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8-10-22戴启鹏
戴启鹏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微课的应用,使小学语文在教学中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可选择性,微课因自身特点,与传统语文教学相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较高的效率,是新课改对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浅谈一下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及应用。
关键词:微课;小学语文;应用
小学语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教育中的基础教育,但是在传统语文教学中,因为教学形式单一,课堂时间较长,内容较为繁琐,使学生感觉语文课堂枯燥乏味,对课堂内容不感兴趣,学习效率低下。在新课改要求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下,微课应运而生,对现代小学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微课的优势及在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1.微課的概念及在教学中的优势
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微课是借助于现代的流媒体技术,将教学内容制成短视频的形式,是在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发展的形势下逐渐形成的一种教学模式。微课作为一种新颖的现代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因其短小精炼、重点内容突出、案例性强、对学生吸引力大、时间短、效率高等特点,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具有较大的优势,也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学生的喜爱。微课强调对重点知识的突出,直奔教学主题,以简洁易懂的方式,结合视频的直观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是以后教学不断发展的趋势。
2.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虽然微课与传统的教学相比有较大的优势,但是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并没有得到普遍应用,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因为小学语文教师一部分年龄偏大,特别是偏远的农村地区,教师对现代的流媒体技术还不熟悉,微课资源又相对较少,搜集难度大,虽然知道微课的好处较多,但是面对现实,又不得不放弃使用微课这种教学方法。其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微课的真正内涵理解有大偏差,错误地认为,微课授课时间短,内容较少,仅仅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微课作为语文教学的一种增鲜剂,只重视形式,而不注重内容和教学的有效性。所以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难取得应有的效果。
二、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语文知识,同样还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小学阶段是学生处于身心各方面都逐渐成熟的关键阶段,对新的教学模式比较感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抓住这一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例如,在学习《盲人摸象》时,因为很多学生都没有真正见过大象,只知道大象的体积很大,但是无法直观感受人与大象相比较的画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利用微课的优势,通过视频课件的播放,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到人类在大象面前是怎样的对比效果,也能更深刻地体会课文中为什么盲人在摸象时,对大象会有不同的理解,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拓展学生知识储备
小学语文课文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每篇课文都包含了一定的思想内容或者具有一定的哲理,教师应该利用微课资源,帮助学生深入学习,深刻理解语文课文的中心思想,拓展学生的知识储备。例如,在学习《做灯笼》这篇课文时,学生在生活中对灯笼都不陌生,特别是在特大节日,像春节,灯笼到处可见,课文中也对灯笼的做法有详细的说明,但是文字太过于抽象,对没见过做灯笼过程的学生来说是很难理解的。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的优势,把做灯笼的步骤以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一一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对灯笼的做法一目了然,同时还可以边看边做,对拓展学生的知识储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3.激活学生的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在向学生传授语文基本知识的同时,也是对学生思考能力、探索能力培养的过程。然而实际的传统教学只重视知识的传播,轻视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利用微课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培养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例如,在《小马过河》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小马过河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小马过河时的心理过程及思想斗争,然后向学生提问,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会怎么做、应该怎么做,联系实际,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
微课是在现代教育过程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的一种新颖的教学形式,适合小学生的身心成长特点,具有比传统教学效率高等更多的优势,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教学实际,把微课的教学优点深入地融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郝迎英.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3):49-50.
[2]杨清涛.浅谈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文学教育(下),2016(11):102-103.
[3]别新均.浅谈微课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培训,2016(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