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视野下自由、自律关系浅析
2018-10-23汪闻涛刘思阳
汪闻涛 刘思阳
摘 要:自律在逻辑上与自由构成反对关系,表面上看起来,自由与自律是矛盾的,但在更本真的关系上,它们是和谐统一的。在现实中,这种和谐是人们努力追求并竭力实现的状态。二者和谐的思想对我们实现恰当的个人价值选择和建构理想的社会政治生活有重大启示意义。因此,主要从自由、自律及其关系展开论述,并结合自由与自律和谐的思想对现实性的问题启示展开论述,意在阐明处理好自由自律关系能够实现多维度的和谐局面。
关键词:自由;自律;自由与自律的和谐
中图分类号:B8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1-0082-03
自由是古往今來人类所追求的价值中最为重要的维度之一。可以说,自由是排除一切障碍去思考和行动的状态或能力。而与之相对,自律是对自由的一种约束,无论从逻辑上还是现实中都是如此。历史上也没有绝对被奴役的时期,将来也不会有绝对自由的天堂。这恰恰是因为自由和自律总以和谐状态存在并推动着社会生活的发展。逻辑上矛盾的范畴是如何实现理论与现实的自恰并和谐共生,探寻其原因必然能对个体与社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考和提示。
一、自由与自律的辩证法——二者和谐的可能性
矛盾是普遍存在又对立统一的。自由与自律这一对关系也概莫能外。正是这种同一性和斗争性推动自由和自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变化发展,也正是这种普遍的对立统一规律决定了自由和自律和谐的可能性。二者变化的规律是——自由始终处于人们主动追求的地位,是最活跃的因素,并在这一变化发展过程中实现自由和自律的和谐。
辩证法的原初含义是“对话”,是一种用理性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在自由与自律这对关系体中,自由统一着自律,因为自由是人们所追求的最高价值并且力求实现自由的最大化,只有当人们发现自由同时有损于自由时方可休止,在这时候,自律在逻辑上才会产生。人类的历史,是一部不断追求自由、实现自由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对自由的各种限制(自律与他律)从必要到不必要过渡,而当自律完整地融合到自由而不能经过自我意识表现出来的时候,自由将绝对地实现,自由和自律也就实现了最高的统一。那时,将是“自由人的联合体”时代的到来。而当这一自由极值还未实现时,自由与自律的和谐共处就依赖最基本的两个条件,具体表现为。
第一,自由是自律的前提,自律是自由的理性基础。如果一个人连最起码的自由都没有,那就谈不上自律。此外,自律是自由的理性基础,自律是理性人为自己立法,这种理性下的自律是自觉自愿的,这是因为人在实践的基础上,自觉意识到人的社会本性。
第二,自由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真正有益于人类生活的自由必须追求一种‘自由的帕累托改进,即某人通过开拓可能生活而增加他的自由,同时并不因此减少或损害了他人的自由。”[1]120自由的绝对是指自由与人本质的各种联系,即人是“自由”的人,这不仅是描述性的,也是规范性的,如果人不自由了,就应该实现人的自由。同时,自由又是相对的,自由不仅是个人的自由,更是社会的自由。马克思主要从人的社会性强调“他律”的重要性。孟德斯鸠也指出:“自由是有权做一切法律所允许的事情。但一旦某个公民能做法律所禁止的事,那他就不再拥有自由,因为同样地,其他人也会有相同的权力。”[2]347
二、自由与自律的延展过程——现实中的不同理解方式
对自由与自律的关系问题的探讨是西方思想史上各个时代的思想家都非常热衷的,即使不直接论述,也会间接涉入。古希腊罗马时期,人们的自由与自我意识紧密相连,古希腊人自我意识的觉醒源于与神话世界的决裂,正如罗素所说:“他们(希腊人)自由地思考着世界的性质和生活的目的,而不为任何因袭的正统观念的枷锁所束缚。”[3]24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为人们思考自身的自由打开了思路。柏拉图用理念保证了人的自由又用其统摄着人的自由。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有了“意志自由”的萌芽,但受他哲学目的论的约束。斯多葛派把自由放在必然与命运之中,而怀疑论者是通过否定外部世界来实现自由的。由此可以看出,在世界文明发源地的古希腊就已经有了关于自由与自律的讨论,虽然由于时代和认识的局限,不能明确地提出自由与自律应当和谐的思想,这些思想中已经暗含了自由与自律和谐观念的萌芽。
