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慕课背景下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探索研究

2018-10-23沈春英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高职生团体辅导

沈春英,朱 乾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江阴 214400)

自2011年教育部出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教思政厅〔2011〕5号)以来,各高职院校大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公共课或选修课,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在学生知识系统内逐渐形成,心理健康意识也逐渐普及化。可是传统的师讲生听、大课堂的授课模式依然还在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延续,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如唐超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在对已经修读过的心理健康类课程的有效性评价方面,37.8%的学生认为作用不大;27.8%的学生认为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但不是最有效的[1]。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慕课(是指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开始走入大众的视野,学生的知识学习可以不限于传统的学习形式,而是可以利用互联网设备等手段进行个性化的知识学习。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则是将学生课前的慕课视频学习和课堂的互动体验学习相结合,要求学生在课前观看网络视频课程,完成相应的学习项目,课堂上则主要与老师进行互动,解决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高职生心理健康课程旨在通过课程教学使高职学生在知识、技能和自我认知三个层面达到知、情、意的统一和谐,最终目的是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感悟成为“完整人”。高职生在成长过程中由于长期学业成绩不理想而产生自卑感、无助感等,从而造成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特殊性[2]。团体心理辅导是“通过团体内的人际互动,运用团体动力和适当的心理技术协助个体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方式,从而促进自我发展及自我实现的过程。”[3]由此,笔者采用心理健康教育翻转课堂“课前自主学习(在线慕课)+课堂反馈+课堂体验(团体心理辅导)”的教学方式应用于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通过实验研究探讨心理健康教育翻转课堂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提升效果。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选取江苏某高职院校203名大一学生(4个班级)为研究对象,分成实验组(2个班)和对照组(2个班)。其中实验组男生43人,女生51人;对照组男生59人,女生50人。每个教学班约40人左右。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该量表共90个项目,采用5点计分,考查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1.2.2 研究设计 采用2(实验组/对照组)×2(前测/后测)研究设计。其中,实验组被试接受前后测,教学过程采用“课前自主学习(在线慕课)+课堂反馈+课堂体验(团体心理辅导)”的教学方式,接受连续10周(1.5小时/周)的教学干预。对照组被试接受前后测,按照传统教学方式接受连续10周(1.5小时/周)的教学干预。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前后对比实验。

1.2.3 教学目的与设计 教学内容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建议的专题进行教学,实验组采用心理健康教育翻转课堂“课前自主学习(在线慕课)+课堂反馈+课堂体验(团体心理辅导)”的教学方式,理论知识使用北京超星慕课资源中李子勋等主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先反馈课前学习后的心得体会,再由教师为带领者采用自编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进行体验式教学,主要涉及心理健康、适应心理、压力挫折应对、自我成长、学习心理、情绪管理、人际交往、恋爱心理、生命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等十个专题。对照组采用课堂教师主讲的教学方式授课。两组主讲老师为同一人。

本文以“人贵有自知之明——遇见悦纳自我的你”一课为例说明。

实验组:实验组每班学生分成小组。课前教师发布学习自我意识专题的知识视频,供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课前教师根据慕课后台学生的完成情况和反刍率,发现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关注点,以此作为课堂教学团体心理辅导的重点目标让学生互动体验。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汇报课前学习心得体会并提出问题(约15分钟),接下来根据学情来实施“人贵有自知之明——高职生自我认识团体心理辅导”(约75分钟)。

表1 高职生自我认识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对照组:对照组按照班级授课,课程内容为“人贵有自知之明——遇见悦纳自我的你”。教学方式以讲授、案例教学为主,辅以互动式教学,讲授的知识点为“自我意识的内涵”、“高职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及“常见高职生自我意识的偏差”。

1.3 数据处理

数据回收后使用SPSS19.0软件处理,对SCL-90量表数据进行t检验。

表2 实验前后SCL-90各项因子分的变化与比较(xˉ±s)

2 结果

根据表2对两个组各自前后测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实验组经过翻转课堂的实施在SCL-90症状自评量表中实施后的各因子均分明显低于实施前,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及偏执因子上变化达到显著水平,证明实验组在实验后的心理健康素质水平比实验前有显著提升;对照组在SCL-90症状自评量表中人际敏感和焦虑因子上前后有显著差异,证明对照组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水平有一定改善;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教学后SCL-90症状自评量表的各因子得分发现各因子均分降低,并且在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及偏执因子分上差异显著。这表明,慕课背景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翻转课堂的教学更有助于提升高职生心理健康水平。

3 讨论

研究发现高职生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重构。高职学生在课前进行知识学习,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数据进行分析反馈并在线辅导;吸收体验内化是在课堂上通过团体心理辅导互动来完成,教师设计结构化的团体练习,通过体验、学习、模仿等方式,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内化过程,提升了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同时也促进了合作能力、思考力等能力的锻炼。可见,心理健康课程是有效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心理疾病发生的重要手段[4],并且慕课背景下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翻转课堂教学效果比传统课堂教学更加显著。

另外,研究发现第二课堂建设是增强高职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针对高职生自我否定、自我效能感低等的心理特点可以通过心理类活动、户外素质拓展帮助高职生建立良好的心理韧性和可靠的社会支持系统,使其在遇到困境时能有效利用资源尽快摆脱困境。参加社会实践、顶岗实习,可以让高职生在社会生活中体验职业成功感,逐渐修复原有固化的习得性无助感。

猜你喜欢

高职生团体辅导
高职生生涯适应力与求职主动性关系实证研究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当代女高职生婚恋观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如何引导高职生理解《三国演义》中的英雄情怀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
高职生学习投入状况及对策研究
和谐班子——团体活力的绝对优势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