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医“治未病”与孕前保健

2018-10-23田梦菲陈涤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8年9期
关键词:治未病子代调理

田梦菲,陈涤平

(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 210023)

“大健康”时代人们对健康怀有更高的追求,已病治病已无法满足人们对健康的要求,未病先防,积极主动维护身体健康,使得古老的“治未病”理念显现出更加重要的时代意义。然而 “治未病”有着理论的超前性和实践的滞后性,提及“治未病”的具体实践往往让人找不到落脚点,而孕前保健便是“治未病”很好的切入点之一[1]。

中医对人体的健康状态以及生命长短的认识,关注先天禀赋和后天调养两方面。先天禀赋即个人在未出生时上代为其提供的物质基础及上代健康状态为其健康状态奠定的基调,后天调养则与其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等有关。先天禀赋与父母的健康状态有关,尤其与母亲的身体素质有密切联系,母亲孕前及受孕时的身体状况会影响到孩子未来的健康状况。谨慎的“治未病”同样应重视母代健康对子代健康的影响,将“治未病”覆盖生命的全过程。

1 孕前保健与“治未病”古今概述

古老的中国是特别注重子嗣和传承的国度,在妇产科领域产科的发展也远早于妇科。在生产力低下的年代,人们对后代及其发展予以高度的关注。基于这种民族文化和心理,中医学也在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嗣育及优生思想,其理论与实践于现代仍能发挥积极作用。中医学十分重视子代与父母体质的关系,提出“人之始生……以母为基,以父为楯”(《灵枢·天年》)的观点,更是提出“地则母之血也,种则父之精也”(《女科要旨·种子》)[2],把生育喻为播种,母亲喻为土壤,强调土壤是否肥沃关系到孩子成长的优劣。子代禀受父母之气而生,“人之禀气,或充实而坚强,或虚劣而软弱。充实坚强其年寿;虚劣软弱失弃其身”[3](《论衡·气寿》)。先天禀赋关乎寿命短长,以至于古人选择受孕时机也十分谨慎:“欲求子者,全在经静三日以里交合……斯时,男女无暴怒,毋醉饱,毋炙辛热,毋用他术赞益……交而必孕,孕而必育,育而为子,坚壮强寿”(《广嗣要语·直指真元论》)[4]。这些理论或可取或谬误,但可肯定的是在孕前通过调整饮食起居、精神情志,施以针灸、膏摩、汤药等对男女身体进行综合调理,使双方精充血旺,让身体在最佳状态受孕,能使孩子秉承良好的先天条件,所谓“夫禀之气渥则其体强,体强则寿命长”(《论衡·气寿》)[3]。此类孕育及孕前调理的思想与方法散落在浩瀚的古籍文献中,足见古人对生殖健康及人口素质的重视。

表1显示,在现代,孕前保健(Preconception care)的概念首先由欧美等发达国家提出,且在部分国家已形成了系统的孕前保健服务模式。而我国对孕前保健的关注较为滞后,直到2007年国家卫生部颁布《孕前保健服务工作规范(试行)》[5]明确指出我国进行孕前保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和先天残疾发生的宗旨,规定了孕前保健的服务内容为健康教育与咨询、孕前风险评估、健康指导与干预3个方面。但总的来说,我国的孕前保健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人们对孕前保健的认知度较低,孕前保健服务的提供能力也明显不足。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孕前影响因素及对策的研究呈上升趋势。在此背景下,运用中医“简便效廉”的孕前保健方法,服务于广大备孕女性,符合我国多人口、医疗支出大的国情。

表1 影响母代生育能力及子代健康的孕前主要因素及对策

2 孕前保健的“治未病”意义

“治未病”体现的是预防思想,孕前保健对子代而言预防的是“出生病”和“终生病。”研究发现,通过孕前保健可降低新生儿出现巨大儿、先天性心脏病、畸形等先天疾病和出生缺陷[6-8],同样能降低长大后糖尿病、高血压等代谢疾病及哮喘等免疫相关疾病的易患性[9]。研究也发现,孕前保健甚至能提高子代的心理健康和认知水平,提升子代的学习能力,并使得子代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去抵御人生中各种可能发生的疾病[10]。对于母代而言,预防的是“妊娠病”和“产后病”。研究发现,通过孕前保健在孕育前拥有良好身体素质的女性,在孕期的不良事件如妊娠糖尿病、高血压、呕吐、腰痛等发生率降低[11-13]。同时,接受孕前保健女性生产时的不良妊娠结局,如早产、滑胎等发生率均较未接受干预的女性低,且孕前保健的女性在产后患上产后疾病如产后抑郁的几率较低,产后住院时间也较短[14-15]。不仅如此,孕前建立起的良好生活习惯,加上产后调理可为女性产后的整个生命过程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便是孕前保健的“治未病”意义。

