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享发展理念的理论基础及现实意义

2018-10-23相星

学理论·下 2018年2期
关键词:理论基础现实意义

相星

摘 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是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变速换挡、社会深刻转型条件下提出的发展方式。其中共享的發展理念,是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一个重要发展理念,是全会精神的亮点之一,充分彰显了我们党的性质及宗旨,它既是观念,也是实践;既是历史,又是现实。因此,深刻领会共享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准确把握共享发展理念的理论基础,对缩小我们国家贫富之间的差距、维护我们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最终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共享发展理念;理论基础;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2-0010-03

发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五大发展理念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要求、新理解、新认识,其中共享发展理念强调解决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目的。它根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立足于时代潮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顺应了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不仅指引着我们当前的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而且使我们能够明确前进方向,保持发展动力。它的深远意义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力量,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一、共享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

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对我国未来社会发展道路的新理解、新认识和新指向,它最早是由“发展成果的共享”逐步演进而来的。在提出共享的发展理念之前,人们普遍听到的、看到的还是“共享发展成果”这一说法,直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才被党确立为“共享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从共享的覆盖面、共享的内容、共享的实现途径和共享发展的推进过程四个方面概括共享发展理念的主要内涵,即共享是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

(一)全民共享

对于目前的经济社会来说,发展只是一种手段,共享才是我们最终要达到的目的,而人民群众是共享的主要群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不断地创造出社会成果,所以这些成果也应该由人民共同享有。首先,我们不仅主张本国人民共享,也提倡世界各国人民共享。其次,共享发展的主体也不限于当代人,还可以超越时空,延续到后一代人。另外,对于发展进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表现在共享发展的主体上也应该有所侧重,重点是使社会中的一些弱势群体也能够一起共同享有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成果,强调共享成果的普惠性。

(二)全面共享

从我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角度出发,共享发展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不应该只停留在物质层面,还应该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层面。同时共享的发展一定要保证是全面的、公平的、和谐的发展。从地区发展上来说,全面和谐并且保证公平的发展不可能只是选出个别经济效益良好的地区作为代表,以偏概全,更应该注重的是如何使贫困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享受更充分的社会资源,摆脱落后的局面,以促使各个地区都能协调发展、共同繁荣。

(三)共建共享

共同享有需要通过共同建设来实现,即只有使全体劳动者、全体国民充分发挥个人的能力和智慧,才能创造丰厚的社会财富,才能确保可以共同享有。共享不是被施舍、被照顾,共享的重点在于参与,只有当我们每个人都能够真正地融入到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中,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在共同享有社会的进步成果时才更具有说服力。

(四)渐进共享

共享需要不断丰富的物质资源作为能够实现的基础。物质财富是通过劳动创造不断累积起来的,因此我们的共享,也是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共享成为人类追求的一种理性目标,人们总是以不同的方式与各种社会矛盾展开博弈和斗争,追求更好的发展。世界如此,中国也是如此。中国近一百多年来的革命、建设与改革,核心就是追求更高级的共享。

二、共享发展理念的理论基础

共享的这一发展理念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它之所以能够最终被确立为新时代我国的发展目标,主要是得益于对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有关思想的研究。这些思想为我国领导人在针对我国社会发展各个阶段的现实情况提出发展策略时提供了最基本的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在设想未来社会时指出,未来的社会是共产主义的社会,是我们日后要为之奋斗的目标。早在19世纪初期马克思恩格斯就对当时的社会进行批判,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社会勾画出新的图景,“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1]8。在共产主义社会,所有的社会成员一起努力,共同奋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有计划、有目标、有方向地开展工作,发展社会生产力,没有压迫,没有剥削,“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271。

让绝大部分的贫苦人民能够慢慢地富起来,是经典作家们关于共产主义思想的主要目的和意义。马克思恩格斯站在这一立场上,对未来的社会进行展望,设想出以后的共产主义社会一定不是底层人民辛苦付出自己的劳动,继续为老板无休无止地工作加班,创造出大量的劳动产品、社会财富,最后却得不到任何回报,饱受剥削与压迫;一定是一个充满爱、自由和平等的新型社会,每个人各自劳动,共同享有发展成果。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社会未来建设的主要指向就是共享这一问题。首先保证人人都能摆脱贫困、生活富足;其次要求人人都能和平共处、平等相待;最后实现人人共享社会成果、全面发展。只有这样社会才会和谐,一切生产活动才富有意义。

