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在职员工健康体适能特征分析

2018-10-23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29期
关键词:柔韧性年龄组心肺

250001山东电力中心医院(济南)

体适能是指个体拥有或获得与完成体力活动能力相关的一组要素或特征。这些要素通常分为健康体适能和竞技体适能。其中,健康体适能包括心肺耐力、身体成分、肌肉力量、肌肉耐力以及柔韧性等要素。竞技体适能包括灵活性、协调性、平衡性、做功能力、反应时间、速度等要素[1]。员工的健康水平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关注企业员工的健康状况对于改善员工身心状态、提高企业生产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企业在职员工年龄、性别因素与其健康体适能水平的关系,为企业员工更加科学合理地运动健体提供科学依据。

资料与方法

从济南市某企业中随机抽取职工600名,其中530名符合测评要求,男422名,女108名;平均年龄44岁。以10岁为划分标准,分为20~29岁组54名,30~39岁组 164名,40~49岁组 172名,50~59岁组140名。

纳入标准:选取对象能够独立完成健康体适能测评的所有指标,无健康体适能测评各个项目规定的绝对禁忌证,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和运动习惯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同意填写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具有健康体适能测评各个项目规定的绝对禁忌证,认知功能不完善,不能有效完成测评员的提问。

测评指标:本研究健康体适能测评指标的收集通过健康体适能测评系统来完成。该系统由心肺耐力、身体成分、肌肉适能、柔韧性、平衡性、反应能力6方面组成。其中,采用功率车记功器,经运动负荷试验后推算最大摄氧量,用以评价心肺耐力。采用生物电阻抗体成分仪进行测试,推算出体内脂肪含量。采用握力计对上肢和下肢肌群的最大肌肉力量以及肌肉耐力进行评估。采用坐位体前屈测试仪测量腰腹部和大腿后部的伸展能力。采用闭眼单脚站立测试仪测试静态平衡能力。通过计算机体从接收信号到做出应答反应时所需的时间,用于评估被试的反应能力。上述各个指标测试结果的评价标准采用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成年人部分)》[2]。

测试方法:①心肺耐力测试:进入健康体适能测评管理系统,注册个人信息后,指导受试者骑功率车,利用YMCA方案推算受试者最大摄氧量[3]。②身体成分测试:进入健康体适能测评管理系统,录入个人信息后,指导受试者脚踩人体成分分析仪,利用生物电阻抗法得到受试者BMI。③力量适能测试:受试者用有力手握住握力计内外握柄,用最大力紧握内外握柄,测试2次,测试人员记录最大值。④柔韧适能测试:受试者面向仪器,坐在垫子上,双腿向前伸直;脚跟并拢,蹬在测试仪的挡板上,用双手中指指尖推动游标平滑前进,直到不能推动为止,测试人员记录最大值。⑤平衡能力测试:受试者单脚站在测试设备中间,闭眼,失去平衡后测试结束,测试者记录保持时间。⑥反应能力测试:受试者五指并拢伸直,用中指远节按住“启动”键,当任意一个“信号”键发出信号时,用同一只手以最快速度按向该“信号”键;然后,再次按住“启动”键,等待下一个信号的发出,每次测试须完成5个信号的应答。测试者记录整个过程的时间。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6.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各年龄组企业员工健康体适能状况及性别差异分析:20~29岁年龄组中,存在显著性差异的项目是综合评分、BMI、肌肉适能、反应能力。其中女性高于男性的项目是综合评分(P=0.018);男性高于女性的项目是BMI(P=0.004)、肌肉适能(P=0.000)、反应能力(P=0.019)。20~29岁年龄组的企业在职员工在柔韧性、平衡性、心肺耐力方面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0~39岁年龄组中,存在显著性差异的项目:综合评分、BMI、肌肉适能、柔韧性,其中女性高于男性的项目是综合评分(P=0.000)、柔韧性(P=0.001);男性高于女性的项目是BMI(P=0.000)、肌肉适能(P=0.000)。30~39岁年龄组的企业在职员工在平衡性、反应能力、心肺耐力方面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0~49岁年龄组中,存在显著性差异的项目:综合评分、BMI、肌肉适能、心肺耐力,其中女性高于男性的项目是综合评分(P=0.000);男性高于女性的项目是BMI(P=0.000)、肌肉适能(P=0.000)、心肺能力(P=0.001)。40~49岁年龄组的企业在职员工在柔韧性、平衡性、反应能力方面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50~59岁年龄组中,存在显著性差异的项目:综合评分、BMI、肌肉适能、柔韧性、心肺耐力,其中女性高于男性的项目是综合评分(P=0.000)、柔韧性(P=0.004);男性高于女性的项目是BMI(P=0.000)、肌肉适能(P=0.000)、心肺能力(P=0.008)。50~59岁年龄组的企业在职员工在平衡性、反应能力方面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企业员工健康体适能的比较(±s)

