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管理应用于乡镇卫生院糖尿病患者的实际意义
2018-10-22米热古力肉孜吐尔逊古力白克热
米热古力·肉孜,吐尔逊古力·白克热
(焉耆县四十里城子镇卫生院,新疆 巴音郭楞蒙古 841104)
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加重,以糖尿病、高血压等为主的慢性疾病的发生率在临床呈逐年上升。糖尿病病程及疗程均较长,临床治疗以长期、定时药物干预为主,而治疗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患者依从性、认知度[1]。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管理基于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合理、正确的医学服务的初衷而建立[2]。本文选择60例糖尿病患者展开随机对比分析,总结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管理模式在乡镇卫生院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择2015年1月—2017年4月笔者所在社区服务中心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展开随机对比分析;本组病例均确诊为2型糖尿病,符合WHO诊断标准;本次研究内容获得相关伦理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并自愿配合完成;其中男/女比率为,43例/17例;年龄45~70(50.35±1.39)岁,病程2~20(13.52±1.57)年;遵循数字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分析组各30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执行传统护理管理,包括:落实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机构中,针对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内容展开,完成相应的健康宣教、叮嘱患者合理用药、倡导饮食习惯与健康生活行为;
分析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执行以家庭为单位护理管理:①成立家庭式护理小组:由服务中心护理成员组成小组模式,小组的搭配依据护理人员学历、年龄、专业、职称等综合,并予以分配、制定家庭式护理服务的相关内容、任务,并由护士长、资深护士形成监督小组,保证护理管理模式的规范、正确执行;②家庭式护理管理落实:护理管理模式应强调“体现家庭式温馨护理氛围”为主旨,在实施期间要求护理人员严格遵守“以患者为本”的核心护理价值观,关注日常患者生活状态,并予以纠正,日常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关系和谐;③提升护理人员专业能力:定期做好家庭式护理相关内容操作的护理培训工作,加强护士基础法律常识普及,与基础知识的认知,定期开展职业素质培训,组织业余活动、专业课题讲座,丰富护理人员的认知,提升整体服务水平。此外,定期举行专业培训及考核,了解护理人员护理操作中存在的不足,展开经验交流探讨会,总结后续内容的开展进程与方法。
1.3 观察指标
采用自评问卷量表与健康评价表采集患者饮食控制、糖尿病认知、遵医嘱用药、自我满意度等认知行为情况;在干预前后检测患者血糖水平,优为空腹及餐后2h血糖水平降至正常范围水平内;良为空腹及餐后2h血糖水平降至干预前20%;差为干预前后差异不明显,或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由SPSS21.0统计学软件包处理,“%”采用c2检验;P<0.05用于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认知行为表现差异
分析组认知行为(包括饮食控制、糖尿病认知、遵医嘱用药、自我满意度等)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认知行为表现差异
2.2 两组血糖水平控制良好率比较
分析组血糖控制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 讨 论
糖尿病作为一组典型慢性疾病,与人们日常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正相关。单纯的在院治疗并无法达到完全控制血糖的作用,基于此,为满足、适应更多糖尿病患者治疗需求,家庭式护理管理成为临床推广热点,通过卫生院医疗服务人员以家庭式、卫生院式护理干预,维持患者良好生活规律、饮食与运动习惯、用药方法等,借此最大程度的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提升患者生活质量[3]。
表2 两组血糖水平控制良好率比较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见,采用以家庭为单位护理管理组认知行为(包括饮食控制、糖尿病认知、遵医嘱用药、自我满意度等)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血糖控制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提示家庭式护理管理有助于改善、纠正患者各方面认知行为,这为血糖的控制良好率提供了重要途径。分析原因可能在于,基础护理服务在落实期间更加侧重于健康宣教,并没有完全深入到患者家庭日常生活中,早期可能存在一定效果,但随着时间延续,患者依从性逐渐降低,收益并不理想[4]。相反,家庭式护理更重视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减少患者对于医院、护士的依赖性,日常加强自身的生活调节、纠正自制力,加上家庭成员的配合,起到了最大化的指导、监督工作,因此获得了更优效果。
综上所述,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乡镇卫生院糖尿病患者中确可获得满意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认知行为与血糖控制水平,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