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的角色互换问题探究

2018-10-22李丹妮

艺术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角色互换声乐演唱钢琴伴奏

李丹妮

摘 要:钢琴被誉为是“乐器之王”,其所具有的音乐表现力和扩展力不仅能够较佳地诠释和演绎不同种类的音乐作品,也具有超脱其他众多乐器的独特性。在声乐表演实践中,声乐演唱和钢琴表演相辅相成,相互依存。声乐钢琴伴奏在声乐演唱中肩负重要作用,对深化和提升声乐演唱效果作品颇深,其可谓是极具审美价值的艺术形式。优秀的钢琴伴奏者往往能够激发演唱者的灵感,全面展现其演唱技巧;反之,综合素质高超的演唱者也能带动和反哺伴奏者,进而对音乐作品予以补充和诠释。因而,声乐演唱和钢琴伴奏者都应明确相互之间的依存关系,打破原有的角色定势,在一定程度上适时互换角色,互换情感经验,交流专业技能,以此实现人声与琴声的完美契合。

关键词:钢琴伴奏 声乐演唱 角色互换

音乐是充满灵魂和想象的艺术载体,受制于个人情感体验,内在素质以及文化底蕴等方面的差异,演唱者和伴奏者对于相同的声乐作品的理解和认知不尽相同,因而二者的艺术展现风格也有所迥异。为了深刻诠释音乐作品,流露深刻情感,演唱者和伴奏者都需强化理论功底,深化对作品的了解,以较强的审美能力、协调能力和理解能力实现作品风格的和谐统一。为此,演唱者和伴奏者都应走出原有的角色桎梏,适度对角色予以互换,将自身对于作品的感悟和理解传达给对方,通过情感和经验的交流实现作品审美风格表现风格的统一,进而带动二者整体音乐素养的提升。

一、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的紧密互动关系

对于钢琴声乐作品而言,演唱与伴奏是不可或缺的两大元素,也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两大环节。根据唯物辩证法的相关原理,任何事物都有着对立面,但也存在着统一性。声乐作品同样如此,钢琴伴奏和声乐演唱虽各自有着特殊性和独特性,但彼此的依存和依赖同样不容忽视。因而,正确甄别声乐演唱和钢琴伴奏之间的差异,妥善利用和把握二者之间的紧密互动关系,对于升华声乐表演效果,推进声乐表演向更高层次演進极为必要。

不同的声乐作品蕴含的主旨和内容都有所不同,其传递给受众的情感自然千差万别。在表演实践中,主要以演唱者的声音为主,进而架构起演唱的整体支架。但人声并非是唯一的主角,在一些作品的某个段落,为了适应情节和情感的需要,钢琴伴奏的重要性可能会超越人声,肩负起支撑作用。与此同时,为了促使音乐作品的形象更为饱满鲜活,琴声和人声就需实现契合统一,通过二者的结合亦或是互换,两种声音交替进行,更好地为受众流露和展现作品形象,传递摄魄人心的情感。

一方面,声乐演唱以钢琴伴奏为依托。这两大艺术表现形式在旋律上相互促进,衍生发展, 在情感和意境的处理上更是紧密配合。以《文成公主》为例,在演绎这部作品时,演唱者应以敦实的历史文化底蕴对作品背景等予以了解认知,对文成公主穿越风沙雪雨,远嫁外邦的忐忑惆怅,对未来的期许坚定有所把握,进而通过演唱折射出文成公主的心境起伏和情感跌宕。同时,对于文成公主为外邦做出的成就贡献,其所受到的敬仰与爱戴,更需要通过钢琴伴奏来展现和推动。在作品的引子部分,钢琴伴奏者要仔细揣摩作品内涵,一系列切分音要奏出送亲队伍哒哒的马蹄声,紧随以八度主旋律体现出演奏过程的激情澎湃,集中受众的注意力,渐次引出作品的主题部分。在迈进主题后,要逐步转向舒缓,娓娓阐述作品情节,历数文成公主的贡献和付出,并带动高潮部分的到来与澎湃。在整体演奏过程中,要注重对层次的区分和把握,逐步将情绪拉至最高点,再通过高超部分弥漫和扩展文成公主的大爱,将这其中的感染力扩散至每一个受众,促使受众脑海形成并固化出史诗般的壮阔场景。