3 孕前保健的“治未病”实践

孕前保健可建立为优生咨询、孕前检查、健康教育、孕前干预“四位一体”模式,首先为有生育需求的夫妇提供优生咨询、孕前检查,再根据结果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医疗干预或其他干预,并对考虑生育夫妇进行健康教育。孕前女性可大体分为健康、亚健康(体质偏颇)和患有特定疾病的三类人群,在对这三类人群进行孕前保健时应分类管理,健康女性应以健康教育为主,指导其趋利避害,规避危险因素,如吸烟、饮酒、噪音、药物,辅以增强体质的调理措施如食疗及其他中医保健方法;亚健康人群则通过中医体质辨识,确定体质偏颇对体质进行调理,使身体恢复到平和状态,气充血旺再考虑怀孕;患有特定疾病的女性则应确认身体状况是否能承受妊娠,并对疾病进行积极干预,待疾病治愈或病情控制后谨慎备孕,如肥胖女性应在孕前减重,合理饮食将BMI控制在正常范围等。同时随着时代发展,带来了两类生育问题的特殊人群,“不孕”和“高龄”也是尤其要注重孕前保健的人群,中医在对这些人群的调理上同样占有优势。

孕前保健行之有效的“治未病”方法,一是中医体检、体质辨识。通过中医“四诊”结合体质辨识判断女性孕前健康状况、气血盛衰及体质偏颇,辨证施治、辨证施养,提高女性孕前身体素质[16];二是穴位按摩。通过一定时间的穴位按摩刺激,如对足三里、肾俞、血海、太冲等穴位进行干预,可改善孕前偏颇体质,提高受孕率,减少孕期并发症等[17];三是助孕方药。针对不孕(或不易受孕)女性、高龄备孕女性、既往有不良孕产史,如习惯性流产的特殊备孕人群,在孕前施以针对性的方药调理,如有研究发现孕前给予滋肾育胎丸可有效改善高龄备孕妇女性激素水平,提高妇女妊娠率和降低流产的发生[18]。除此之外,尚有大量中医药可用于孕前保健,这些方法既能帮助女性科学备孕,也能达到提高人口素质“治未病”的目的。再则开设中医孕前保健门诊,建立孕前保健数字化管理系统,都将是可行之法。

4 结语

“治未病”的核心内涵是“未病先防”,“未病”阶段是很宽泛的时间概念,“治未病”理念的运用不应只是仅仅局限在对出生后个体疾病的预防,也理应重视出生前甚至考虑上代对下代的影响,这也符合中医学理论关于先天与后天对人体共同作用的认识,“治未病”重在养护,既养先天也养后天,孕前保健是中医“治未病”思想在先天方面的体现。

然而,“养后天”现在已经受到足够的重视,“养先天”则稍有不足。无论在古代或现代,“养先天”都要求重视孕前的养生保健。在社会高度发展、健康要求高涨、生育压力加剧的今天,孕前阶段的健康调理十分必要,不仅影响到未来孩子的健康,也影响着母亲孕前、孕期及生育后的健康状况,运用中医“治未病”思想对备孕女性进行疾病防护和健康调理,有利于提高子母两代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中医在孕前保健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有待挖掘和发挥。

猜你喜欢

治未病子代调理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子代心血管疾病关系研究进展
孕前肥胖、孕期增重过度与子代健康
脾胃失调该如何调理
流翔高钙系列肥 我能土壤调理剂
调理聚合物组合在洗发水中的应用
秋季蛋鸡 抓好调理
不同种源文冠果优良子代测定
大学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孙思邈治未病观与养生理论探析
朱长刚:大医更要“治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