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2018-10-22吴艳芳
吴艳芳
摘 要:小学数学新课标强调课堂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互动,并在课堂互动中构建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那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互动,又如何提高课堂互动的有效性呢?对小学数学课堂活动中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展开实践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互动;实践
数学学科知识比较抽象,比较严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引导学生在课堂互动中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即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主动构建知识、主动应用知识。教师要引导班级内的所有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充分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那么我们教师如何实践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提高其有效性呢?
一、活动竞赛,促进师生互动
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活动或者是竞赛活动,来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互动。例如教学“认识小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比赛,简单点的可以是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尽可能多的小数,然后每人一分钟的时间,看看谁在一分钟的时间里读出的小数最多,谁就获胜;难度大一点的就是团体竞赛,就是以小组为单位,举例说出生活中的小数,也是每组一分钟的时间,看看哪一组举出的例子最多,最具有代表性。竞赛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对获胜的个人或者团体进行奖励,以此来激励学生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课堂互动中。
二、小组合作教学,加强生生互动
课堂教学中,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进行生生互动的时候,教师要鼓励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动脑、动手、动口。小组讨论是进行生生互动的有效方式。在进行小组讨论的时候,学生能够在小组中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且在进行小组讨论的时候,学生之间没有限制,可以进行随心所欲的沟通和交流,他们的思维会碰撞出火花,进而就会高效地构建知识。在进行小组合作教学之前,教师要对全班学生进行有效分组。在综合考虑学生的家庭教育、性格习惯、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对学生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分好组后,一般不轻易调动组内成员,而且要引导学生明确小组内的分工,如选举出小组长,如有负责记录小组内的讨论过程的,如有代表小组进行总结汇报的,如有专门监督小组内的纪律的,等等。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三年级的“周长”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讨各种物体的周长,以及计算周长的方法。如学生在自主预习教材内容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列举尽可能多的生活中物品的周长。然后学生们围坐在一起,有的说数学教材的周长就是它四个边长的总和;有的说教室里黑板的周长就是它四边的总和;有的说写字桌面的周长就是桌面四边的总和;有的说文具盒正上面的周长就是正上面四边的总和;有的说无论什么形状的叶子,它的周长就是叶子边缘线的总和……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只要有一个学生说出比较新的一点,那么其他学生就会受到启发,顺着该生的这个点,延长到线,进而延长到面,说出好多丰富的例子。他们的举例越丰富,越说明他们已经完全理解了周长的概念。
三、多媒体教学,增强师生互动
多媒体信息技术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渗透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其中就包括教育教学领域。由于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片、文字、视频于一体,它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将静态的知识动态化,因此它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互动中。例如教学“观察物体”,这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知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并能从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观察辨认简单物体的形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熊猫的正面图片,引导学生回答他们都看到了什么。图片直观形象,学生们会马上回答:看到了熊猫的眼睛、脸、肚子等。然后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熊猫的侧面图,引导学生们回答都看到了什么,学生们有的说左面,有的说右面,教师引导:这些左面或者右面统一叫做侧面。最后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从上面看到的熊猫图片,引导学生回答他们都看到了什么,学生们会说:看到了熊猫的头顶。这些问题都比较简单,学生会非常乐于回答,他们的积极性会被充分调动起来。在学生们兴趣盎然的时候,教师进一步提问:这个熊猫图片具有明显的特征,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来是哪一面,那如果是一些没有明显特征的物体,我们该如何辨别它们的各個面呢?在提问的同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长方体的正面、上面和侧面的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辨认。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研究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符合新课改的需要,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需要。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提高,切实提高课堂互动的有效性,使之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潘向和.小学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的有效性探讨[J].中华少年,2017(24).
[2]靳远.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J].新课程(上),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