另一方面,钢琴伴奏能够通过创作技法塑造和烘托出氛围浓厚的表演环境,促使演唱者在悠远的意境中更好诠释和展现作品,并适度消除在舞台中的紧张情绪,快速适应舞台,全情投入并感染受众。以黄自的《春思曲》为例,对了深刻流露出妻子对恋人的深切想念,钢琴伴奏的潺潺描述烘托和营造出了作品的意境。在这一作品中,引子是以舒缓的柱式主和弦为主要的伴奏形式,这段钢琴在力度上整体处于弱奏,对细雨稀稀落落的声乐予以模仿还原,进而塑造出夜雨潇潇的瑟瑟之景。透过钢琴伴奏,宛若看到年轻少妇独倚窗棂的寂寞,只能藉由雨夜寄托自我情思。

二、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的角色互换的路径

1.以专业能力为角色互换的基础

对声乐演唱者和钢琴伴奏者而言,要想顺利实现角色的互换,就需以扎实的专业能力为基础,通过专业能力的铺垫展开具体的角色互换工作。具体而言,专业能力主要分为两个层面,其一,要具有良好的钢琴弹奏能力。伴奏是一项极具专业性和技术性的工作,不仅对伴奏者的专业技能有着极高的要求,还需要伴奏者深谙触键和控制等方面的技巧,为此,伴奏者要不断提升自我技术,以高超的弹奏水平精准表达出音乐内涵与情感。其二,要具有良好的身体协调能力。伴奏并非是单纯的手部弹奏过程,而是需要眼、脑、手、耳等的多重配合协调,来形成连贯有序,流畅自然的音乐作品。

同理,要实现钢琴伴奏与声乐演唱的角色互换,也需从强化专业能力入手。一方面,要秉持良好的音准。实践中,会弹琴但不会唱歌的人比比皆是,因而,伴奏者要熟悉并熟记音乐,将音乐固化在脑海之中,进而全神贯注地予以表演创造。同时,对于高音、音强以及时值等细节问题,也需予以精准把握,确保钢琴伴奏对于声乐作品的完全演绎。另一方面,要具有较佳的演唱技能。对伴奏者来说,演唱虽不是最为主要的,但作为协调和配合演唱者的一大环节,演奏者就需对声乐的气息、口腔位置以及咬字吐字等予以了解掌握,构建敏锐的听觉体系,及时察觉和发现演唱和伴奏过程中的偏差与不足,对演唱和弹奏细节予以琢磨推敲,进而不断修正和完善对作品的演绎。

2.以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为角色互换的依托

声乐演唱和钢琴伴奏是相辅相成,紧密依存的两大环节,要实现二者的角色互换,并予以有效衔接和契合,演唱者和伴奏者双方都需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和独特的审美能力,挖掘和窥探声乐作品的内涵美。具体而言,其一,声乐演唱者和钢琴伴奏者要以敦实的音乐理论知识为依托,熟悉和掌握诸如乐理、和声、曲式以及复调等专业知识,为具体的演唱和伴奏实践奠定扎实基础。与此同时,要以专业知识为基石,对作品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挖掘作品内涵,针对作品的不同演唱和处理方式进行探讨,进而准确演绎作品。其二,在对声乐作品进行诠释之前,演唱者和伴奏者除了了解作品本身,还需要对创作者的生平简历,成长过程以及创作背景及其创造风格予以全面了解,不断研究和调整音量、音色、速度、节奏以及情感等的丰富层次变化,促使作品的情感更丰富,内涵更深刻。同时,演唱者和伴奏者对于作品的认知和演绎要建立在共同的审美体系上,相互理解配合,进而通过角色的互换交流彼此想发和情感,对作品予以更深度的二度创作。其三,除了以音乐理论知识为依托外,声乐演唱和钢琴伴奏者还需要广泛涉猎相关知识,对于音乐作品相关的艺术美学、音乐美学等知识体系予以了解,丰富和提升自身音乐素养。演唱者和伴奏者要在业余对相关理论予以渗透补充,广泛学习人文社科知识,共同提升艺术品位和专业素养,促使双方更好地交流理解作品,以实现伴奏和演唱的高度契合统一。

