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孝德教育的路径探析

2018-10-23陈玲宿一兵

学理论·下 2018年6期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陈玲 宿一兵

摘 要:我国当前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各类纷繁复杂的思潮冲击着人们的思想。优秀传统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而孝德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分支,也面临着挑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理念及行为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一些违背孝德的现象层出不穷,高校作为大学生的教育基地,理应承担起对学生孝德教育的责任与义务,促进大学生孝德教育的发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孝德理念。文章从分析当代大学生孝德教育的现状着手,提出高校实施大学生孝德教育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孝德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6-0245-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学生的孝德教育是其最基本的道德教育。近年来,部分大学生孝德意识模糊甚至缺失的状况较为严重。因此,当前探讨高校大学生孝德教育的路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当代开展大学生孝德教育的意义

从古至今,孝德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而源远流长,孝德理念也深深扎根于华夏民族人民的心中。在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长幼有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百善孝为先”等理念深入人心。古人云“孝为德之基”,有孝才有德,一个人的品德建设主要还是看他是否有孝敬之心,有孝敬之心才会去关爱他人,才会无私奉献。在古代通过教化民众对父母孝顺,从而上升到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与忠诚,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孝悌理念,才使得中华文化经久不衰,才有了上下五千年悠久绵长的历史。即使到了今天,孝德文化的宣传也从未间断,孝德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浓墨重彩的华章,它的弘扬与发展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与进步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当代开展大学生孝德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中国的学校教育从小就注重宣传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理念,有人认为这些理念现在拿出来讲未免过于老生常谈,也有人质疑孝德文化被反复提炼是否还有新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便以更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均与世界发生了更多的交流与碰撞,也给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遇,使我国的文化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尤其是外国先进孝德文化观念的涌入,开拓了人们的眼界,丰富了人们的知识,如西方的父亲节、母亲节这样的节日文化,与日韩、新加坡等东方国度秉承孝悌文化的态度,都给我国的孝德文化增添了不少的光辉[1]。但是与此同时西方一些“极端个人主义”“以自我为中心”等糟粕文化在我国也广泛传播。大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人数达到7.31亿,其中20-29岁的上网学生比例占总比例的29.7%,而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群体主要就是大学生,也就是说我们的大学生网民人数接近2.1亿,属于所有分类的群体中人数最多的,他们是不良网络文化的直接受害者,因此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孝德教育就显得尤为迫切。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后备军,加强对大学生孝德文化的教育有利于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有利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利于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与落实。而高校作为大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成为开展孝德教育的主阵地,虽然有很多大学生能够很好地践行孝德,但是也存在诸多的问题。有的学生只知道吃喝玩乐不顾学业,不心疼父母挣的血汗钱,不懂得体谅父母,尤其是有些独生子女,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少爷小姐般的生活。由于父母与家人的溺爱,使得他们从小就养成一种“目中无人”的姿态,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在家横行霸道不尊重父母及其他长辈,在学校无法与其他同学和平共处。这样的学生我们身边就有,家里的保姆及其父母轮流来宿舍照顾其饮食起居,这样的溺爱最后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是一个懒惰自私的人。因为一切都已经安排好,一切都来得太过容易,他就不懂得珍惜,不懂得去体谅他人,最后成为我们常说的“啃老族”。还有一些大学生理解什么叫作孝顺,也知道应该要怎么做,但是理念与实际行动却不相符。这些问题的出现都充分表明当代大学生孝德教育的缺失,加强对大学生的孝德教育愈发迫切。

三、高校开展大学生孝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1.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建立良好的孝德教育氛围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宣扬家庭美德,而孝德在家庭美德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而学校作为他们的第二个家,有义务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对他们孝德的教育也应该成为大学课堂中不可或缺的一课。因此,为了更好地帮助我国大学生将孝德实践到生活中去,我们可以适当地推行一些措施来帮助学校更好地开展弘扬孝德文化的工作。第一,我国各大高校可以通过增设关于孝德文化的课程,通过讲解孝德的起源与发展,帮助大学生进一步形成对孝德的认知。第二,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孝德文化活动,如孝德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通过建立良好的校风校纪,来营造和谐的学习教育氛围[2]。第三,通过在校园宣传栏等公共场所来宣扬孝德文化,时刻提醒学生要牢记孝德。

