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教育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
2018-10-22田丽丽
田丽丽
“生活即教育。”这句话相信很多人都听过,的确,生活中时时处处、点点滴滴都提供了鲜活的教育资源。新课改也倡导品德教学要回归学生生活,尤其强调现实生活在儿童品德教育中发挥重大作用,所以在品德课程的教学中教师更要特别关注儿童的生活,品德教学要紧密联系儿童的生活,让思想品德教育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
一、把学生的生活引入品德课堂
教材不是唯一的,它仅仅是我们手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在学生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却是我们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品德学科课程标准要求我们“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也就是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避免课堂教学与儿童生活实际脱節,单一采用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在品德课堂教学中,我尽力做到把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例如,在教学《我锻炼 我健康》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在课前收集自己平时跟随爸爸妈妈锻炼的照片并且带到课堂上来。上课时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两个小问题:(1)你平时是怎么锻炼的?(2)你喜欢锻炼吗?为什么?这个时候同学们在小组内七嘴八舌地开始讨论交流,每个人都按照发言顺序讲解自己是如何进行锻炼的,同学们有的眉飞色舞,有的指手画脚,有的站起来进行描摹讲解……看着同学们有趣积极的讲解,我也深入到每个小组,了解孩子们的心声。小组交流结束,我让小组代表依次发言,同学们听着,不时有阵阵掌声。这是他们的生活,这是他们的亲身经历。尤其是六个小组发言后,大家都发现了一个共同的道理:坚持锻炼身体好,锻炼要坚持。这节课品德教育便水到渠成,不言自明。
一节课下来我把学生的生活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讲,讲解自己的生活,通过自己的讲解,学生由情入理,增强了自己的道德感知,提高了自己的道德认识,并且在生活中身体力行,继续坚持,这才是将德育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实现生活即教育的育人目的。
二、教学方式要生活化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教育的主体,我们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品德课堂呈现生活,让课堂活动生活化,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品德形成在各种活动中实现。
1.角色扮演可以使学生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
课本剧的角色扮演能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让学生融入文本中,让文本中的情境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唤起他们已有的经验和体验,既形象又生动,并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参与辨析。
我在教学《文明的小客人》这一课,就采用小组表演的形式,让全体同学都参与。首先我让小组进行角色分工,然后每个人记住自己的台词,首先在小组内进行表演,老师进行观摩指导;组内表演结束后进行小组展示,同学们表演得很到位,通过故事情境再现,同学们明白了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够做一个文明的小客人,要注意哪些文明礼仪。同学们在表演时都有自己丰富而深刻的情感体验,感到自己在平时的生活中不能够那样做,要讲文明。通过这种角色表演的方式,大家由情入理,自然明白,就不需要老师的讲解。
2.角色扮演能够引领学生道德价值判断
引进日常生活中的角色扮演,旨在让学生阅读文本,加上学生已有的经验,再现生活中的某个行为片段,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同时通过这种感受形成价值观,提高判断是非的能力。
如我在教学《遵守交通规则》一课时,我把学生带到学校附近的红绿灯路口,让大家亲自观察红绿灯的变化,并且说出这个信号灯表示的意思是什么,让小组同学模拟放学上学时遇到这种信号时如何做,同学们通过身临其境的模拟,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深刻认识到如何做是正确的,如何做不正确,在日常生活中怎样遵守交通规则,不用老师讲解,学生心中已经有了自己明确的判断。
学生的品德形成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个渐进的过程,是知、情、意、行不断发展的过程,我们将品德教学内容带入真实情景,让学生进入角色,当学生对一件事物有了自己深刻的情感体验时,同时也增强了自己的道德判断。
三、课堂教学内容的拓展要深入学生的生活实际
在品德教学活动中,为了更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需要我们将课堂教学内容拓展深入到学生的生活实际,在亲身生活实践中践行课堂学习的道德规则,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并且不断总结,提高自己的道德认知水平。
课堂里、教材上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必须拓宽到学生亲身经历的生活中去,让学生亲自去接触社会,学生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在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真实丰富的情感体验中,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如我在教学《我们去游玩》一课,教学前,我先给学生布置学前任务:星期天,让和家长一起出去游玩一次,体验游玩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一起出行,自然会注意生活中应当遵守的规则和要求。当学生有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时,就在实践中完成了道德知识的学习。在课堂上,我让学生讲述自己发现的游玩规则,学生讲得头头是道,说得清清楚楚,教师只是组织大家说就可以,不需要依照课本来讲。大家在讲解的过程中完成了道德知识的学习,形成了深刻的道德感受。
正是在这富含生活性的情境引导下,把儿童与其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生活中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他们的生活,使我们的品德教学能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体验回归生活、高于生活、引导生活的理念,实现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树立一种“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的观念。换言之,品德课的教学要以儿童的生活为主线,以儿童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为内容,以密切联系儿童现实生活的活动为载体,以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为教学空间,让生活走进儿童,让儿童走进生活,让品德融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