3.以高度默契的合作为角色互换的宗旨

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的角色互换并非是将二者割裂开来,反而是通过互换加强二者的紧密合作关系,实现演唱与伴奏水乳交融的完美状态。因而,声乐演唱者和伴奏者要凭借高度的配合和默契实现角色互换的全过程,进而实现创作和演绎的双赢。在成功展示声乐作品,形成完美的声乐作品之前,演唱者和伴奏者需要从如下两个层面展开高度默契的配合工作,其一,二者要把握好音量比例的平衡。声乐表演是演唱者和伴奏者共同配合完成的工作,二者唇齿相依且不容分割。在对音量比例平衡的控制过程中,并非是由伴奏者单一决定的,演唱者也应协同伴奏者一起,基于相同基地,及时转换二者角色,不断对相互音量予以调整,促使声乐作品的演绎呈现出完美和谐之感。其二,双方还需要针对歌词乐曲的划分予以细致了解好而掌握。聲乐艺术并不只是音乐语言的堆砌,其更以文学语言和造诣为背景和依托,通过文学与音乐的结合实现交融。演唱者与伴奏者要实现角色互换,就需展开默契的配合工作,对创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流露情感进行分析,共同找出作品的情感基准,共同用心演绎、其三,对于一些国外的声乐作品,往往需要用外文对作品进行演绎。要想精准把握外国声乐作品的内涵,更好诠释外国作品,演唱者和伴奏者还需要适当对诸如意大利语、德语等进行了解学习,明确不同语言在发音、咬字吐字等方面的差异,确保双方都能精准演绎外文声乐作品,避免和打破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词与旋律相脱离的情形。此外,演唱者和伴奏者实现角色互换过程中的默契配合,还需在作品演绎之前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声乐演唱者提前告知伴奏者乐乐曲的口气、延长、停顿等音乐处理情况,关注到细微之处的每一点,避免偏差和瑕疵的出现。

结语

对声乐作品的成功演绎并非是某一人的功劳,单纯依靠钢琴伴奏者或是过度依赖演唱者都无法实现良好的演绎效果。只有合理平衡二者关系,兼顾二者在声乐作品中的角色分工,才能以有效的合作配合形成完美的音乐作品。为此,声乐演唱和钢琴伴奏者在合作过程中不断沟通交流,相互磨合激励,通过思维的碰撞激发彼此的创作灵感,升华二度创作的内涵和层次,拉近与受众的距离,激发其情感共鸣,实现演绎效果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刘青.声乐钢琴伴奏专业教学探析[J].音乐探索,2016(2).

[2]张楠.琴声相融,合二为一—再谈声乐钢琴伴奏的能力与修养[J].音乐创作,2015(6).

[3]郑红.论威尔第歌剧咏叹调钢琴伴奏艺术——以《该死的朝臣们》、《他是我想要见到的人》为例[J].音乐创作,2014(11).

[4]张芳.浅谈钢琴伴奏对声乐教学和表演的促进与提升[J].音乐天地,2012(10).

[5]王聪.刍议高校音乐教学中钢琴伴奏与声乐演唱的配合要领——以声乐作品《昭君出塞》的弹唱配合为例[J].音乐创作,2014(6).

[6]齐丽娜.钢琴伴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亚太教育,2016(33).

猜你喜欢

角色互换声乐演唱钢琴伴奏
形、韵、意——咏叹调《有一颗爱心飘落》钢琴伴奏分析
浅谈舞蹈基训课的钢琴伴奏
钢琴伴奏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作用
乐感的培养与钢琴伴奏的实践学习
浅谈汽车营销与服务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声乐演唱中的跨界现象分析
浅谈声乐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乐感
浅析元音训练在声乐学习中的特殊意义
浅谈气息在歌唱中的合理运用
如何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