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实际操作和亲自体验获得直接经验,从而扩大视野、拓宽知识面,发展数学能力。因而,在校外实践性作业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教师应立足教材的二度开发,尊重学情,有效调控与评估,充分引领学生把课堂中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广阔的现实生活中去,以此获得学数学的快乐感和成就感,同时,也为构建“大数学课程圈”开拓了一个更为充满活力的现实环境及开阔的视野。
[ 参 考 文 献 ]
[1] 李宁.陪学生一起做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 方萍.小学数学作业的新形式[J]. 小学数学教育,2010(5).
[3] 陈必聆.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J].上海教育科研,2011(3).
[4] 韩洪刚.例谈新理念下数学作业的设计策略[J].教学月刊,2011(1).
[5] 张华.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J].全球教育展望,2009(8).
[6] 陈道远,金卫国.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实施艺术[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04.
(责编 童 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