在中世纪,奥古斯丁把人的“自由意志”从上帝那里企求给了人类,表面上是让人们对自己的自由行为负责,实际上是为了证明上帝是全善、全知和全能的,这种自由只能通过对上帝的信仰而在“彼岸”获得。但同时也表明,人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的确是自由和责任统一观念的火花,即使这种自由和责任最终要由上帝来保证。中世纪基督教的自由思想在当时如此黑暗的时代背景下为近代人讨论自由和自律提供了丰富的思想素材,近代哲学中的自由与必然也与基督教思想直接相关。
文艺复兴以后,人文主义者认识到人的最高价值是自由,自由随即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唯理论者笛卡儿把自由当作“天赋观念”;斯宾诺莎在自己宏大的伦理学中,把自由当作对必然的认识;卢梭喊出了“人是生而自由的”[4]4口号。但是,这种歇斯底里的对自由的呐喊和追求正反衬出了人们不自由的现实,这在另一方面也源于人们对自由在认识上的不足。这一问题是由以康德开启的德国古典哲学完成的。康德借助“理性”的权威,力图实现自由与自律的和谐。首先,康德把由斯宾诺莎牢牢捆绑在一起的自由与必然变得温和,他的解决办法是:把必然和自由分开,必然性适用于自然领域,而自由适用于实践领域。换句话说,自然界一切是被决定的,受自然规律的支配;在实践领域,理性是自由的。同时,在康德那里,自由与自律是等同的,因为理性存在者服从的是自己制定的法则,康德强调,每个理性存在者都能为自己立法,而决定他的规律只能出自他自己的意志。自己为自己立法便是意志的“自律”,也正因为人是立法者,因而人即是自由的又是自律的。“在自然界中,每一件东西都依照规律而动,唯独理性的存在者有能力依照规律的概念,即依照原则而行动。”[5]33康德的这种自由与自律的同一理论,经由费西特对自由“正题”“反题”和“合题”的辩证运动,得出“自由与义务统一”的思想,最后达到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由康德开启,途径费西特再到黑格尔集大成的这一理论,成为后来很多哲学家不可绕开的论题,并深深地影响了马克思。马克思的自由理论注入了唯物主义的因素,并统一于实践,但他的自由理论必须借助黑格尔的辩证法才显得更具有合理性和现实性。
但由康德开启的这种对“理性人”和“欲望主导的人”的两分法,使人永远在两种本性中纠缠。正如罗尔斯指出的,“康德给予人类理性的地位以及他认为理性具有的建够主义作用是激进的。”[6]282的确,这种激进的理性不能满足人们的全部要求,到了现代,这种被康德压抑的“欲望”终于被释放了出来。首先是叔本华和尼采,他们用意志挑战着启蒙运动以来并由康德总结的理性,在尼采的“超人哲学”中,这种形而上的理性几乎被摧毁。紧接着,存在主义者喊出了“存在就是自由”的响亮声音。萨特认为:“人并不是首先存在以便后来成为自由人,人的存在和他‘是自由的这两者之间没有区别。”[7]54“与康德一样,萨特并不否认必然性或‘處境(位置、邻人、过去、周围和死亡)对人的制约,但这些制约并不危及人的自由。”[8]336这种对理性主义的反叛,把自由与人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不危及自由的情况下仍然强调自由的有限性,在这种思路下他们将重新寻求自由与自律的和谐。
三、自由与自律的融合借鉴——一种经验的提示
从历史上看,自由与自律的和谐才是社会目标。当过分追求自由时,会走向自由的反面,法国大革命是解释这一观点的最好例子,人们打着自由的旗号,却把法国带入恐怖的深渊。相反,当过分强调自律,压制自由、抹杀个性又会怎么样呢?中国传统社会奉行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伦理学说,用“三纲五常”规范人的行为,他们想当然地认为如此便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个人心身的和谐。不幸的是,到了近代中国,在这种文化传统下形成的社会政治制度和社会运行模式在与西方的碰撞中不堪一击。因此,过度追求自由的社会可能会走向自由的反面,过分强调自律的社会也会物极必反,最好的状态应该是自由与自律的和谐共存。
(一)走向自由与秩序和谐的政治哲学
长久以来,如何处理自由与秩序的关系问题就展开了旷日持久争论。在对待这一关系问题上,历来都有两种极端的选择:推崇自由而不顾秩序和强调秩序而蔑视自由。但这一选择和争论大多是意识形态上的。无政府主义是前者的典型代表,极权主义是后者的代表,而自由主义和成功的社会主义走出了“第三条道路”,其中以自由主义最为典型。经典马克思主义比较特别,它总是为了自由而不断去斗争,“他(马克思)理解的社会从来不是完全一体与和平的,而总是为各种斗争所撕裂。”[9]29
