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画由心生·日记画与小构图作品展研讨会纪实

2018-10-23供稿陈发奎

少儿美术 2018年5期
关键词:作品展美术老师

■供稿/陈发奎

画由心生· 日记画与小构图作品展研讨会现场

主持人陈发奎:(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委会委员兼学术研究中心主任)

走进美术神圣的殿堂,我们的心自然安静下来——

“画由心生日记画与小构图东权艺术进修学校美术作品展”学术研讨会开始,请举办这次画展的东道主上海松江区东权艺术进修学校的尹东权校长致辞。

尹东权:(上海松江区东权艺术进修学校创办人)

各位领导、专家、老师和朋友们,上午好!热烈欢迎大家的光临!我从事儿童美术教育三十多年来,竭力想到给孩子们一个及时合理的教育。今天展出的作品多为习画两年左右孩子们的课余习作,期待能与大家分享。非常感谢中国美协少儿艺委会学术研究中心支持我校主办了此次画展。感谢嘉兴市政协王主席的力荐,由嘉兴美术馆承办、嘉兴旅游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及嘉兴兰庭特色文化酒店协办的“画由心生·日记画与小构图东权艺校美术作品展”今天终于在嘉兴美术馆隆重开幕了……谢谢大家!

陈发奎: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儿童绘画展,在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儿童美术作品展,但是像尹老师今天所展出的带有学术性的学生原创性作品展示,在全国比较少见,在嘉兴可能是第一次。尹东权老师有一手画速写画肖像的好功夫,同时,他辅导学生从速写入手,从生活出发,创作了一大批丰富多彩的儿童绘画作品。今天的活动是一个学术性的高端研讨,我们请到了来自北京的嘉宾。现在我们请尹少淳主任讲话。

尹少淳:(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委会主任、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教育部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

今天是周末,周末好!刚刚陈老说尹主任讲话,我还在找哪个尹主任呢?我来了以后,因为和尹东权老师一个姓,听见有人老在说尹老师画得真好,想想好像说的不是我。(笑语)也有小朋友说:尹老师你长得真帅啊,我就特别高兴,又一看说的也不是我,而是他——尹东权老师,我被人叫尹老师,尹东权老师也叫尹老师,所以这两天一直处在幻听之中,因为我们是互通的。

首先,我说一下尹东权,他是我认识很久很久的大哥。别的我不多讲什么大道理,仅从一些小事谈起,我们俩在台湾参加活动,主办方把我们俩安排在一个房间,然后我们真的变成了尹家庄。我俩也不年轻了,有一天晚上,他起来方便,看见我被子大部分掉在了地上,尹老师前来帮我把被子盖上了。其实我那时候已经醒来了,虽然谈不上感到热泪盈眶,但是一阵暖流,好人哪。

陈发奎

尹东权

因为他做的事他不和别人讲也不留名。所以尹东权大哥,心善,师德极好。我们讲个人道德:真诚、宽厚、挚爱、执着。虽然这些是个人道德,但是他都会渗透到职业道德中去。从职业道德看,我不相信师德、个人道德不好的人,可以把公德做好,会把职业道德做好。他这么久从事儿童教育,按陈老的话就是循序渐进,不断地向前走,走到今天这个地步,所以我们说与人的德行是非常有关系的,一个师德、个人品德不好的人要想做大事情很难,因为你终究品德上有缺陷,会在你职业上反映,我们说做学校做少儿教育,肯定是和经济有关,但是经济不是唯一的,更主要的是自己以什么样的态度来从事教育行业,把这种关爱、这种个人品德投射到事业中去。今天我们看到这个展览,有很多孩子的感言,也看到很多家长的感言,这是大家对他做的贡献充分肯定。我也看到他的整个作品展,发现他对于生活这块非常重视,让儿童直接去面向生活,用对生活的感受,激发他们的情感、思想。然后,再用他的方法去表达,对于这点我就觉得特别。前段时间我参加了一个大型的活动,发现很多的孩子在画竹子、梅花,这种题材也无可厚非,传承中国传统的文化和优秀美术,也是我们儿童美术教育重大的责任。但是有一个缺陷,因为中国画的学习,可以没有见过老鹰、老虎、梅花,与成人一样的学习,借古今摹本临摹,因此很多孩子们的画,像成人画,没有什么自己的生活感受。而东权老师一直是鼓励少儿艺术教育要面向生活、面向实际生活,我们也看到了这里很多都是生活的剪影,他有一套对少儿的指导方法,这套指导方法,首先是他自己以身作则,这些速写啊,这些肖像作品,那是了得,我曾被他画了两张,我要把这个隐瞒下来,下次再让尹老师画几张。所以我觉得他是在这个浮躁的、动荡的、潮起潮落的、花开花谢的少儿美术教育中,有他自己的法则和定义,他始终坚持着从事教育,坚守着少儿美术教育理念,是值得少儿美术教育的同仁们学习的。再次祝贺他这次展览圆满成功,祝东权大哥艺术常青,在明代有个松江画派,也祝愿他成为上海松江画派少儿美术教育的领头人。

