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VBA技术开展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实时诊断性评价实践研究
2018-10-22廖寅生
廖寅生
摘 要: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里,教师很难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全面地、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靠经验选择教学策略,学生很难普遍地、及时地得到教师的指点和评价,不利于技能的形成。对利用微软的VBA(Visual Basic Applications)技术能够在其桌面程序中执行通用的自动化任务的特点来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诊断性评价的时效性、准确性、普遍性是否可行进行了实践研究。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实时诊断性评价;VBA技术
一、研究背景
《广东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纲要(试行版)》中提出“评价应以课程所规定目标和内容为依据,采用多种形式,不断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改进教师教学,促进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管理和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当下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开展教学评价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缺乏跟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和内容相适应的教学评价手段,尤其是在涉及操作知识方面,教师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可用于教学决策方面的材料,教师在课堂上调整教学,更多地依据个人的教学经验,不利于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
(二)目前用巡视检查的方法进行评价所花费的时间很长,不能在课堂上全面地检测学生的操作情况,不能够准确地反映学生间的个性差异,不利于分层教学的开展,存在有些学生吃不到,有些学生吃不饱的现象。
(三)部分学生没有获得教师的评价反馈,不知道自己是对还是错,错了该如何纠正错误,长此以往,对学习信息技术产生懈怠心理,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
二、研究目标
本次实践研究的目的是利用VBA技术开发一套与广州市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所规定的目标与内容为依据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实时诊断性评价系统”。该系统包含教师端和学生端。教师端可查看每道题的答题情况,便于教师掌握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也可查看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师展开分层教学提供依据。学生端可以让学生查看自身的学习情况,指出哪些知识点还存在问题并给出学习提示,以这种有针对性的评价来促进和引导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实践运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实时诊断性评价系统”开展教学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收集可用于教学的材料,根据材料分析总结教师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改进的方案,使之成为促进教师教学技能成长的一种方式,充分发挥评价服务于教学的功能。
三、理论基础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行为和刺激之间的联结,把环境看作是刺激,把伴随的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所有的行为都是习得的。斯金纳认为“教学就是安排可能发生强化的事件以促进学习”,教学要在学生作出反应之后,应当有随之而来的反馈,即在行为后有一种强化性的后果,倘若一种行为得不到强化,它就会消失。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实时诊断性评价系统”利用VBA技术能够在其桌面程序中执行通用的自动化任务的特点,对学生的操作结果进行全面的、准确的诊断并将诊断结果反馈给学生,从而促进学生行为的习得。
四、研究方法
(一)调查法
实践研究前,使用调查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收集对师生实施诊断性评价存在的问题,找准问题的突破口。实践之后,使用调查法,收集师生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诊断性评价系统”的感受,与对照班级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班学生的学习意愿和作业完成情况,检测系统对教学的促进效果。
(二)行动研究法
根据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难以实施诊断性评价的现状,制定开发基于VBA技术的课堂实时诊断性评价系统进行课堂教学评价的解决方案,在实践过程中,根据反馈的问题不断地修改软件,完善利用软件开展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的方式,实现评价服务教学的功能。
五、研究过程
(一)研究准备阶段
通过文献研究,学习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教学评价与测量的方法,确保研究有理论依据,研究过程符合科学方法,研究数据客观真实,研究推论符合逻辑。
利用Internet查阅“中国知网”上关于课堂教学诊断性评价的相关资料,特别是关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实时诊断性评价方面的信息,了解国内外同行对该专题的研究现状,进一步整理课题研究队伍的研究思路,选好研究方向,避免重复研究。
在我区随机抽取省、市、区级学校各一所,向学生和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发放调查问卷。经过对问卷的分析,了解到当下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开展诊断性评价缺乏与课程目标与内容相适应的评价工具,开展评价花費时间过多,效率不高,存在以偏概全的情况,学生完成任务后得不到及时的反馈,不利于学生行为的习得。针对这种情况,课题组提出利用VBA技术开发相适应的评价软件,观察评价软件在教学中的作用作为我们的研究方向。
(二)研究实施阶段
1.软件开发阶段
根据准备阶段收集的调查问卷,制定软件的开发目标是制作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目标和内容相适应的课堂实时诊断性评价系统,要求系统部署简单,反馈信息准确、及时、可靠,教师端能够实时展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提示需要帮助的学生信息,学生端要明确展示学生操作正误的判断,对出错的地方指出问题所在并提供学习资源支持。
软件开发小组学习VBA编程技术,根据软件开发要求制作软件,并在评价软件应用于教学后,根据反馈的情况修改完善软件。
2.实践研究阶段
为了客观反映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实时诊断性评价系统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运用的效果,在我区省、市、区级学校中各抽取一所学校,每所学校抽取两个班,一个班作为控制组,一个班作为实验组进行实践,研究对象如表一所示。
为了发挥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实时诊断性评价系统的作用,课题组在课堂上利用了下图所示教学流程进行新内容的教学。
课题组就小学信息技术教科书内容《文件与文件夹的管理》组织了一次运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实时诊断性评价系统进行辅助教学的公开课。在课后的评课中,参与观课的老师普遍反映,该评价系统能够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够准确反映难点,便于教师突破重点。评价前后的两次操作质量的对比情况显示,使用评价软件之后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下面摘录来自一些老师观课后利用评课系统发表的对该課的评语:
罗秀红老师发表评语:教师课前准备充分,教学环节紧凑,运用的教学评价软件贴近教材,可以及时提供反馈信息,学生能够根据指示学习,学习目标达成度高。
陈宇老师发表评语:运用的教学评价软件评价内容来源于教材,对教材的运用程度高,评价软件能够实时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有利于教师选择教法,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运用评价软件后,学生的作业完成度明显提高。
黄晓明老师发表评语:学生的参与度高,每个学生都能及时得到评价和个性学习指导,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
(三)研究总结阶段
整理研究过程中收集的材料,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写出研究报告。
六、研究结论
(一)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实时诊断性评价系统”面向全体学生。每个学生完成指定的操作之后,点击“提交”按钮,系统即可对学生的操作进行评价,即时判断学生的操作正误,如果出错还可以反馈学生在哪个知识点有疏漏,并提供学习资料指引。通过这些个性化的评价和学习建议,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学、小组互助学习或者请教教师这些方式解决问题。通过实验组和控制组一段时期的学习之后,对比(见表二)显示系统发现,有效地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方面都获得发展。
(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和导向功能
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差异,在评价上也要进行差异化评价。比如对基础掌握不牢的学生,系统用鼓励性的语言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同时在后台提醒教师特别关注,给予适当的辅导;对有个别差错的学生,要肯定他的成绩,同时指出他的错误,给予学习的指引;对全对的同学,赏识他们的成绩,激励他们挑战更高难度的任务。“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实时诊断性评价系统”实现了评价的“量体裁衣”,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了学习乐趣,充分发挥了评价的激励功能和导向功能。
(三)提供教学决策依据,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发展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实时诊断性评价系统”能够在教师端实时展示当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也能展示学生的个体学习进度,方便教师结合当前的课堂纪律、教学进度调整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需求,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郭熙汉.教学评价与测量[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2]杰夫·米尔斯.教师行动研究指南(3版)(教师实践指导)教师职业素养阅读丛书[M].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3]弗洛德·J.福勒.调查问卷的设计与评估[M].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