自由主义的理论,是强调自由与秩序的和谐的典型。它强调政治秩序要由政治权威来保证和维持,因此在实践中,自由与秩序的关系可以转化为自由与权威的关系。自由主义“视自由为首选价值,视权威为社会秩序的保障,划分了‘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界限。而后又将自由和权威有机地统一起来。”[10]113如此便实现了自由与权威的和谐、自由与秩序的和谐。这种理论也强调,只要自由不损害他人的利益,不破坏公共秩序,就不得以任何理由限制人们的自由,权威的存在是为了保障人们的自由,维持公共秩序,这是权威存在的正当理由,也是权威的界限。这就保证了“自由”的第一位性,同时也为“秩序”提供了可能。因此,自由与秩序、自由与权威之间并不矛盾,而且恰好相反,他们之间的和谐才是我们追求的理想状态。
(二)实行自由与管制结合的经济哲学
亚当·斯密的“自由放任”经济哲学指导了几个世纪的西方经济实践,这一理论虽然在一开始就受到来自理论和实践的各种挑战,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才动摇其根本。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出现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随即波及全世界,这次经济危机引发了严峻的社会、政治和经济问题,并最终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很多人开始全面反思“自由放任”的经济原则。这一时期,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经济学理论一时成为“显学”,欧美各国也随即采取国家干预政策。在凯恩斯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下,西方各国的经济开始走向了复苏,并实现了战后的短暂繁荣。但这种干预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尤其是福利国家膨胀带来的问题,促使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现代保守主义者对凯恩斯主义进行围攻,要求恢复市场的活力,强调自由的价值,这种反动的理论要求回到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时代。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经济危机后,这种保守势力逐渐得势,到70年代末,这种趋势有所加强,形成了以哈耶克和诺齐克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他们成为新的右派势力,要求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然而,这种逃避国家责任和自由化的措施又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随即被各国放弃。由此可以看出,单纯地靠市场和自由化并不能实现经济的持续繁荣和长久发展,国家的干预和管制是必要的,但干预和管制不当也会出现问题。
而完全的计划和管制带来的后果正是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和国家全面管制所带来的问题并最终把苏联经济带入崩溃边缘的悲剧,因此对经济的计划和全面管制也是行不通的。新中国成立之初,也曾效仿苏联模式,走完全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道路。这种经济模式在早期是相当有效的,但随着经济发展的自身逻辑,单纯的计划出现了极大的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最后又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才使我国的经济开始蓬勃发展,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由此可见,经济领域的经验证明市场也有失灵的时候,我们需要政府去干预;政府也有失灵的时候,我们需要用市场去补充,二者结合才是正确的选择,这恰恰是一种自由和自律和谐的形态展现。
(三)超越必然走向自由的人生哲学
面对错综复杂的生活世界,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自我,他们的生活多半被情感支配着,他们的行动时常被感觉指引着。作为追求自由的人,需要沉思以求从无所适从中摆脱出来,从不能平静的心灵中超越出来。人应当是自由的,而且应当是超越的。在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看来,自我既是存在又是超越,只有超越才能达到普遍的存在。
