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的转变
2018-10-23邓娜
邓娜
摘 要: 教育均衡是义务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客观要求。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广泛普及,我国已基本实现了义务教育的区域均衡发展。但义务教育的更好更快发展,依然需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的不断优化与创新。本文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出发,分析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的转变路径,旨在提升我国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推进我国义务教育的可持续健康运行。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 转变路径 发展方式
虽然国内外学者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就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义、阶段、特征、方法等提出了许多理论性建议,但是很少有学者从动态性、发展性的视角研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解和认识。本文针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的转变路径研究,一方面为相关研究提供可供参考的意见或建议,另一方面深化人们对义务教育均衡的深入了解与全面认知。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
教育公平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公平正义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选择。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部积极推动义务教育督导评估机制建设,地方政府不断加大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促进我国义务教育的持续快速发展。
如今我国已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在县域范围内基本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义务教育区域均衡发展已渐渐成为历史,群体均衡成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要求。然而,县域范围内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过是低水平的教育公平,仅能保证义务教育的起点公平和最低质量要求,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义务教育的需要。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在义务教育领域中表现为人民群众对义务教育群体均衡发展的需要。应当更加关注教育过程公平及结果公平,关注每所学校的发展、每个学生的进步等,不断推进义务教育的群体均衡发展。
二、影响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原因解析
(一)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师资明显流动趋向为经济发达地区,这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收入、环境、名校等优势资源息息相关。一般而言,学历高、素质优的教师都倾向于到城市工作,特别是中青年教师“扎堆”城市的现象普遍。这一现象直接导致我国义务教育师资资源的分布失衡,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的师资队伍结构失调,学历偏低、综合素质不高、师资结构老龄化等问题成为制约我国农村及偏远地区义务教育高质高效开展的重要制约因素[1]。另外,由于經济发达地区的师资力量雄厚,使得这些地区学校的教学水平与升学率较高,而这又是吸引大量生源的关键因素,如此周而复始就造成农村地区或偏远地区,与城镇、经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师资力量不平衡现象随之加剧。
(二)教育投入力度不均衡
在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下,不同地区对义务教育的认识及重视度不尽相同,导致不同地区的义务教育投入存在不均衡现象。诸如,省际义务教育投入力度的差异性,根据2003年我国教育部有关课题组公布的《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数据显示,上海地区小学生的人均教育经费预算在1998年为1957元,但同期的河南地区小学生人均教育经费预算仅有202元,两地区间的教育投入力度明显存在差异,而在2004年上海地区小学生的人均教育经费预算为6680元,河南地区小学生的人均教育经费预算则为654元,尽管都有所提升,但差距却进一步拉大[2];城乡之间义务教育投入力度的差异性,按照《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5》的统计结果显示,2004年我国城乡地区中小学生的人均预算内事业费比为1.2:1,初中公用经费为1.3:1,小学公用经费比为1.4:1,由此可以看出城乡之间在义务教育领域中的投入力度显然处于不均衡状态。
(三)学校基础设施配备不均衡
在《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5》公布的相关数据中,2004年全国小学生人均校舍建筑面积为5.15㎡,其中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的平均值分别为4.73㎡、5.13㎡、5.64㎡,而同期初中生人均校舍建筑面积在西部、中部、东部地区分别为4.8㎡、5.18㎡、6.29㎡。另外,在2004年全国小学生的人均教学仪器设备为283元,其中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的人均值分别为213元、266元、382元,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比达到1.8:1,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的比则达1.4:1[3]。同期我国农村地区小学生的人均教学仪器设备仅为167元,初中生为269元,尤其是城乡之间的比分别达到2.9:1、1.4:1。因此,学校基础设施配备不均衡是影响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因素之一。
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的转变路径
(一)树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教育理念
确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教育理念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与前提。具体可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将教育过程及结果公平作为基本教育目标,突破传统以教育结果作为唯一考评依据的束缚与局限,注重教育过程,切实做到结果的公平与公正[4];二是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素养生成、潜力开发等,促进应试教育思想向素质教育理念的转变,强调对学生个性、素质、创新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三是坚持不懈地推进素质教育,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与均衡发展。
(二)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扶持体系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扶持体系构建是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保障。根据我国义务教育的实际发展情况,均衡发展政策扶持体系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建立科学合理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制度,建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扶持体系,如通过薪资、住房等政策扶持,加强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通过财政资金扶持促进不同地区学校基础设施的均衡化建设等[5]。另一方面是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扶持机制,用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规范义务教育活动,积极稳妥地推进义务教育群体的均衡发展,如制定师资配置、教育投入、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专门法规或制度,促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规范化与制度化,最大限度地确保我国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三)对义务教育中的弱势群体进行重点帮扶
义务教育中的弱势群体是影响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因而针对弱势群体的义务教育帮扶是重中之重。具体策略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将农村留守儿童作为帮扶重点,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就是全方位无死角,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义务教育中的弱势群体,要积极通过搜集、备案等信息登记方式,努力将所有农村留守儿童都纳入就近学校的义务教育范围中,确保适龄儿童都能享受到义务教育的权利;二是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作为帮扶重点,根据各种情况制定强针对的政策,逐步消除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的重重门槛,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学提供便利通道,确保此类儿童顺利接受义务教育;三是将后进生和贫困生作为帮扶重点,鼓励各地区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知识结构,使其摒弃以成绩差别对待学生的错误观念,引导其关注后进生与贫困生的身心发展,争取让每位儿童都能有效地接受义务教育,感受到教师的呵护与关怀,培养其感恩心与上进心,从源头上提升国民整体素质。
综上所述,从教育均衡视角研究义务教育发展问题,对于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从理论意义上看,有助于创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视角,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理论,为推进教育过程及结果公平提供新思路。从实践意义上看,有助于满足教师的道德需要,提升教师的道德素养,推进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师德问题。强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转变路径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教育价值与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华君,邓兴秀.以区域教学模式构建整体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的转变——以湖南省泸溪县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2015(03).
[2]袁梅,苏德.新形势下推进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基于青海省海南、海北、海西三州的实地调查[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3).
[3]吴宝瑞,苗培周.區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推进策略——基于河北省石家庄市的调研[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29).
[4]张旺,郭喜永.省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基于吉林省个县市义务教育发展的比较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6).
[5]董世华.寄宿制学校:实现山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最佳选择——基于湖北、江西两省6个山区县市的调查数据[J].现代教育管理,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