2.重视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模范表率作用,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家庭是社会的单元,家庭的和谐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家庭是我们最初接受启蒙教育的地方,我们的思维习惯与道德观念在这里得到启蒙和发展,因此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孝德养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一个家庭的和谐稳定,需要家庭成员共同努力来维持。首先,长辈应该给晚辈做好示范作用,通过言传身教的方法教导自己的孩子如何去孝敬老人,营造尊老爱幼的和谐家庭氛围。父母的言行对子女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央视曾播放过一则广告:忙碌了一整天的女儿回家之后给母亲倒水洗脚,女儿的儿子看到这个情形后也端来一盆水,“妈妈请洗脚”。由此可见,父母是子女最好的老师,父母应时刻为孩子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樣[3]。其次,父母不应溺爱自己的孩子,应给他们机会去锻炼自己,只有在他们自己体会到生活的艰辛以后,才会更加懂得珍惜所拥有的一切。最后,父母跟子女都应该享有个人隐私权。西方学者也一直在提倡人与人之间应该有间距感,而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并不会因为有了间距感变得生分,这样的间距感其实也是互相尊重的一种表现。父母不应过度干涉子女的隐私空间,我们已经过了“父要子从,子不得不从”的时代,命令式的家长在当今社会已经不值得提倡,在子女成长的道路上会遇到很多的磕绊,父母可以当子女的引路人,引导子女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什么问题和子女多沟通、多交流。同样,子女也应该给予父母理解与尊重,尊重他们的付出,理解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情,共同努力,一起营造一个和谐、平等、温馨的家庭环境。

3.加强社会对孝德文化的重视

我们整个社会应该提高对孝德的重视,首先,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赡养法律制度,保障老人的权利,加大对父母不敬者的处罚力度。其次,当今社会是一个网络型社会,网民数量的增多,使得网络文化比起其他类型的文化,传播范围更为广泛,其中深受大学生喜爱的网络公众平台如微博、快手、微信、QQ等,由于网络平台的公开性与自由性,使得它们成为暴力、黄色、极端等恶俗文化的繁衍之地,如果不加以管制就容易蛊惑人心,扭曲青少年的价值观。中国虽然已经推行网警管理制度,但是还是存在着很多不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应进一步完善实名认证机制,加大对传播不良网络文化网站的监管,从源头上截止。最后,我们居住的社区或者是自然村,可以通过推举孝德模范,对那些孝顺老人、邻里关系和睦、待人友好的人进行宣扬,通过这样的耳濡目染,共建和谐社区。

4.树立正确个人孝德文化观

在我国古代,孟子曾提出“守身事亲”的重要性,何为“守身”,就是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们应该好好珍惜父母给予我们的身体,爱惜自己,不做伤害自己的事;“事亲”也就是说我们除了爱惜自己,还要学会感恩父母,是父母赐予了我们生命,我们要孝顺并且尊敬他们,同时孟子也提出“事亲在于养志,而非养体”,我们长大以后,在赡养父母的过程中,要保护好他们的身体不受伤害,在他们吃饱穿暖的同时,还要注意他们的身心健康,使他们心情愉悦[4]。如果这两点都能做到的话,就可以说是“至孝”了。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首先,我们应该加强对孝德知识的学习,自主探究孝德的起源及发展历史,进一步了解孝德,虽然在学校里我们都已经接受过孝德的一些理论教育,但是这只是一些表面的,要看到深层次的东西,我们需要自身去体会与感悟。其次,我们如果只有理论不去实践那就跟纸上谈兵无异了,我们应将学到的理念实践到生活中去,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父母含辛茹苦将我们培养成人,我们应该更加自觉主动地去感谢他们,进入大学以后我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我们在平时的空余时间可以多跟父母沟通交流,在寒暑假期间主动给父母减轻负担,帮助他们一起做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最后,我们应该拓展自己对孝德的认识,不要把孝德局限于对家人,在闲暇时参加公益性活动,去孤儿院看望孤儿陪他们玩耍,去敬老院帮助鳏寡老人打扫卫生,陪他们聊天解闷,把自己不需要的没有损坏的旧书旧衣物捐赠给需要它们的人,将爱传递出去,让更多的人得到你的帮助,这也是对孝德的一种传承。

参考文献:

[1]秦丽娜.当代大学生的孝道观教育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3.

[2]馮译冉,孙志勇,张坤.当代大学生孝德教育探析[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7,19(4).

[3]韩路.当代大学生孝文化教育的实现路径研究[J].热点,2017(4).

[4]柴瑜.当代大学生孝文化教育路径探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16).

猜你喜欢

当代大学生
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及对策
智能手机对当代大学生学习模式的影响及对策
新媒体在高校中国梦宣传教育工作中的应用
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逻辑起点和发展演变
关于当代大学生兴趣爱好的差异性分析
浅析微信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当代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正义观培育的路径探析
《一见钟情》现实意义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