首先,从人生哲学的角度,人想要实现自由,就必须摆脱自然的必然性对人的限制,要摆脱这种必然性对人自由的限制,主要来自人对自然的正确认识。在很多时候,人被从自然界分离出来而成了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征服自然的主体。在此意义上,人与自然是对立的。然而,人想要超越自然,就必须顺应自然,过一种合乎自然的生活。人如果认识不到自己是自然的一部分,他就永远不会自由。实际上,我们对自然显现出的“卑微”恰恰是我们自由的状态。我们天生被他人奴役是不合理且不可能的,但我们永久是自然的产儿这却是应该的。正如中国新儒家代表贺麟所说:“自然是人类内心宝藏之外的记号。认识自然,便足以使人类回忆自己的内心,自己反省自己潜伏着的宝藏。这一种由外而至内的过程,表明自然与人生中间,有一种神秘的平行的或合一的联系,知彼就可以知此,知此就可以知彼。”[11]118
其次,个人与社会在互动中如何自由。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在社会中既是自由的又是不自由的。然而,从人生哲学的角度,人可以在社会中完全实现自由,这就要求人在社会中寻找自己人生的精神家园,而这个途径便是造就人生思想。思想又是人类社会的设计师,也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先导、认识社会规律的依靠。同时,思想也是人类在技术统治王国中不被技术统治的最后防线。
最后,超越自我,让自己驰骋于天地之间。超越自我首先是一种心态,这种心态能顺应自然,无为而无不为,做自由自在的存在物。超越自我也是人的一种意识,这种意识是自主的,它不受任何传统和习俗的约束,能主宰自己的命运。超越自我也指超越个人身躯,“我的身躯虽不过七尺,但其精神充塞于天地之间,其事业不仅贡献于社会,更能贡献于宇宙,而‘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光。”[12]142-143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缺乏自由观念的社会,更缺乏产生自由的社会基础。在此历史背景下,当代中国并未形成自由与自律和谐的社会现实。在当代中国,要想实现自由与自律的和谐,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高扬自由的同时强调自律的重要性,或从以下几个方面有助于实现当下社会自由与自律的和谐共生:首先,要以公共权利确保个人的自由权利,并划清公共权力和个人权利的界限。其次,要倡导法治,用法律保护个人的自由,这也彰显了现代法治意义下的“法律下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的理念。再次,深化改革,健全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市场与自由是一对孪生兄弟,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自由观念在中国的更加深入。最后,加強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用道德的自律形成对自由的理性制约。
诚然,和谐是古往今来一切个体和集体追求的完满状态,但这种状态总是处在人类追求的视野之中却无法完全实现。将“自由”与“自律”的辩证关系置于和谐视野之下去把握这一价值目标,是期待能从具体实践的层面,对实现和谐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许家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M].何兆武,李约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5][德]伊曼努尔·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基础[M].孙少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33
[6][美]约翰·罗尔斯.道德哲学史讲义[M].张国清,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
[7][法]萨特.存在与虚无[M].上海:三联书店,2007.
[8]李超杰.哲学的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9][美]迈克尔·罗斯金.政治科学[M].林震,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0]燕继荣.现代政治分析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1]贺麟.文化与人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12]冯友兰:哲学人生[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