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纪实习作教学的有效性
2018-10-22熊新民
熊新民
摘 要:小学的作文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直接关系到小学生的作文水平、语文水平,甚至对小学生的语文修养有一定的影响。然而对于学生来说,写作一直是他们的“顽疾”,不知从何下笔,对实际生活的观察和感知缺乏引导,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写、恐惧的反感心理。相比大胆的想象作文,偏于对现实生活的记叙和情感表达的纪实写作可能更难让学生接受。本文主要介绍记实习作教学的有效性的理论与实践方法。
关键词:小学;习作;语文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习作的要求有所调整,更加明确了小学习作的教学目标与有效性评价。明确小学习作的目的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对写作速度和写作字数不再做过多要求,目的是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增强自信心,使学生不再对作文写作感到恐惧与厌烦,从敢写到乐写、好写。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小学生对于纪实作文的兴趣遠不及对想象作文的兴趣,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纪实习作教学的有效性,依然是个大问题。本文从实际出发,提出以下三点措施用于提高小学高年级纪实习作教学的有效性。
一、引导学生对真实生活进行细致观察
对于学生来说,接触纪实作文,常常遇到的难题是“没东西可写”,不知道从何下笔。他们因为对现实生活缺少足够的注意与思考,难以写出生动的文字。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必须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解决这个问题。比如鼓励学生对生活细节进行观察与思考,如课后布置学生去观察某一特定的景物,或参加某一次活动,或记述熟悉的某一个人。让学生学会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参与某一事件或活动或某种行为后自己的切身感受。比如让学生在三八妇女节为母亲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写作中把事情的经过交代清楚,引导学生对细节进行观察与描写,对自己亲身经历的感受进行表达,将自己对身边人和事的感受进行描述。预设生活场景,比如组织一场比赛,教师亲自参与,针对比赛的过程和结果以及精彩瞬间等给学生引导和暗示,切实解决学生无东西可写的问题。相信经过这样的设置情景与引导之后,学生一定能学会对真实生活有着更细致的观察与思考,学会丰富作文内容,无话可写的次数就会越来越少。
二、建设生动活泼的作文讲学课堂
课堂讲学是否足够新奇、生动、多样,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讲学内容的兴趣与接受程度。因此,建设生动活泼的作文讲学课堂,对于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来说至关重要。这对教学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使自己的课堂更加生动活泼,让学生乐于接受,课前进行充分的备课是必须的,也是一种挑战。具体到纪实习作讲学课,讲课内容切忌空泛无趣,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明白为什么有些作文写得好,好在哪里,为什么有些作文写得差,错在哪里,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鉴赏水平和写作水平。
坚持让学生从范例中体会写作规律。对学生习作中那些夸大其词的描写、张冠李戴的用词等比较普遍的典型错误,可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场景的模拟还原,辅以幽默语言和夸张的肢体动作进行讲解,使教学课堂充满生动的气息。让学生知道错在何处。注意选择那些充满情趣、富有特色又符合教学要求的文章或习作,引导学生对文字中的情趣、语言的美感和细节的描述等进行赏析,力求激发学生的悟性,从中得到启迪。
课堂是否足够生动,与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师生的交流有很大的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较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允许争论。对好的学生作文给予较多的表扬和激励,让他们充满信心,在写作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三、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修养
小学阶段正是个人成长过程中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纪实习作教学中,作为教育工作者,更要注重对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培养的是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学生。为了达到这个要求,教师要把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习作教学的每个环节。教师要通过作文了解学生对家庭、学习和人际交往等生活各个方面的看法。密切关注和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思想道德品质。对学生的消极情绪要及时了解与备案,学会倾听和疏导。如在以“成长的烦恼”为题的作文中,可以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和心理状态,还可以设置课堂交流,引导学生打开心扉,主动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完善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高年级纪实习作的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需要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尽职尽责,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的语文作文素养。只要教师自身热爱教育、热爱生活、认真负责,积极乐观,享受教学的乐趣,自然能够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观察和思考、能够建设一个生动活泼的课堂、更能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许杰.小学高年级记实习作教学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7(A5):51.
[2]胡翠娟.学生习作时如何让纪实想象形成感情真实[J].考试周刊,2015(81):48.
[3]谢静.小学生习作写“真情实感”与“真人真事”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
编辑 李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