尹少淳与尹东权

陈发奎:感谢尹教授,教授的幽默是智慧的表现。你们看这两位在一起就是双尹(赢)。下面请领导来致辞。

傅炳建:(松江区教育局副局长)

通过少儿美术教育的写生活动,结出两地联姻的丰硕成果。

王淳:(嘉兴市政协副主席)

以孩子为中心,从孩子的心灵体验、孩子的感受出发,让孩子去创作,这样使得每一个受到他教育的孩子感觉得到尊重,都感觉到这个世界是很温暖很真诚的。这就是我最佩服尹老师的地方。

陈建江:(嘉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

从娃娃抓起,把我们艺术的种子,从小在心扎根。所以我也衷心地希望,我们接下来嘉兴和上海松江互相直接的文化交流能越来越广泛,在多渠道多方位开展合作。

张红伟:(松江文明办特派代表)

侯令

日记绘画这个方式,不管对于家庭文明建设,还是爱家乡爱祖国教育,都是一个非常好的载体,所以我们文明办确认了在以后的工作当中,要充分利用我们尹老师这样一个平台以推进我们松江的文明建设。

陈哲峰:(嘉兴市南湖区教文体局副局长)

尹老师辅导的这些孩子们的作品能贴近生活,贴近他们身边的生活情景,从写生入手,给我们带来了一份清新、自然、淳朴的感觉和本体。

侯令:(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委会副主任、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

我简单地讲三层意思:第一,我觉得咱们的尹老师是一个非常敬业的有道德的人,可以称为一个君子,在全国的美术教育界有着良好的口碑。因此,他今天能够举办这样一个展览,是他几十年心血的结晶,相信这个展览一定会成功,而不是预祝。第二,我想说的是,从尹老师的展览当中,我们看到了现代的美术教育中像他这么对教育有如此执着追求“艺术来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的这种理念,所以他的展览应该代表了美术教育的一种理念,这就是陈发奎老师在题词当中写的“专业精神”,我非常同意这句话,因此,尹老师的这种模式应当好好地研究,值得好好总结,我想这也是我们美术家协会少儿艺委会的一个义不容辞的责任。第三,日记画与小构图作为展览的一个主题这样的一种形式出现,在全国可以说是第一次,我看到了我们的孩子,他们拿着画笔走向街头公园,甚至在父母玩手机、在厨房做饭、睡觉、家庭聚会等等情景,都能够拿起速写本和画笔记录下来,这不仅反映了尹老师的一种理念,而且倡导了这样的一种形式,让我们的孩子更加关注生活,美术活动具有了一种特别的意义,刚才也跟尹老师表示了,一定要把咱们孩子的这种成果宣传出去介绍出去,谢谢大家!

李力加:(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委会委员、浙江师范大学教授 )

李力加

感谢给我机会,和尹老师相识也有十几年的时间了,实际上尹老师他的教学和他的研究,一直秉持着以孩子本身生命的这种感悟、对生活的感悟、对各种细节的感悟这个视角出发,去引导孩子捕捉生活的这种亮点。这次展览会,包括之前他连续做的几次展览会,我都参与了,我以为研究尹老师的儿童美术教育,从1991年在中国专业美术学院进行儿童美术作品展就开始了。当年这个展览会,浙江美院的教务长全山石先生给予极高的评价,为什么他作为一个学习苏联油画的著名画家,对研究中国儿童美术教育史和儿童造型的方式,能这么关注?实际上也引发了对我们的基础教育的思考,在我们基础教育当中该怎么样引导孩子培养美术这个能力的发展呢?实际上都能从尹老师这个作品展中获得很大的启示。因此我觉得他这次推出这个展览,对我们学校的基础教育也有非常好的启发,也对少儿美术研究有这么一个启迪。因此我看好这个展览会,我为什么特别关注和支持这个展览会,是从这个角度去研究的。预祝展览成功,也祝贺尹老师在这个方面能做出更加好的成绩,更希望能够实现我们尹少淳主任说的做成我们“少儿美术教育松江学派”。

陈发奎:下面是我们这次研讨会的具体的展示部分,请我们尹东权老师介绍他的一些教学体会、心得。那么我作为主持人时间会控制好的,给家长和诸位嘉兴的老师们留出时间来进行互动。希望你们有什么想法有什么建议,或者写成纸条或者直接就提问,好不好?现在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请我们的尹东权老师介绍。

