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筋针配合循经点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临床疗效观察

2018-10-23陈梅刘龙彪刘沛沛沈斌姜文萍

系统医学 2018年16期
关键词:痉挛性经筋肌张力

陈梅,刘龙彪,刘沛沛,沈斌,姜文萍

江苏省盐城市中医院康复科,江苏盐城 224002

中风是各种诱因所致脑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导致局部神经功能缺失的一组疾病,是临床常见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致死率高的特点[1]。痉挛性偏瘫在脑卒中后十分常见,以偏侧肢体反射活跃亢进、肌张力增高为特征性表现,会造成肢体明显功能障碍,影响日常工作及生活,因此,有效治疗肌张力异常增高成为脑卒中早期康复关键[2]。中医治疗该病以针刺、灸法、推拿、穴位贴敷等外治法居多。其中,循经点刺是运用循针刺激人体穴位或某部位,以激发经络功能,防治疾病的针刺疗法,由传统中医九刺中的“毛刺、半刺、扬刺”发展而来[3]。该文以2016年1月—2018年2月该院收治61例中风后痉挛偏瘫患者为例,对筋针配合循经点刺治疗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收治于盐城市大丰中医院针灸科、盐城市中医院康复科61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实验组(31例):男22例,女9 例;年龄 30~78 岁,平均年龄(59.3±8.4)岁;脑出血14例,脑梗塞13例,脑外伤9例;病程2周~6个月,平均病程(2.3±1.0)个月。 对照组(30 例):男 20 例,女10 例;年龄 31~80 岁,平均(59.1±8.7)岁;脑出血 15例,脑梗塞11例,脑外伤4例;病程3周~6个月,平均病程(2.2±0.9)月。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

纳入标准:①西医临床检查确诊脑出血、脑梗塞或脑外伤,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各项脑血管病诊断要点》相关标准[4];②中医诊断以偏瘫、口眼歪斜、语言謇涩、神识昏蒙为主症,以头痛、眩晕、共济失调、瞳神变化、食饮呛咳为次症,诊断符合中医药学会《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5];③住院病例;④患侧肢体肌张力增高,改良Ashworth分级1~3级;⑤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醒,配合治疗及观察;⑥签署知情同意书;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排除标准:①既往运动功能障碍史;②近期肌松药物服用史;③针治疗不耐受;④合并严重内科疾病及功能障碍;⑤合并认知障碍等无法配合研究者;⑥中途退出,临床资料不全。

1.3 方法

实验组(筋针联合循经点刺):循针点刺以经络为主,根据肌张力高的肌肉部位选取相应的经脉:肱二头肌张力高,选取上肢手三阴经为主,肱三头肌张力高,选取上肢手三阳经为主;股四头肌张力高,选取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小腿三头肌张力高,选取下肢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阴脾经等。操作:用华佗牌直径为0.30×40 mm无菌针灸针沿相应的经络离心性点刺,可密可疏,点刺深度达肌肉层,点刺手法以泻法为主,隔日1次。筋针选取筋结肿痛、挛急、转筋处等部位,行皮下扫散性针刺,治疗后留针30 min,留针时辅助以运动疗法。

对照组(常规针刺治疗):参照《针灸学》,取穴患侧上肢肩髃、肩前、肩髎、曲池、尺泽、手三里、外关、合谷;下肢髀关、伏兔、足三里、阳陵泉、委中、承山、飞扬、丘墟、太冲等,以华佗牌直径为0.30 mm×50 mm无菌针灸针常规刺入腧穴,进针深度约 0.5-1.5寸,得气后均匀提插捻转2 min,针感强度以患者耐受、不引起关节挛缩为宜,留针30 min后常规起针。1次/d,5次/周。

1.4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当时、治疗1个月后、3个月后肌张力增高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情况。肌张力以改良Ashworth分级进行评价[6],采用五分制。0级:无肌张力增加,记0分;1级:关节活动最后范围内有小阻力,肌张力轻微增加,记1分;1+级:关节活动1/2范围内一直有小阻力,肌张力轻度增加,记2分;2级:关节活动范围内大部分有较大阻力增加,但基本不影响肢体被动活动,记3分;3级:肢体被动运动困难,肌张力增加明显,记4分;4级:肢体强制性屈曲或伸直,记5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临床神经功能(NDS)缺损评价量表,量表包括手肌力、上下肢肌力、步行能力等八项评价内容,评分范围0~45分,得分越高,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越严重。