表1 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企业员工健康体适能的比较(±s)

注:与男性比较,⋆P<0.05。

组别 性别 n 综合评分 BMI 肌肉适能 柔韧性 平衡性 反应能力 心肺耐力20~29岁组 男 32 69.00±6.18 23.63±3.34 44.77±11.25 10.35±9.87 30.66±30.35 0.49±0.05 35.44±6.83女 22 73.05±6.28⋆ 21.02±3.34⋆ 27.23±11.53⋆ 14.35±9.98 20.27±31.17 0.53±0.05⋆ 31.77±6.89 30~39岁组 男 134 67.02±9.57 25.06±3.19 44.22±9.23 9.94±10.86 32.13±29.34 0.51±0.07 34.05±6.62女 30 74.97±9.83⋆ 21.59±3.24⋆ 26.58±9.37⋆ 17.21±11.03⋆ 32.7±29.81 0.53±0.06 33.28±6.84 40~49岁组 男 133 66.92±9.5 24.77±2.49 43.31±8.82 8.38±10.45 21.16±22.66 0.53±0.06 34.39±5.74女 39 73.13±9.17⋆ 22.82±2.46⋆ 27.81±8.92⋆ 10.09±10.19 29.77±23.02 0.55±0.06 31.13±5.77⋆50~59岁组 男 123 64.37±10.64 25.3±2.73 42.86±7.66 6.29±9.58 16.79±18.45 0.58±0.07 33.92±6.08女 17 75.06±10.60⋆ 22.27±2.66⋆ 28.41±8.19⋆ 13.32±9.48⋆ 15.47±18.62 0.57±0.07 29.74±6.38⋆

企业员工健康体适能年龄差异分析:综合评分方面在年龄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评分随着年龄增长表现出下降趋势。其中50~59岁年龄组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方面在年龄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0~29岁年龄组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肉适能方面,除20~29岁年龄组与30~39年龄组、20~29岁年龄组与50~59岁年龄组差异显著,其他各组差异不显著;柔韧性方面在年龄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柔韧性随着年龄增长表现出下降趋势,除20~29年龄组与30~39年龄组、40~49年龄组与50~59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衡性方面在年龄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20~29年龄组与30~39年龄组、20~29年龄组与40~49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应能力方面在年龄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应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表现出下降趋势,除20~29年龄组与30~39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肺耐力方面随着年龄增长表现出下降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讨 论

本研究表明,企业女性员工整体的健康体适能状况在各个年龄段上都要优于企业的男性员工,这一结果与之前关于体适能的研究结论存在差异。房殿生等人研究发现海南省男性成年人体质状况及发展趋势要优于女性成年人[4]。王康康研究指出河南省“高知人群”在健康体适能综合水平的比值中[5],男女比值均等,无明显差异。造成这种结果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目前与体适能相关的评价指标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评价体系,各种研究对健康体适能指标的研究侧重点不尽相同。本研究采用的健康体适能评价系统并不是各个指标结果的平均取值,而是各个指标有相应的权重,其中BMI和心肺耐力所占权重最高,由于男性BMI显著高于女性BMI,虽然男性的心肺耐力高于女性,但是两者差异并不显著,所以在最终的整体评分上,女性的得分要高于男性。

本研究发现成年人的健康体适能整体水平以及BMI、柔韧性、反应能力等指标在20~29岁达到峰值,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相应的指标呈现衰减的趋势。这一结果与大部分关于体质水平发展趋势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任玉庆等研究发现成年人BMI[6]、心脏功能、最大摄氧量均出现在20~30岁年龄组以及30~40岁年龄组,过了相应的年龄段3个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衰减趋势。田野等研究发现,中老年人的握力水平、坐位体前屈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高,测试结果有下降的特点[7]。

当前,体力活动不足与静坐少动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21世纪最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8],之前的许多研究已经表明体适能水平及体力活动对机体能够产生健康效应。国内外对于健康体适能在健康促进方面的作用做了大量的研究,拥有良好的健康体适能对于预防和延缓慢性疾病、降低心脏病和全病因死亡率、增强身体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当今我国的健康体检主要针对的亚健康、临床、疾病3种状态的筛查,主要用于对疾病的预警,但并没有全面反映受检人员的综合素质,而健康体适能测评则是对健康到亚健康过程的水平筛查,可以有效地与常规体检的其他项目结合,从而弥补单一健康体检的不足。因此,本研究建议改变传统的体检理念,将健康体适能测评引入到传统的健康体检领域。

猜你喜欢

柔韧性年龄组心肺
如何从零基础开始柔韧性训练(二)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如何从零基础开始柔韧性训练(一)
小象接受心肺复苏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对广东省成年男子BMI指数的分析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论柔韧对少年蹦床运动员的影响
2005年与2010年河北省经济较好与经济一般城市成年女子健身程度的比较与分析
历次人口普查中低年龄组人口漏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