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信息技术”,提升听评课水平
2018-10-22王琨
王琨
摘 要:信息化课堂教学评价改变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的模式,信息技术时代下,让评价从区分性评价走向发展性评价,从总结性评价走向形成性评价,从单一性评价走向多元性评价,从人工记录与统计走向计算机自动处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技术,融入评价当中,让评价更加便捷。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理念,融入评价当中,让评价走向高效。
关键词:听评课水平;信息化;课堂教学评价
教师之间的听课评课是校本研修的重要内容,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的普及,听课评课有了新的形式。现在很多学校都在利用移动终端进行学习,那么我们是否也可以采取移动终端进行听課评课活动,改变教师听课和评课的方式,提高听课评课效果。
传统听评课的场景是:教研组将相关人员组织起来听课,听课者记录下的常常是一些感性的认识,缺少一些理性的评判。课后大家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评课,执教者往往忙于记录而缺少分析与思考,过后常常回忆不起评课当中的细节,或只听取某些听课者的意见,无法做到兼听则明。
信息化教学评价是指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运用一系列评价技术和工具,对信息化教学过程进行测量和价值判断,为教学问题的解决提供依据,并保证教与学的效果。[1]信息技术时代下,让评价从区分性评价走向发展性评价,从总结性评价走向形成性评价,从单一性评价走向多元性评价,从人工记录与统计走向计算机自动处理。[2]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技术,融入评价当中,让评价更加便捷。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理念,融入评价当中,让评价走向高效。
一、评价手段信息化——听评课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听评课多采用一些纸质材料。课前发给听课者,由听课者根据授课情况,给予点评,课后再收集起来。由于纸质材料不方便收集、整理,即使整理起来也耗时费力,而且需要占用大量的存放空间,不易于保存。更谈不上将这些数据变成“财富”,为改进课堂教学提供数据支持。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改变这个现象,将这些纸质材料变成电子文档,这样不需占用空间,也易于保存,更重要的是通过数据整理和分析,可以提供给授课者参考,进而改进课堂教学。课前执教者将教学设计、课件和评价表上传到调查问卷平台,听课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容易获得教案、课件和评价表,让听课者更有针对性地听课、评课。日积月累,学校就会形成校本教研的资源库,供后续教研的分析、研讨。
二、评价过程信息化——听评课过程的转变
传统的评课是在听课之后,在组织者的组织下进行评课,听课者给予的评价更多的是总结性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对于信息技术的听评课,执教者课前将教学设计、课件和评价表上传到调查问卷平台,供听课者浏览;课上听课者浏览课前上传的资料并听课,然后对执教者进行及时评价;课后根据听课者的评价记录,执教者可以了解听课者对这堂课的整体评价和分项评价,进而改进自己的教学环节。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技术评价手段贯穿课前、课中和课后,让听评课更加有效。
三、评价主体多元化——听评课对象的转变
传统的课堂常常是听课的人多,评课的人少。原因很多,有的老师或许是因为忙于其他教学活动,能听课但无法参加评课活动;有的老师或许因为不善于在教师和专家面前畅所欲言……运用信息化评价手段,让每个听课者都可以“发声”,让执教者可以听到学科教师和学科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做到兼听则明。
四、评价数据数字化——基于数据分析的听评课
信息时代让很多传统的资源数字化,信息化评价方式亦是如此。传统的听评课,听课者都是将自己的想法或评价记录在纸质媒介上,这些记录在纸质媒介上的“数据”无法支撑执教者的反思。而用数据说话,不仅因为数据客观,更因为数据往往能够让我们透过数据看到真相,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并汇总、整理数据,为改进课堂教学服务。唯有将这些“纸媒数据”转换成数据,通过分析和比较,形成客观的分析报告,才能支撑执教者后续的反思和改进。现在很多调查问卷平台可以提供这种功能,在听课者边听边评价时,后台已经生成了对执教者某个评价指标的数据分析,执教者只要课后下载数据、分析数据、对比发现问题,就能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
当然,要让评价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可比性,关键问题是要制定科学可行的评价量化指标体系。在构建信息化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时,可以借鉴比较成熟的评价指标体系,再根据每项指标在教学中的作用大小来确定权重,使指标在量化的过程中客观,具有可比性,让信息化下的听评课助力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卢转华.信息化教学评价工具分析与研究[J].内江科技,2011(4).
[2]俞菁.形成性评价如何有效作用于主体性教育[J].新课程(中学),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