1.5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肌张力

实验组治疗后当时及治疗1、3个月后,肌张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肌张力改良Ashworth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肌张力改良Ashworth评分比较[(±s),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当时 治疗1个月后 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n=31)对照组(n=30)t值P值3.3±0.4 3.2±0.4 1.12>0.05 2.7±0.3 3.1±0.4 3.17<0.05 2.3±0.2 3.0±0.3 3.93<0.05 1.7±0.2 2.6±0.2 4.52<0.05

2.2 神经功能缺损

实验组治疗后当时及治疗1、3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DS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DS评分比较[(±s),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当时 治疗1月后 治疗3月后实验组(n=31)对照组(n=30)t值P值18.7±3.4 18.5±3.7 0.96>0.05 16.4±3.1 17.7±2.9 3.41<0.05 13.3±2.8 16.2±3.0 5.62<0.05 10.7±1.8 13.9±2.2 6.83<0.05

3 讨论

肌张力增高、肌腱协调异常是脑中风后常见后遗症表现,也是脑中风康复治疗处理棘手的问题之一,研究多认为与脑组织损伤后牵张反射失去高级中枢调控有关,但具体机制尚未明确。研究表明,肢体痉挛多见于脑中风后早期,特别是Brunnstrom II-IV期为肌张力增高明显表现期,此时予以适当治疗可有效抑制或缓解痉挛,是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关键时期[7]。

祖国中医学认为,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由阴阳跷脉脉气失调,引起肢体阴阳侧拘急或迟缓不平衡所致。卒中早期患侧偏瘫,关节痹阻,经脉不通,使气滞血瘀,枢机不利,久之则使关节挛缩变形、肌肉萎缩。经筋之并以筋脉牵引、拘挛为主要症状,《素问·长刺篇》曰:“病在筋,筋挛节同,不可以行,名曰筋痹”。《素问·生气通天论》又著:“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由此可见,痉挛主要见于经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应以“平衡阴阳,疏通经络”为治疗法则。该次临床研究以筋针配合循经点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参照经筋阐述和“以痛为腧”相关理论,以相应的经脉循行为针刺点,以点刺泻法为主;配合以偏瘫侧肢体上下肢筋结肿痛、挛急、转筋处为筋针针刺点,辅以运动疗法,能有效松弛挛缩肌腱,促进关节活动恢复正常。选穴方义是在患侧肢体肩、肘、腕、髋、膝、踝等关节附近的肌腱两侧按压痛点,以痛为腧,均为各经筋结聚之处。经筋之为病多表现为筋脉牵引、拘挛,部位主要在经筋,《素问·调经论》指出,“病在肉,调之分肉,病在筋,调之筋”。《灵枢·经筋》记载了十二经筋起、结及巡行路线,多在关节部位,例如足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结于外踝、膝外廉、伏兔之上,其病转筋,引膝外转筋,膝不可屈身。以痛为腧,针刺筋结附近痛点筋腱能达到疏通经络、祛阻除痹的效果,从而促进关节伸展和筋腱松弛,达到缓解痉挛的作用效果。该研究显示,实验组治疗3个月后肌张力评分(1.7±0.2)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0.7±1.8)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郑德松[8]报道痉挛性偏瘫循经点刺治疗后肌张力评分(1.8±0.4)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1.2±1.5)分相近,表明进针配合循针点刺短期起效迅速,短效及长期效果均优于传统穴位针刺治疗,更具临床推广价值。

综上所述,筋针配合循经点刺治疗中风后肌张力增高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肌张力,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对提高患者自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痉挛性经筋肌张力
膝骨关节炎经筋辨证的研究进展
针刺跷脉穴位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效果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术后肌张力增高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
肉毒杆菌毒素治疗肌张力障碍型手震颤
针刺对中风痉挛性偏瘫研究进展
卵巢囊肿蒂扭转螺旋CT联合多平面重建技术诊断价值分析
火针经筋点刺配合针刺治疗Megie综合征验案1则
元胡止痛口服液对缩宫素致小鼠离体子宫痉挛性收缩的影响
肌张力障碍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壮医针刀经筋解结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