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2018-10-22张梅
张梅
摘 要:新《语文课程标准》把中学生名著阅读摆到了比较明显的位置,各地的升学考试也把名著阅读纳入了比较重要考查范围之内,故正确引导学生在名著的海洋中畅游已经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以下是我对初中学生名著阅读教学的一些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名著导读;教学现状;对策
新课标的名著导读在初中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但是就目前的现状来看,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对于低俗文化的追求,家长对于学生成绩的重视,都忽视了名著导读的重要性,同时对于教师、学生和家长都提出了新的挑战。笔者对广东省某几所初中语文名著导读的教育教学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并提出了新的解决对策。
一、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现状
1.教师沿用传统教学方式。研究表明,大多数语文教师一直沿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而且在应试教育影响下,为了尽可能地替学生节约时间,他们用传统的填鸭式授课方式,把自己的名著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这样就代替了学生的阅读,节省了大量的课时和精力。他们会把中学阶段课程标准要求必读的几十部名著浓缩为一节课程,将名著中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的人物形象以及对应的相关典型情节讲授给学生,然后要求学生背诵,这样就可以轻松地应对中考。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学生的成绩提高了,但是对于名著阅读缺乏兴趣,对名著缺乏完整性的认知,使名著的重要性大打折扣。
2.学生毫无兴趣。互联网时代的初中生,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特别是被电子产品深深吸引,缺乏有效的自控力和自觉性。偶尔好奇地想去了解关于名著里曲折的有趣的情节,但当他们真正拿起书时,又抱怨难读难懂,确实是这样的,学生与经典名著之间存在文化上和心理上的差距。通过对广东省某几所初中生的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对于名著阅读缺乏兴趣,也没有好的阅读方法和习惯,不能体会阅读经典名著之美。在阅读的选择上具有一定的低俗性。初中生在整个社会浮躁心态的影响下,很难静下心来阅读一两本名著。他们大多专注于那些插图低俗而且情节轻松、思想浅近的书本,不愿意去亲近那些思想丰厚、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挑战性的名著作品,可以说对名著的阅读毫无兴趣可言。
3.家长的急功近利。据调查,大多数家长在课余时间为学生报了多个培训班,主要是数学、英语,想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也不愿意花费太多的时间和金钱去关注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在他们看来,这是耗费时间的,不利于成绩的提升,有的学生想去读书却有心无力。
二、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对策
1.改变方式,引导传授。名著导读的“导”字应该是指教育工作者,也就是中学语文老师,他们是学生真正的引领者和帮助者,他们不仅要在应试教育下提高学生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修养。科学的阅读方法技巧是阅读效果的重要保证,阅读方法具体指读者在进行阅读时所采用的一定形式和必要手段。名著导读就是培养习惯的一个环节,真正能够带领学生的就是老师。老师要转变传统的填鸭授课方式,不是将自己的内容直接传授给学生,而是要将教育教学方式作为一种学习上的引导。本次调查是以广东省某几所中学为调查对象的,有的中学语文老师的授课方式是引导性的,他们为学生推荐了中学生的必读书目之后,花费了大量的资金购买,每周开设两节名著阅读课程,保证每名学生都有充足的时间和资源去阅读。而且他们在教学中采用片段式的教学方式,提取名著中的精彩片段为学生讲解,真正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遨游在书的海洋里。让学生自己来总结名著的主要内容、主要人物和情节,制成相关的读书笔记,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还让他们养成了善于思考和总结的良好阅读习惯,这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还是很重要的。老师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去略读和精读。学生由于阅读时间短、少,就需要老师在引导的时候教会学生去略读和精读。精读就是对于优美的文学艺术、对名著作品中的重要情节进行细读,慢慢品味作者的构思和文采,认真细致地揣摩整篇文章的布局和情节,欣赏作品的妙词佳句和优美语句。在精读中还要引导学生进行部分到整体、整体到部分的研读,这样经过反复研读,斟酌优美语句,揣摩全文构思,进而把握名著的主要内容、文章的艺术风格和布局,真正深入其中获得内涵,受到作者情感的熏陶,感受经典的魅力,真正地把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2.合作交流,加强互动。学生之间应该加强沟通和交流,除了要把自己的书本交换给其他同学,还可以建立读书阅读小组,让同学分享自己的图书心得,并对小组的读书活动进行评比和奖励。同时,交流自身的读书体会,最后开展一个读书汇报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以下几种方式可以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例如,读书手抄报设计大赛、读书笔记展评、课本剧编排、即兴演讲、名著人物的辩论等等。具体来说,可以在学生读了名著之后,进行读书心得交流会,发表自己对名著的认识和看法,大家互相交流思想和认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同时加深对名著的理解和体会。另外,还要让家长参与其中,跟着孩子一起领会名著的魅力和博大精深,这样,家长就不会过多地要求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真正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不是拿成绩来比较孩子的进步,而是在更多层面上去看待孩子的成长和进步,形成对学生强大的支撑和动力。
3.开展活动,激发兴趣。名著导读应该是真正地使学生认知和理解名著的内容,可以开展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有关名著朗读比赛、成语接龙、成语大比拼等活动,还可以开展师生互动讲故事的活动。要求学生讲述他们最熟悉的名著中的故事情节。比如《西游记》中奇幻神话的情节、《水浒传》中反抗暴政的英雄人物、《鲁滨逊漂流记》中的冒险探索故事等等。在他们讲述的时候,唤起他们对人物和情节的真正认知,融入故事和情节中。
在中小学义务教育中,在持之以恒的名著导读中,要汲取前人经验,发掘兴趣,提升自我,认识自我,以便更好地发展和进步。现阶段名著导读中,教师要转变传统方式,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课后认真阅读名著,培养自身阅读的能力,養成主动阅读的良好习惯。名著导读这一模式在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中承担着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王灵熙,予锋.初中“名著导读”教学现状调查与改进策略[D].江西师范大学,2015.
[2]王灵熙,吕芳.教学做合一:《黄河,母亲河》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与反思[J].读写月报,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