尹东权:大家好!我1986年成为上海市松江县少年宫的一名少儿美术指导教师,并将此看成是我的一项事业。1990年上海市教育局将我的儿童美术教育列为特色项目,1991年6月4日“松江少年宫少儿美术作品展”在浙江美院陈列馆被隆重推出,据说这是我国第一个在高等美院展出的少儿美术作品展。此展由上海美术馆方增先先生写的序言,上海中国画院院长程十发先生题的展名。他俩及浙美朱金楼教授,上海美术家协会主席、著名版画家沈柔坚均为画展题词致贺。次日《杭州日报》(1991年6月5日)报题为:“松江少儿美展,令人相见恨晚。”浙江经济台现场采访全教授。他说:“全国要向上海学习,上海的素质教育走在全国的前列。”浙美学报《新美术》也通栏选发了画展的作品。

1997年香港回归那年,上海画报出版社、上海青年文化活动中心、松江区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室等为我在该中心举办了“尹东权美术教育活动周”。

这次展览的作品是孩子们课余画的写生和小构图,鼓励他们养成天天画的自习习惯,故又称之为“日记画”。

教孩子画画贵在引导启发,倡导独立思考。提升智慧的同时必须兼及人的品格、品行、品德、品位的培养。有从善高尚的品质,才有好作品诞生的基础。所以,给孩子们课余作品的评析、交流、分享很重要。这样的互动,能给予孩子思维上的影响,培养赏析画面的眼光。我很注重学习的过程和状态,20世纪80年代就在教室内写了“专注、大胆、勤奋、创新”八字。

一位学员妈妈与我说:“我儿子画得一般,又顽皮,不守纪律,是我们做父母的一块心病。幸亏老师的鼓励和要求,我儿子变化了,现在他懂事了,进步了。”可见少儿美术教育,必须重视育人的效应。 “以艺启智,导艺育人”,重点就是“育人”。

1995年丹麦朗纳斯市政府在该市图博馆为我和我学生的作品办了展览,1996年我又参加了哥本哈根中国文化艺术节,1997年在上海举办了“尹东权美术教育活动周”,终于1998年由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为我们出版了《绘画启蒙速写集》和《绘画学步创作选》。方增先老师亲自为画册写了序言。

梅湾街活动合影

学画要学“造型”,要培养原创的个性化造型语言。但仅把卡通、简笔画、临摹老师范画或只是让孩子自由发挥视为造型学习,这样的习画模式势必会发生“瓶颈现象”。所以,东艺面向5~8周岁的绘画启蒙课程一开始就将习画往视知觉能力培养的方向引导。首课《“你看清楚了吗?”——点、线、面、体间的变化、联系和默写》就触碰了儿童学习造型的难点、难题,去尝试艺术概括的方法,学习如何观察、比较和对照……

陈发奎:谢谢尹老师的经验分享。今天我们这个展览是别开生面的,我们的研讨会,将要别具一格。所有的来宾、家长都可以提问,和台上的嘉宾进行互动。因为少儿美术教育的许多问题使家长们都很困惑——

从事少儿美术教育的家长提问1:市面上那些美术培训机构太千篇一律,混杂。如果针对这种少儿美术的审美、造型和鉴赏,该怎样去提高小孩子的能力?

尹东权:刚才已经说了如何培养造型能力的方法、路径,从默写切入,利用好点滴的时间养成每天画一点的习惯。大自然是你最好的老师,由默写导入写生,多画写生、多画速写,由简入繁,循序渐进。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意”?要从“小构图命题”的学习起步。通过为自己的画面取画题的尝试,逐渐累积起创意的经验。所以,鼓励“日记画”的习惯,每天必须去想今天该画什么,去思考和发现哪些可以入画。

在鉴赏方面的学习,可以从一些大师的作品中汲取营养,鼓励多观摩美术馆、博物馆的展览。在每次课余作品交流分享中,也能获取经验。孩子拿来的好多画我们必须要看,然后给他意见,好像病人一样,去中医那儿去诊断。他身体有问题,诊断了以后说问题不大,我给你调整一下,给你几味药一吃就好了。画也是一样的!画得好不好,在于它的关系对不对,关系对了就叫好画,关系不对就叫差画。就像你再好的面料啊,如果说做的式样、颜色搭配不对,再贵重的面料,你也不会穿身上,因为关系不对。我们在教学中也要让孩子们欣赏到一些中外大师们的作品,并选择一部分与孩子们一起互动、评析、分享,这对于提升孩子们的鉴赏水品也十分重要。

猜你喜欢

作品展美术老师
美术篇
作品展
小主编作品展
小主编入选作品展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