(二)毛泽东关于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思想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再结合我们国家当时的实际情况,实行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在毛泽东同志看来,私有制是人与人之间产生贫富分化的根源,在私有制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的。只有保证生产资料公有制这一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采取“等量报酬等量分配”这一平等公平的分配方式,才能激发每个人的创造活力,防止在走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产生两极分化,促进公平、追求共享。那么,如何更好地实施呢?毛泽东根据中国的既有国情和历史,构架出他心中关于如何实现共同富裕的重点:大力发展现代化的生产力。

在农村,毛泽东认为,土地私有制是造成农村发展缓慢的主要根源,应没收地主的大量土地,归国家公有,然后均等分配给每个农民,“不分男女老少,在数量上平均分配”[2]36。接着再通过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道路,把农民纳入集体经济的轨道,大家统一经营,集体劳动,避免贫富差距,保证集体富裕。在城市,通过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个体手工业进行改造,把私有生产资料公有化,实现全民的国家公有。这些措施,充分彰显了对公平以及共享的追求。虽然在后期毛泽东开展“大跃进”和“全民大炼钢铁”的运动,忽视了生产力基础,将社会公平共享理想化、绝对平均化,但从经济效率上来说,这些努力使中国在工业上取得了初步的发展,为以后社会的现代化奠定了物质基础。所以说,毛泽东对于共同富裕的探索,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的统一,为进一步促进共享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三)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总结了过去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论断。这一论断的理论核心就是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提高效率,打破过去平均式的发展和分配方式。平均主义这一发展模式不仅阻碍了社会发展前进的步伐,使广大劳动人民丧失积极性和创新性,同时也给一部分好吃懒做的人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活出路,使其更加肆无忌惮、坐享别人的劳动成果。针对这种消极的社会情况,我们国家果断调整了发展思路,鼓励先富。首先在地区方面,率先选择了地理位置良好、自然资源丰富的东部地区作为抓手,以便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引领全国。与此同时,国家在安徽、四川等地的农村积极试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农村地区的发展效率。“先富”思想的提出和实施,打破了过去僵化老套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了我国对未来社会发展变化的认识,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随后,邓小平又提出了“两个大局”的论断,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一个大局;先富帮后富,这是另一个大局。如果说第一个大局是发展的思路,那么第二个大局就是“共富”的思想,充分体现了“共享”的理念。同時,他还不忘“共享”这一重大问题,防止最终出现资本主义社会无法共享的局面,否则就有可能会影响中国社会的整体发展,“就可能出乱子”[3]365。由此可见,先富并不是目的,我们是要通过先富调动起积极性,增强自信心,而后帮扶还没有发展起来但是最终也会富起来的后富的群众,鼓励先进,提高效率,防止两极分化,最后共同致富,共享发展成果。

三、共享发展理念的现实意义

(一)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每个人都想生活在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中,这是人们自古以来的共同期盼。这里的和谐稳定不仅指国内繁荣昌盛、国外友好睦邻,更主要是保证社会安康、人民幸福。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下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由此可见,社会不均衡的发展已经成为阻碍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不可小觑的力量。现阶段的中国由于历史、地理、文化等各方面因素所导致的地区和城乡的贫富差距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形势依然严峻,这就要求我们要更加深入地实现全社会的共享,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角度出发,在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快速发展的同时惠及更多的人民群众,使更多劳动人民能切身体会到国家发展对个人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形成国家与人民相辅相成的良性发展关系,从而在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同时进一步使我国经济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富足。

(二)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的主要路径

在温饱问题没有解决前,人们一般把能够活着当作生活的第一要务。只有当解决了温饱问题进入小康以后,怎样活着才成为人们的重要关切。社会主义建设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历史还不长,在之前大都处于经济补缺时代,发展起来以后怎么办还缺乏实践经验。而中国经过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即将实现全面小康,与此同时社会分配的差距也在拉大,不少群众还处于贫困状态。全面小康是全体人民的小康,是各方面都能够达标的小康,不是只保证基本生活的小康,更不是一少部分人的小康。因此,我们要努力使贫困人民摆脱现状,不仅要调动他们改变自己和建设国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也要使社会改革成果能够惠及他们,让老百姓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共享”的好处,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加自信。另外,习近平总书记就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发表了讲话,要求“集中力量攻关,万众一心克难”,确保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这样的全面小康,不但是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普惠,也为联合国减贫目标的实现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毛泽东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习近平.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人民日报,2015-11-04.

[5]魏洪源.共享发展理念的历史嬗变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6.

猜你喜欢

理论基础现实意义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儒学视阈下刍议箪食瓢饮的颜回之乐与现实意义
高职专业群建设的机理、理论、动力和机制
构建图书馆知识服务理论体系的思考
浅议中职计算机基础课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会计准则变革的非预期效应理论框架构建
“中国梦”在民族地区医德教育中的现实意义初探
心灵的旅程
论“教之道, 贵以专”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